編號 |
出處 |
作者 |
詩題 |
1 |
《臺灣詩鈔》 |
鄭如蘭 |
自吟拙作因有所懷用香山原韻
|
2 |
《臺灣詩鈔》 |
鄭如蘭 |
題家毓臣廣文鵬雲吟稿
|
3 |
《臺灣詩鈔》 |
王少濤 |
題筱雲山莊
|
4 |
《臺灣詩鈔》 |
王少濤 |
題筱雲山莊
|
5 |
《臺灣詩鈔》 |
王少濤 |
題筱雲山莊
|
6 |
《臺灣詩鈔》 |
王少濤 |
偕秋溪野人宿赤崁園題壁
|
7 |
《臺灣詩鈔》 |
王少濤 |
偕秋溪野人宿赤崁園題壁
|
8 |
《臺灣詩鈔》 |
王少濤 |
遊屈尺雜詠二十五首錄十九
|
9 |
《臺灣詩鈔》 |
王少濤 |
遊屈尺雜詠二十五首錄十九
|
10 |
《臺灣詩鈔》 |
王少濤 |
遊屈尺雜詠二十五首錄十九
|
11 |
《臺灣詩鈔》 |
王少濤 |
遊屈尺雜詠二十五首錄十九
|
12 |
《臺灣詩鈔》 |
王少濤 |
遊屈尺雜詠二十五首錄十九
|
13 |
《臺灣詩鈔》 |
王少濤 |
遊屈尺雜詠二十五首錄十九
|
14 |
《臺灣詩鈔》 |
王少濤 |
遊屈尺雜詠二十五首錄十九
|
15 |
《臺灣詩鈔》 |
王少濤 |
遊屈尺雜詠二十五首錄十九
|
16 |
《臺灣詩鈔》 |
王少濤 |
遊屈尺雜詠二十五首錄十九
|
17 |
《臺灣詩鈔》 |
王少濤 |
遊屈尺雜詠二十五首錄十九
|
18 |
《臺灣詩鈔》 |
王少濤 |
遊屈尺雜詠二十五首錄十九
|
19 |
《臺灣詩鈔》 |
王少濤 |
遊屈尺雜詠二十五首錄十九
|
20 |
《臺灣詩鈔》 |
王松 |
高樓晚眺
|
21 |
《臺灣詩鈔》 |
王松 |
送蔡伯毅先生挈眷渡華
|
22 |
《臺灣詩鈔》 |
王松 |
口占答客問
|
23 |
《臺灣詩鈔》 |
王松 |
晚泊海壇
|
24 |
《臺灣詩鈔》 |
王松 |
漁溪客店題壁
|
25 |
《臺灣詩鈔》 |
王松 |
客中感作
|
26 |
《臺灣詩鈔》 |
王松 |
有感
|
27 |
《臺灣詩鈔》 |
王松 |
題潘蘭史徵士乘舟圖
|
28 |
《臺灣詩鈔》 |
王松 |
適興
|
29 |
《臺灣詩鈔》 |
王松 |
九日宴遊南郊和韻
|
30 |
《臺灣詩鈔》 |
王松 |
山村訪友
|
31 |
《臺灣詩鈔》 |
王松 |
寄贈劉翰怡京卿承幹
|
32 |
《臺灣詩鈔》 |
王松 |
又題菽園師星洲選詩圖
|
33 |
《臺灣詩鈔》 |
王松 |
感書
|
34 |
《臺灣詩鈔》 |
王松 |
書興
|
35 |
《臺灣詩鈔》 |
王松 |
贈李少庵君
|
36 |
《臺灣詩鈔》 |
王松 |
極望
|
37 |
《臺灣詩鈔》 |
王松 |
菽師函督檀社詩選題辭兼呈釋瑞于陳延謙胡訓魁諸同調
|
38 |
《臺灣詩鈔》 |
王香禪 |
秋夜懷雅堂先生
|
39 |
《臺灣詩鈔》 |
王香禪 |
讀楚辭書後
|
40 |
《臺灣詩鈔》 |
王衢 |
和查元鼎佛手原韻
|
41 |
《臺灣詩鈔》 |
吳廷華 |
社寮雜詩二十首外五首,五首之一
|
42 |
《臺灣詩鈔》 |
吳廷華 |
社寮雜詩二十首外五首,五首之二
|
43 |
《臺灣詩鈔》 |
吳廷華 |
社寮雜詩二十首外五首,五首之三
|
44 |
《臺灣詩鈔》 |
吳廷華 |
社寮雜詩二十首外五首,五首之四
|
45 |
《臺灣詩鈔》 |
吳廷華 |
社寮雜詩二十首外五首,五首之五
|
46 |
《臺灣詩鈔》 |
吳廷華 |
渡臺灣,二首之一
|
47 |
《臺灣詩鈔》 |
吳廷華 |
渡臺灣,二首之二
|
48 |
《臺灣詩鈔》 |
吳湯興 |
聞道
|
49 |
《臺灣詩鈔》 |
吳鍾善 |
次韻菱槎同年送別之作
|
50 |
《臺灣詩鈔》 |
呂敦禮 |
次韻和幼春內弟歲暮感懷
|
51 |
《臺灣詩鈔》 |
呂敦禮 |
有感
|
52 |
《臺灣詩鈔》 |
呂敦禮 |
話甲申(1884)事有作
|
53 |
《臺灣詩鈔》 |
呂敦禮 |
陳孟公過左阿君受劾
|
54 |
《臺灣詩鈔》 |
呂敦禮 |
觀臺北女優
|
55 |
《臺灣詩鈔》 |
呂敦禮 |
檳榔
|
56 |
《臺灣詩鈔》 |
呂敦禮 |
西螺柑
|
57 |
《臺灣詩鈔》 |
呂敦禮 |
鄭所南畫蘭
|
58 |
《臺灣詩鈔》 |
李振唐 |
言遊臺北留別同人
|
59 |
《臺灣詩鈔》 |
李振唐 |
丁亥除夕
|
60 |
《臺灣詩鈔》 |
李振唐 |
上劉省三爵帥
|
61 |
《臺灣詩鈔》 |
李振唐 |
上劉省三爵帥
|
62 |
《臺灣詩鈔》 |
李振唐 |
上劉省三爵帥
|
63 |
《臺灣詩鈔》 |
李振唐 |
上劉省三爵帥3,四首之四
|
64 |
《臺灣詩鈔》 |
李振唐 |
臺灣竹枝詞
|
65 |
《臺灣詩鈔》 |
李振唐 |
臺灣竹枝詞
|
66 |
《臺灣詩鈔》 |
李振唐 |
臺灣竹枝詞
|
67 |
《臺灣詩鈔》 |
李振唐 |
臺灣竹枝詞
|
68 |
《臺灣詩鈔》 |
李逸樵 |
送蔡伯毅先生之中華
|
69 |
《臺灣詩鈔》 |
李黃海 |
弔林湘沅
|
70 |
《臺灣詩鈔》 |
李黃海 |
金臺寄南強鐵生呈祿培火獄中三首
|
71 |
《臺灣詩鈔》 |
李碩卿 |
擬新高山觀日行
|
72 |
《臺灣詩鈔》 |
汪繼燝 |
抵臺陽
|
73 |
《臺灣詩鈔》 |
沈光文 |
葛衣吟
|
74 |
《臺灣詩鈔》 |
沈光文 |
寄跡效人吟,六首之一
|
75 |
《臺灣詩鈔》 |
沈光文 |
寄跡效人吟,六首之二
|
76 |
《臺灣詩鈔》 |
沈光文 |
寄跡效人吟,六首之三
|
77 |
《臺灣詩鈔》 |
沈光文 |
寄跡效人吟,六首之四
|
78 |
《臺灣詩鈔》 |
沈光文 |
寄跡效人吟,六首之五
|
79 |
《臺灣詩鈔》 |
沈光文 |
寄跡效人吟,六首之六
|
80 |
《臺灣詩鈔》 |
沈光文 |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韻【隩草】,十一首之一
|
81 |
《臺灣詩鈔》 |
沈光文 |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韻【隩草】,十一首之二
|
82 |
《臺灣詩鈔》 |
沈光文 |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韻【隩草】,十一首之三
|
83 |
《臺灣詩鈔》 |
沈光文 |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韻【隩草】,十一首之四
|
84 |
《臺灣詩鈔》 |
沈光文 |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韻【隩草】,十一首之五
|
85 |
《臺灣詩鈔》 |
沈光文 |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韻【隩草】,十一首之六
|
86 |
《臺灣詩鈔》 |
