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台灣文學期刊目錄介紹
台灣文學期刊目錄介紹
日治時期(1911~1945)
「日治時期台灣文學期刊史編纂」總論
「日治時期台灣文學期刊史編纂」總論
眾所皆知,台灣文學的發展與報紙副刊、文學雜誌的媒介關係密切,尤其日治時期台灣文學的研究,難以忽略文學雜誌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當婁子匡主編「東方文叢景印中國期刊50種」收納《臺灣青年》、《臺灣》、《臺灣民報》及《臺灣新文學雜誌叢刊》11種:《人人》、《福爾摩沙》、《先發部隊》、《第一線》、《南音》、《臺灣文藝》、《臺灣新文學》、《華麗島》、《文藝臺灣》、《臺灣文學》,以及皇民文學奉公會發行的《臺灣文藝》等17冊時,台灣文學史料的重現,從此引發了較深刻的台灣文學研究。 <閱讀全文>
許俊雅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戰後初期(1945~1949)
「戰後初期台灣文學期刊史編纂」總論
「戰後初期台灣文學期刊史編纂」總論
戰後初期,在台灣創刊的文學相關期刊數量不少,刊載的作品不論是文體或風格也相當多元,可惜這些文學史料並未獲得各界的關注。根據統計,從1945年9月到1947年3月,亦即陳儀來台接收前後到二二八事件爆發為止,台灣島內至少有110種以上新雜誌創刊。這些新雜誌有兩項特點:第一,絕大多數雜誌與日治時期的刊物沒有承接關係;第二,大部分雜誌都在二二八事件前停刊或事件後未再續刊。隨後一直到1949年底,台灣島內還有第二波雜誌創刊熱潮,估計大約又有近100餘種短命的雜誌出現。換言之,戰後約5年之間(1945-1949),總計大約超過兩百種刊物問世,但這些雜誌大多如慧星般地劃過天際後消逝無蹤,因此目前我們只能如尋找隕石般挖掘這些期刊。 <閱讀全文>
何義麟 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五○年代(1950~1959)
「五○年代台灣文學期刊史編纂」總論/1950年代詩刊綜論
「五○年代台灣文學期刊史編纂」總論/1950年代詩刊綜論
  與當代文學發展的關係密切的兩大傳播媒介是「文藝期刊」與「報紙副刊」。「1950年代」是國民黨剛到台灣「第一個十年」,戒嚴令剛實施的「報禁年代」,副刊篇幅與言論尺度,可能比文學雜誌限制更多。以發行量而言,「文藝期刊」固然「小眾」,卻有更大篇幅及「言論空間」,刊登各類技巧前衛,語言晦澀等實驗性較高的作品。此外,這十年之間大批大陸文人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無論在島上推行中文、灌輸思想、宣揚文化傳統或抒發個人情感,在在需要大量的發表園地。政府甚至拿公帑辦雜誌以推動文藝政策───整體