沈光文 |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韻【隩草】,十一首之七
|
87 |
《臺灣詩鈔》 |
沈光文 |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韻【隩草】,十一首之八
|
88 |
《臺灣詩鈔》 |
沈光文 |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韻【隩草】,十一首之九
|
89 |
《臺灣詩鈔》 |
沈光文 |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韻【隩草】,十一首之十
|
90 |
《臺灣詩鈔》 |
沈光文 |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韻【隩草】,十一首之十一
|
91 |
《臺灣詩鈔》 |
沈光文 |
吳正甫忽欲為僧以柬寄賦答
|
92 |
《臺灣詩鈔》 |
沈光文 |
秋吟
|
93 |
《臺灣詩鈔》 |
沈光文 |
輓定西侯
|
94 |
《臺灣詩鈔》 |
林資修 |
夢得季父信愀然而作
|
95 |
《臺灣詩鈔》 |
林資修 |
九十九峰歌送鈍庵先生歸嶺南
|
96 |
《臺灣詩鈔》 |
林資修 |
寄梁鈍庵先生
|
97 |
《臺灣詩鈔》 |
林資修 |
寄梁鈍庵先生
|
98 |
《臺灣詩鈔》 |
林資修 |
打鹿謠
|
99 |
《臺灣詩鈔》 |
林資修 |
奉和任公先生原韻之作
|
100 |
《臺灣詩鈔》 |
林資修 |
次韻敬呈任公先生
|
101 |
《臺灣詩鈔》 |
林資修 |
寄劍花
|
102 |
《臺灣詩鈔》 |
林資修 |
猛犬行
|
103 |
《臺灣詩鈔》 |
林資修 |
九日與灌叔汝南芳園至安平登荷蘭廢壘
|
104 |
《臺灣詩鈔》 |
林資修 |
吾將行
|
105 |
《臺灣詩鈔》 |
林資修 |
再聞畫眉
|
106 |
《臺灣詩鈔》 |
林資修 |
獄中感春賦落花詩以自遣
|
107 |
《臺灣詩鈔》 |
林資修 |
獄中寄蔡伯毅君
|
108 |
《臺灣詩鈔》 |
林資修 |
獄中十律
|
109 |
《臺灣詩鈔》 |
林資修 |
獄中十律
|
110 |
《臺灣詩鈔》 |
林資修 |
獄中十律
|
111 |
《臺灣詩鈔》 |
林資修 |
雅棠以信索詩監中逾期不成報以長句兼呈小眉
|
112 |
《臺灣詩鈔》 |
林資修 |
題蔡鐵生蟄龍吟卷面
|
113 |
《臺灣詩鈔》 |
林資修 |
題蔡鐵生蟄龍吟卷面
|
114 |
《臺灣詩鈔》 |
林資修 |
秋晚寫哀
|
115 |
《臺灣詩鈔》 |
林資修 |
不信
|
116 |
《臺灣詩鈔》 |
林維朝 |
新高山
|
117 |
《臺灣詩鈔》 |
林維朝 |
臺灣雜詠
|
118 |
《臺灣詩鈔》 |
林維朝 |
依何大令如謹原韻憑弔延平郡王
|
119 |
《臺灣詩鈔》 |
林耀亭 |
櫟社同人以銀瓶贈呈鶴亭社長並媵以詩
|
120 |
《臺灣詩鈔》 |
施梅樵 |
秋懷八首次丘仙根韻
|
121 |
《臺灣詩鈔》 |
施梅樵 |
秋懷八首次丘仙根韻
|
122 |
《臺灣詩鈔》 |
施梅樵 |
六十初度放歌述懷
|
123 |
《臺灣詩鈔》 |
查元鼎 |
和郭雲裳茂才襄錦見贈元韻
|
124 |
《臺灣詩鈔》 |
查元鼎 |
癸丑﹙1853﹚元日試筆
|
125 |
《臺灣詩鈔》 |
查元鼎 |
王小泉衢權頭圍貳尹寄詩代柬依韻答之
|
126 |
《臺灣詩鈔》 |
查元鼎 |
作書寄九弟有淦
|
127 |
《臺灣詩鈔》 |
查元鼎 |
題馬雲伯貳尹克惇課詩彙編
|
128 |
《臺灣詩鈔》 |
查元鼎 |
楊輔山司馬承澤招赴蘭山阻雨雞籠
|
129 |
《臺灣詩鈔》 |
查元鼎 |
小雨初晴泛舟之蘭岡
|
130 |
《臺灣詩鈔》 |
查元鼎 |
龜山
|
131 |
《臺灣詩鈔》 |
查元鼎 |
佛手
|
132 |
《臺灣詩鈔》 |
查元鼎 |
除夕
|
133 |
《臺灣詩鈔》 |
查元鼎 |
答楊又溪貳尹可大之一
|
134 |
《臺灣詩鈔》 |
查元鼎 |
答楊又溪貳尹可大之二
|
135 |
《臺灣詩鈔》 |
查元鼎 |
將軍行
|
136 |
《臺灣詩鈔》 |
洪以南 |
遊大窟湖仙洞即景並記
|
137 |
《臺灣詩鈔》 |
洪以南 |
遊大窟湖仙洞即景並記
|
138 |
《臺灣詩鈔》 |
夏之芳 |
臺灣紀巡詩【臺灣雜詠百首】,五十八首之五
|
139 |
《臺灣詩鈔》 |
夏之芳 |
臺灣紀巡詩【臺灣雜詠百首】,五十八首之二十四
|
140 |
《臺灣詩鈔》 |
夏之芳 |
臺灣紀巡詩【臺灣雜詠百首】,五十八首之二十七
|
141 |
《臺灣詩鈔》 |
夏之芳 |
臺灣紀巡詩【臺灣雜詠百首】,五十八首之四十
|
142 |
《臺灣詩鈔》 |
夏之芳 |
臺灣紀巡詩【臺灣雜詠百首】,五十八首之四十一
|
143 |
《臺灣詩鈔》 |
夏之芳 |
臺灣紀巡詩【臺灣雜詠百首】,五十八首之四十二
|
144 |
《臺灣詩鈔》 |
夏之芳 |
臺灣紀巡詩【臺灣雜詠百首】,五十八首之四十三
|
145 |
《臺灣詩鈔》 |
夏之芳 |
臺灣紀巡詩【臺灣雜詠百首】,五十八首之四十四
|
146 |
《臺灣詩鈔》 |
夏之芳 |
臺灣紀巡詩【臺灣雜詠百首】,五十八首之四十五
|
147 |
《臺灣詩鈔》 |
夏之芳 |
臺灣紀巡詩【臺灣雜詠百首】,五十八首之四十六
|
148 |
《臺灣詩鈔》 |
夏之芳 |
臺灣紀巡詩【臺灣雜詠百首】,五十八首之四十七
|
149 |
《臺灣詩鈔》 |
夏之芳 |
臺灣紀巡詩【臺灣雜詠百首】,五十八首之四十八
|
150 |
《臺灣詩鈔》 |
夏之芳 |
臺灣紀巡詩【臺灣雜詠百首】,五十八首之四十九
|
151 |
《臺灣詩鈔》 |
夏之芳 |
臺灣紀巡詩【臺灣雜詠百首】,五十八首之五十
|
152 |
《臺灣詩鈔》 |
夏之芳 |
臺灣紀巡詩【臺灣雜詠百首】,五十八首之五十一
|
153 |
《臺灣詩鈔》 |
夏之芳 |
臺灣紀巡詩【臺灣雜詠百首】,五十八首之五十二
|
154 |
《臺灣詩鈔》 |
夏之芳 |
臺灣紀巡詩【臺灣雜詠百首】,五十八首之五十三
|
155 |
《臺灣詩鈔》 |
夏之芳 |
臺灣紀巡詩【臺灣雜詠百首】,五十八首之五十四
|
156 |
《臺灣詩鈔》 |
夏之芳 |
臺灣紀巡詩【臺灣雜詠百首】,五十八首之五十五
|
157 |
《臺灣詩鈔》 |
夏之芳 |
臺灣紀巡詩【臺灣雜詠百首】,五十八首之五十六
|
158 |
《臺灣詩鈔》 |
夏之芳 |
臺灣紀巡詩【臺灣雜詠百首】,五十八首之五十七
|
159 |
《臺灣詩鈔》 |
夏之芳 |
臺灣紀巡詩【臺灣雜詠百首】,五十八首之五十八
|
160 |
《臺灣詩鈔》 |
孫爾準 |
臺陽雜詠,八首之一
|
161 |
《臺灣詩鈔》 |
孫爾準 |
臺陽雜詠,八首之二
|
162 |
《臺灣詩鈔》 |
孫爾準 |
臺陽雜詠,八首之三
|
163 |
《臺灣詩鈔》 |
孫爾準 |
臺陽雜詠,八首之四
|
164 |
《臺灣詩鈔》 |
孫爾準 |
臺陽雜詠,八首之五
|
165 |
《臺灣詩鈔》 |
孫爾準 |
臺陽雜詠,八首之六
|
166 |
《臺灣詩鈔》 |
孫爾準 |
臺陽雜詠,八首之七
|
167 |
《臺灣詩鈔》 |
孫爾準 |
臺陽雜詠,八首之八
|
168 |
《臺灣詩鈔》 |
徐孚遠 |
東行阻風
|
169 |
《臺灣詩鈔》 |
徐孚遠 |
書懷
|
170 |
《臺灣詩鈔》 |
徐孚遠 |
將耕東方感念維斗臥子愴然有作
|
171 |
《臺灣詩鈔》 |
徐孚遠 |
陪寧靖集王愧兩齋中
|
172 |
《臺灣詩鈔》 |
徐孚遠 |
懷雪嵩【懷常雪嵩】,二首之一
|
173 |
《臺灣詩鈔》 |
徐孚遠 |
懷雪嵩【懷常雪嵩】,二首之二
|
174 |
《臺灣詩鈔》 |
徐孚遠 |
釣魚歌壽王先生
|
175 |
《臺灣詩鈔》 |
徐孚遠 |
鋤菜
|
176 |
《臺灣詩鈔》 |
徐孚遠 |
東寧詠
|
177 |
《臺灣詩鈔》 |
徐孚遠 |
陪飲賦懷
|
178 |
《臺灣詩鈔》 |
徐孚遠 |
桃花
|
179 |
《臺灣詩鈔》 |
徐孚遠 |
春柳
|
180 |
《臺灣詩鈔》 |
徐孚遠 |
海居
|
181 |
《臺灣詩鈔》 |
徐孚遠 |
春望
|
182 |
《臺灣詩鈔》 |
徐孚遠 |
懷章東生
|
183 |
《臺灣詩鈔》 |
徐孚遠 |
壽陳復甫參軍【重九壽陳復甫參軍】
|
184 |
《臺灣詩鈔》 |
徐孚遠 |
挽張宮傅,三首之一
|
185 |
《臺灣詩鈔》 |
徐孚遠 |
挽張宮傅,三首之二
|
186 |
《臺灣詩鈔》 |
徐孚遠 |
挽張宮傅,三首之三
|
187 |
《臺灣詩鈔》 |
徐孚遠 |
送張宮保北伐
|
188 |
《臺灣詩鈔》 |
徐孚遠 |
即事
|
189 |
《臺灣詩鈔》 |
張景祁 |
臺灣紀事詩
|
190 |
《臺灣詩鈔》 |
張景祁 |
臺灣紀事詩
|
191 |
《臺灣詩鈔》 |
張景祁 |
臺灣紀事詩
|
192 |
《臺灣詩鈔》 |
張景祁 |
臺灣紀事詩
|
193 |
《臺灣詩鈔》 |
張景祁 |
臺灣紀事詩
|
194 |
《臺灣詩鈔》 |
張景祁 |
臺灣紀事詩
|
195 |
《臺灣詩鈔》 |
張景祁 |
臺灣紀事詩
|
196 |
《臺灣詩鈔》 |
張景祁 |
臺灣紀事詩
|
197 |
《臺灣詩鈔》 |
張景祁 |
臺疆雜感
|
198 |
《臺灣詩鈔》 |
張景祁 |
臺疆雜感
|
199 |
《臺灣詩鈔》 |
張景祁 |
臺疆雜感
|
200 |
《臺灣詩鈔》 |
張景祁 |
臺疆雜感
|
201 |
《臺灣詩鈔》 |
張景祁 |
臺疆雜感
|
202 |
《臺灣詩鈔》 |
張景祁 |
臺疆雜感
|
203 |
《臺灣詩鈔》 |
張景祁 |
臺疆雜感
|
204 |
《臺灣詩鈔》 |
張景祁 |
臺疆雜感
|
205 |
《臺灣詩鈔》 |
張景祁 |
臺疆雜感
|
206 |
《臺灣詩鈔》 |
張景祁 |
臺疆雜感
|
207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釣龍臺歌
|
208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大湖感事之一
|
209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水長流吏
|
210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丙申(1896)三月初九夜有感
|
211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阿罩霧理主人殘書
|
212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重五日入山由苗栗至大湖
|
213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由大湖至罩蘭經八分林校栗林各處畏途也
|
214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七月七日再入大湖作
|
215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臺中縣房裡大甲兩溪
|
216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佃客
|
217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南湖至大湖風雨阻歸者四日
|
218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南湖西行經九份鹿湖各山紀之以詩
|
219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南湖五六里人家
|
220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九份為南湖山背鳥道叢菁過之懍慄
|
221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鹿湖山外人煙漸密
|
222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新開莊
|
223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贈田廬生
|
224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草髯書來黑江松島遊歷全島將枉道過存賦詩以待之一
|
225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草髯書來黑江松島遊歷全島將枉道過存賦詩以待之二
|
226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同人議鈍翁主辦廣泰成墾事
|
227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太平林鈍翁葺茅高臥處今為虎穴矣
|
228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田家春日之一
|
229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田家春日之二
|
230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田家春日之三
|
231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田家春日之四
|
232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答幼春問訊之作之一
|
233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答幼春問訊之作之二
|
234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答幼春問訊之作之三
|
235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答幼春問訊之作之四
|
236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賦答洪棄生
|
237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紅頭嶼木盤木船泥碗歌
|
238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春柳
|
239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春雨書懷寄草場君之一
|
240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春雨書懷寄草場君之二
|
241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春雨書懷寄草場君之三
|
242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春雨書懷寄草場君之四
|
243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春雨書懷寄草場君之五
|
244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二月十八日
|
245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霜曉漫題
|
246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居蠻甚貧聞家又為賊掠憫然有作
|
247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春風一首自歎即送歸人
|
248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贈洪棄生之一
|
249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贈洪棄生之二
|
250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贈洪棄生之三
|
251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雨過新竹聞鄭君毓臣將赴廈門
|
252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答王友竹兼呈香谷主政毓臣上舍
|
253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徐莘田見示奼紅女史遺詩并縱論東洋大局賦寄
|
254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淡水眺望呈陳淑程道兄
|
255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破畫
|
256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殘稿
|
257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約人游日本久不來賦日本一首
|
258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因欲游日本遣妾回粵待同遊者仍不來次前韻
|
259 |
《臺灣詩鈔》 |
梁成柟 |
束裝有感
|
260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贈臺灣逸民某兼簡其從子
|
261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辛亥(1911)二月二十四日偕荷庵及女兒令嫻乘笠戶丸游臺灣二十八日抵雞籠山舟中雜興
|
262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辛亥(1911)二月二十四日偕荷庵及女兒令嫻乘笠戶丸游臺灣二十八日抵雞籠山舟中雜興
|
263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辛亥(1911)二月二十四日偕荷庵及女兒令嫻乘笠戶丸游臺灣二十八日抵雞籠山舟中雜興
|
264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辛亥(1911)二月二十四日偕荷庵及女兒令嫻乘笠戶丸游臺灣二十八日抵雞籠山舟中雜興
|
265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辛亥(1911)二月二十四日偕荷庵及女兒令嫻乘笠戶丸游臺灣二十八日抵雞籠山舟中雜興
|
266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辛亥(1911)二月二十四日偕荷庵及女兒令嫻乘笠戶丸游臺灣二十八日抵雞籠山舟中雜興
|
267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辛亥(1911)二月二十四日偕荷庵及女兒令嫻乘笠戶丸游臺灣二十八日抵雞籠山舟中雜興
|
268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辛亥(1911)二月二十四日偕荷庵及女兒令嫻乘笠戶丸游臺灣二十八日抵雞籠山舟中雜興
|
269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辛亥(1911)二月二十四日偕荷庵及女兒令嫻乘笠戶丸游臺灣二十八日抵雞籠山舟中雜興
|
270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辛亥(1911)二月二十四日偕荷庵及女兒令嫻乘笠戶丸游臺灣二十八日抵雞籠山舟中雜興
|
271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北故城毀矣留其四門
|
272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北節署劉壯肅所營今為日本總督府矣
|
273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三月三日遺老百餘輩設歡迎會於臺北故城之薈芳樓敬賦長句奉謝
|
274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三月三日遺老百餘輩設歡迎會於臺北故城之薈芳樓敬賦長句奉謝
|
275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三月三日遺老百餘輩設歡迎會於臺北故城之薈芳樓敬賦長句奉謝
|
276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三月三日遺老百餘輩設歡迎會於臺北故城之薈芳樓敬賦長句奉謝
|
277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拆屋行
|
278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櫟社諸賢見招
|
279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櫟社諸賢見招
|
280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櫟社諸賢見招
|
281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櫟社諸賢見招
|
282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遊臺灣追懷劉壯肅
|
283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斗六吏
|
284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墾田令
|
285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公學校
|
286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辛亥(1911)清明後一日同荷庵及林癡仙獻堂幼春陳槐庭夜宴於霧峰之萊園女兒令嫻侍焉以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為韻分得難字累字
|
287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辛亥(1911)清明後一日同荷庵及林癡仙獻堂幼春陳槐庭夜宴於霧峰之萊園女兒令嫻侍焉以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為韻分得難字累字
|
288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次韻酬林癡仙見贈
|
289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贈林幼春
|
290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獻堂繼尊甫兵部公之志築萊園以奉重闈太夫人余游臺館余於園之五桂樓敬賦
|
291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萊園雜詠
|
292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萊園雜詠
|
293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萊園雜詠
|
294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萊園雜詠
|
295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萊園雜詠
|
296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萊園雜詠
|
297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萊園雜詠
|
298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萊園雜詠
|
299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萊園雜詠
|
300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萊園雜詠
|
301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萊園雜詠
|
302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萊園雜詠
|
303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桂園曲
|
304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灣雜詩
|
305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灣雜詩
|
306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灣雜詩
|
307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灣雜詩
|
308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灣雜詩
|
309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灣雜詩
|
310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灣雜詩
|
311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灣雜詩
|
312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灣雜詩
|
313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灣雜詩
|
314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灣雜詩
|
315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灣雜詩
|
316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灣雜詩
|
317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灣雜詩
|
318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灣雜詩
|
319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灣雜詩
|
320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灣雜詩
|
321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猩猩木
|
322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相思樹
|
323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灣竹枝詞
|
324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灣竹枝詞
|
325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灣竹枝詞
|
326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灣竹枝詞
|
327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灣竹枝詞
|
328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灣竹枝詞
|
329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灣竹枝詞
|
330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灣竹枝詞
|
331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灣竹枝詞
|
332 |
《臺灣詩鈔》 |
梁啟超 |
臺灣竹枝詞
|
333 |
《臺灣詩鈔》 |
章炳麟 |
寄梁啟超
|
334 |
《臺灣詩鈔》 |
章炳麟 |
餞歲
|
335 |
《臺灣詩鈔》 |
章炳麟 |
玉山吟社席上即事
|
336 |
《臺灣詩鈔》 |
莊嵩 |
鐵砧山懷古
|
337 |
《臺灣詩鈔》 |
莊嵩 |
青城哀
|
338 |
《臺灣詩鈔》 |
莊嵩 |
黃竹坑
|
339 |
《臺灣詩鈔》 |
莊嵩 |
懷沈斯庵先生
|
340 |
《臺灣詩鈔》 |
莊嵩 |
懷劉壯肅公
|
341 |
《臺灣詩鈔》 |
莊嵩 |
癸丑(1913)正月十六夜酒後書感
|
342 |
《臺灣詩鈔》 |
莊嵩 |
過土城故址
|
343 |
《臺灣詩鈔》 |
莊嵩 |
秋懷次癡仙韻
|
344 |
《臺灣詩鈔》 |
莊嵩 |
乙卯(1915)重午與癡仙同作
|
345 |
《臺灣詩鈔》 |
莊嵩 |
過滬尾舊砲臺故址
|
346 |
《臺灣詩鈔》 |
莊嵩 |
戊午(1918)除夕雜感
|
347 |
《臺灣詩鈔》 |
莊嵩 |
感事
|
348 |
《臺灣詩鈔》 |
莊嵩 |
曝鹽
|
349 |
《臺灣詩鈔》 |
莊嵩 |
次韻敬和蔡樞南世叔留別
|
350 |
《臺灣詩鈔》 |
莊嵩 |
次韻敬和蔡樞南世叔留別
|
351 |
《臺灣詩鈔》 |
莊嵩 |
次韻敬和蔡樞南世叔留別
|
352 |
《臺灣詩鈔》 |
莊嵩 |
次韻敬和蔡樞南世叔留別
|
353 |
《臺灣詩鈔》 |
莊嵩 |
秋懷用鶴亭閒居韻
|
354 |
《臺灣詩鈔》 |
莊嵩 |
題蔣君渭水遺集
|
355 |
《臺灣詩鈔》 |
莊嵩 |
有懷寄靜遠樓主人
|
356 |
《臺灣詩鈔》 |
莊嵩 |
秋熱
|
357 |
《臺灣詩鈔》 |
莊嵩 |
中秋夜懷四弟垂勝獄中
|
358 |
《臺灣詩鈔》 |
莊嵩 |
九日懷灌園東京小魯北平
|
359 |
《臺灣詩鈔》 |
莊龍 |
輓邱月坡秀才
|
360 |
《臺灣詩鈔》 |
莊龍 |
瑞軒小集次雅棠詞宗韻
|
361 |
《臺灣詩鈔》 |
莊龍 |
宿鰲峰伯仲樓賦呈蔡敏川觀察大人
|
362 |
《臺灣詩鈔》 |
莊龍 |
宿三角莊筱雲山房懷厚庵
|
363 |
《臺灣詩鈔》 |
莊龍 |
和香國見贈原韻
|
364 |
《臺灣詩鈔》 |
莊龍 |
哭林聘三君
|
365 |
《臺灣詩鈔》 |
莊龍 |
櫟社十週年大會席上即事
|
366 |
《臺灣詩鈔》 |
莊龍 |
殘臘喜豁軒過訪并送其歸鄉
|
367 |
《臺灣詩鈔》 |
莊龍 |
汝南歸自東京相晤霧峰賦此以贈
|
368 |
《臺灣詩鈔》 |
許天奎 |
鐵砧山弔延平郡王和鄭雪汀先生韻
|
369 |
《臺灣詩鈔》 |
許天奎 |
鐵砧山懷古
|
370 |
《臺灣詩鈔》 |
許天奎 |
哭莊雲從先生
|
371 |
《臺灣詩鈔》 |
許天奎 |
哭莊雲從先生
|
372 |
《臺灣詩鈔》 |
許天奎 |
哭莊雲從先生
|
373 |
《臺灣詩鈔》 |
許天奎 |
哭莊雲從先生
|
374 |
《臺灣詩鈔》 |
許夢青 |
感舊
|
375 |
《臺灣詩鈔》 |
許夢青 |
苦疫行
|
376 |
《臺灣詩鈔》 |
許夢青 |
重賦
|
377 |
《臺灣詩鈔》 |
許夢青 |
立碑
|
378 |
《臺灣詩鈔》 |
許夢青 |
積穀待價歌
|
379 |
《臺灣詩鈔》 |
許夢青 |
即事
|
380 |
《臺灣詩鈔》 |
許夢青 |
哭施仁思孝廉
|
381 |
《臺灣詩鈔》 |
陳衍 |
題劉壯肅奏議後之一
|
382 |
《臺灣詩鈔》 |
陳衍 |
題劉壯肅奏議後之二
|
383 |
《臺灣詩鈔》 |
陳衍 |
題劉壯肅奏議後之三
|
384 |
《臺灣詩鈔》 |
陳梅峰 |
秋日遊劍潭
|
385 |
《臺灣詩鈔》 |
陳梅峰 |
壽王友竹先生六秩
|
386 |
《臺灣詩鈔》 |
陳貫 |
感時寄劍花君時有遊鐵砧之韻
|
387 |
《臺灣詩鈔》 |
陳瑚 |
追懷劉壯肅公
|
388 |
《臺灣詩鈔》 |
陳瑚 |
鐵砧山弔古
|
389 |
《臺灣詩鈔》 |
陳瑚 |
懷沈斯庵先生
|
390 |
《臺灣詩鈔》 |
陳瑚 |
哭社兄癡仙
|
391 |
《臺灣詩鈔》 |
陳錫金 |
喜晤潤菴君賦贈
|
392 |
《臺灣詩鈔》 |
陳懷澄 |
滬上
|
393 |
《臺灣詩鈔》 |
陳懷澄 |
滬上
|
394 |
《臺灣詩鈔》 |
陳懷澄 |
贈蔡伯毅先生
|
395 |
《臺灣詩鈔》 |
曾逢辰 |
剖蠔篇有引
|
396 |
《臺灣詩鈔》 |
黃欣 |
劍花歸來再主南報賦此以贈
|
397 |
《臺灣詩鈔》 |
黃欣 |
遊學東京留別諸友
|
398 |
《臺灣詩鈔》 |
黃欣 |
芳園獄中來詩賦此答之
|
399 |
《臺灣詩鈔》 |
黃欣 |
將之南洋有作
|
400 |
《臺灣詩鈔》 |
黃欣 |
偕谿荃弟發基隆港
|
401 |
《臺灣詩鈔》 |
黃欣 |
過鷺門弔表弟張壽彭
|
402 |
《臺灣詩鈔》 |
黃欣 |
香港別谿荃
|
403 |
《臺灣詩鈔》 |
黃欣 |
別谿荃卻寄
|
404 |
《臺灣詩鈔》 |
黃欣 |
入雲南
|
405 |
《臺灣詩鈔》 |
黃欣 |
入交趾
|
406 |
《臺灣詩鈔》 |
黃欣 |
出盤谷
|
407 |
《臺灣詩鈔》 |
黃欣 |
送陳筱竹君之上海
|
408 |
《臺灣詩鈔》 |
黃欣 |
訪魏潤庵君話舊
|
409 |
《臺灣詩鈔》 |
黃欣 |
詩薈發刊題贈雅堂先生
|
410 |
《臺灣詩鈔》 |
黃欣 |
送戴汝修之扶桑杭滬
|
411 |
《臺灣詩鈔》 |
黃欣 |
同谿荃弟遊大陸滿鮮有作
|
412 |
《臺灣詩鈔》 |
楊克彰 |
感慕別母
|
413 |
《臺灣詩鈔》 |
楊浚 |
九月十四日游臺陽十六日抵安平家楚榮鎮軍招駐署中夜談有感
|
414 |
《臺灣詩鈔》 |
楊浚 |
十月二日家敬堂總戎邀同安平觀水戰
|
415 |
《臺灣詩鈔》 |
楊浚 |
嚴懷谷司馬同年招飲賦贈
|
416 |
《臺灣詩鈔》 |
楊浚 |
澎湖弔古歌
|
417 |
《臺灣詩鈔》 |
楊浚 |
游寶藏巖寺
|
418 |
《臺灣詩鈔》 |
楊浚 |
題邱子春采芝圖
|
419 |
《臺灣詩鈔》 |
楊浚 |
歐陽文忠公生日繪像祀於鄭稼田觀察之竹西亭
|
420 |
《臺灣詩鈔》 |
楊浚 |
鄭稼田觀察獲紫芝於竹坑山作長歌贈之
|
421 |
《臺灣詩鈔》 |
楊浚 |
淡水南北各有八景且多牽強足成者庚午(1870)十月修廳志成綜為全淡八景各繫七律一首
|
422 |
《臺灣詩鈔》 |
楊浚 |
淡水南北各有八景且多牽強足成者庚午(1870)十月修廳志成綜為全淡八景各繫七律一首
|
423 |
《臺灣詩鈔》 |
楊浚 |
淡水南北各有八景且多牽強足成者庚午(1870)十月修廳志成綜為全淡八景各繫七律一首
|
424 |
《臺灣詩鈔》 |
楊浚 |
淡水南北各有八景且多牽強足成者庚午(1870)十月修廳志成綜為全淡八景各繫七律一首
|
425 |
《臺灣詩鈔》 |
楊浚 |
淡水南北各有八景且多牽強足成者庚午(1870)十月修廳志成綜為全淡八景各繫七律一首
|
426 |
《臺灣詩鈔》 |
楊浚 |
淡水南北各有八景且多牽強足成者庚午(1870)十月修廳志成綜為全淡八景各繫七律一首
|
427 |
《臺灣詩鈔》 |
楊浚 |
淡水南北各有八景且多牽強足成者庚午(1870)十月修廳志成綜為全淡八景各繫七律一首
|
428 |
《臺灣詩鈔》 |
楊浚 |
淡水南北各有八景且多牽強足成者庚午(1870)十月修廳志成綜為全淡八景各繫七律一首
|
429 |
《臺灣詩鈔》 |
楊浚 |
淡水南北各有八景且多牽強足成者庚午(1870)十月修廳志成綜為全淡八景各繫七律一首
|
430 |
《臺灣詩鈔》 |
楊浚 |
自庚寅(1830)洎庚午(1870)四十一年惟今歲閏十月兩度生辰適寓北郭園感賦,二首之一
|
431 |
《臺灣詩鈔》 |
楊浚 |
自庚寅(1830)洎庚午(1870)四十一年惟今歲閏十月兩度生辰適寓北郭園感賦,二首之二
|
432 |
《臺灣詩鈔》 |
楊浚 |
除夕祀長恩
|
433 |
《臺灣詩鈔》 |
楊浚 |
延平王祠再生梅
|
434 |
《臺灣詩鈔》 |
楊浚 |
寄林巽甫觀察維讓
|
435 |
《臺灣詩鈔》 |
楊浚 |
寄林時甫通副維源
|
436 |
《臺灣詩鈔》 |
楊浚 |
鄭稼田觀察如梁
|
437 |
《臺灣詩鈔》 |
楊浚 |
施雲舫舍人士洁
|
438 |
《臺灣詩鈔》 |
楊浚 |
王香洲茂才衡之
|
439 |
《臺灣詩鈔》 |
楊浚 |
李汝洲三尹觀濤
|
440 |
《臺灣詩鈔》 |
楊浚 |
陳鏡河舍人澄清
|
441 |
《臺灣詩鈔》 |
楊浚 |
送陳省三舍人望曾歸臺灣,四首之一
|
442 |
《臺灣詩鈔》 |
楊浚 |
送陳省三舍人望曾歸臺灣,四首之二
|
443 |
《臺灣詩鈔》 |
楊浚 |
送陳省三舍人望曾歸臺灣,四首之三
|
444 |
《臺灣詩鈔》 |
楊浚 |
送陳省三舍人望曾歸臺灣,四首之四
|
445 |
《臺灣詩鈔》 |
楊浚 |
贈吳霽軒軍門光亮
|
446 |
《臺灣詩鈔》 |
楊浚 |
寄吳霽軒軍臺陽,二首之一
|
447 |
《臺灣詩鈔》 |
楊浚 |
寄吳霽軒軍臺陽,二首之二
|
448 |
《臺灣詩鈔》 |
楊浚 |
贈陳悅樵處士,二首之二
|
449 |
《臺灣詩鈔》 |
趙翼 |
賦呈李制府,三首之一
|
450 |
《臺灣詩鈔》 |
趙翼 |
賦呈李制府,三首之二
|
451 |
《臺灣詩鈔》 |
趙翼 |
賦呈李制府,三首之三
|
452 |
《臺灣詩鈔》 |
趙翼 |
十載
|
453 |
《臺灣詩鈔》 |
趙翼 |
海上望臺灣
|
454 |
《臺灣詩鈔》 |
趙翼 |
弔湯緯堂殉難鳳山,二首之一
|
455 |
《臺灣詩鈔》 |
趙翼 |
弔湯緯堂殉難鳳山,二首之二
|
456 |
《臺灣詩鈔》 |
趙翼 |
海上
|
457 |
《臺灣詩鈔》 |
趙翼 |
軍事將蕆余歸有日矣詩以誌喜,四首之一
|
458 |
《臺灣詩鈔》 |
趙翼 |
軍事將蕆余歸有日矣詩以誌喜,四首之二
|
459 |
《臺灣詩鈔》 |
趙翼 |
軍事將蕆余歸有日矣詩以誌喜,四首之三
|
460 |
《臺灣詩鈔》 |
趙翼 |
軍事將蕆余歸有日矣詩以誌喜,四首之四
|
461 |
《臺灣詩鈔》 |
趙翼 |
軍中擒逆首林爽文檻送過泉紀事
|
462 |
《臺灣詩鈔》 |
趙翼 |
臺灣俘囚絡繹械送內地再作凱歌
|
463 |
《臺灣詩鈔》 |
劉家謀 |
海音詩
|
464 |
《臺灣詩鈔》 |
劉家謀 |
海音詩
|
465 |
《臺灣詩鈔》 |
劉家謀 |
海音詩
|
466 |
《臺灣詩鈔》 |
劉家謀 |
海音詩
|
467 |
《臺灣詩鈔》 |
劉家謀 |
海音詩
|
468 |
《臺灣詩鈔》 |
劉家謀 |
海音詩
|
469 |
《臺灣詩鈔》 |
劉家謀 |
海音詩
|
470 |
《臺灣詩鈔》 |
劉家謀 |
海音詩
|
471 |
《臺灣詩鈔》 |
蔡惠如 |
獄中感懷
|
472 |
《臺灣詩鈔》 |
蔡惠如 |
獄中感懷
|
473 |
《臺灣詩鈔》 |
蔡惠如 |
獄中感懷
|
474 |
《臺灣詩鈔》 |
蔡惠如 |
獄中感懷
|
475 |
《臺灣詩鈔》 |
蔡惠如 |
獄中感懷
|
476 |
《臺灣詩鈔》 |
蔡惠如 |
獄中感懷
|
477 |
《臺灣詩鈔》 |
鄭如蘭 |
魯惠泉內史以巧月十七日招飲敝園時值懸弧贈詩和韻
|
478 |
《臺灣詩鈔》 |
鄭家珍 |
北聖廟卜地告成呈籌備處諸君子
|
479 |
《臺灣詩鈔》 |
鄭家珍 |
鐵砧山弔鄭延平
|
480 |
《臺灣詩鈔》 |
鄭鵬雲 |
丁酉(1897)仲秋感懷
|
481 |
《臺灣詩鈔》 |
鄭鵬雲 |
弔鄭成功
|
482 |
《臺灣詩鈔》 |
鄭鵬雲 |
留園雅集席上即事
|
483 |
《臺灣詩鈔》 |
鄭鵬雲 |
太平巖在鷺門之東相傳為先世延平郡王讀書處外鐫有石笑兩字書此誌感
|
484 |
《臺灣詩鈔》 |
鄭鵬雲 |
和周亦香廣文贈句原韻
|
485 |
《臺灣詩鈔》 |
盧若騰 |
海東屯卒歌
|
486 |
《臺灣詩鈔》 |
盧若騰 |
東都行
|
487 |
《臺灣詩鈔》 |
盧若騰 |
送人之臺灣
|
488 |
《臺灣詩鈔》 |
賴紹堯 |
送陳瘦雲之禹域
|
489 |
《臺灣詩鈔》 |
賴紹堯 |
遊八堡圳水源感作
|
490 |
《臺灣詩鈔》 |
賴紹堯 |
送獻堂旭東如楨三君之中國
|
491 |
《臺灣詩鈔》 |
賴紹堯 |
次韻答梅樵見贈
|
492 |
《臺灣詩鈔》 |
賴紹堯 |
哭蔡啟運社長
|
493 |
《臺灣詩鈔》 |
錢琦 |
後渡海詩
|
494 |
《臺灣詩鈔》 |
錢琦 |
秋日登赤嵌城
|
495 |
《臺灣詩鈔》 |
錢琦 |
龍湖島
|
496 |
《臺灣詩鈔》 |
謝汝銓 |
次林小眉君留別瑤韻
|
497 |
《臺灣詩鈔》 |
羅秀惠 |
次韻送林小眉之鷺門
|
498 |
《臺灣詩鈔》 |
羅秀惠 |
送林四季丞之英倫用菱槎韻卻寄
|
499 |
《臺灣詩鈔》 |
羅秀惠 |
蘇君菱槎將歸里席上草呈
|
500 |
《臺灣詩鈔》 |
羅秀惠 |
屯山大八景
|
501 |
《臺灣詩鈔》 |
羅秀惠 |
屯山大八景
|
502 |
《臺灣詩鈔》 |
羅秀惠 |
屯山大八景
|
503 |
《臺灣詩鈔》 |
羅秀惠 |
屯山大八景
|
504 |
《臺灣詩鈔》 |
羅秀惠 |
屯山大八景
|
505 |
《臺灣詩鈔》 |
羅秀惠 |
屯山大八景
|
506 |
《臺灣詩鈔》 |
羅秀惠 |
屯山大八景
|
507 |
《臺灣詩鈔》 |
羅秀惠 |
屯山大八景
|
508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東寧百詠
|
509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贈魏潤庵
|
510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答林小眉表弟
|
511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送林四季丞之英倫
|
512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送同社陳髯僧吳頑陀歸里
|
513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中秋夜獨酌憶雅堂
|
514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登廢城弔沈文肅公
|
515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次韻答兵爪詞長
|
516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留別陳蟄公先生
|
517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寄雅堂
|
518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立春日觀大屯山積雪
|
519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酬蕉麓贈別之作
|
520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訪鼓浪嶼鄭延平水操臺故址
|
521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臺南謁延平王祠
|
522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東寧百詠(一)
|
523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東寧百詠(二)
|
524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東寧百詠(三)
|
525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東寧百詠(四)
|
526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東寧百詠(五)
|
527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贈魏潤庵
|
528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答林小眉表弟
|
529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送林四季丞之英倫
|
530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送同社陳髯僧吳頑陀歸里
|
531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中秋夜獨酌憶雅堂
|
532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登廢城弔沈文肅公
|
533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次韻答兵爪詞長
|
534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留別陳蟄公先生
|
535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寄雅堂
|
536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立春日觀大屯山積雪
|
537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酬蕉麓贈別之作
|
538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訪鼓浪嶼鄭延平水操臺故址
|
539 |
《臺灣詩鈔》 |
蘇鏡潭 |
臺南謁延平王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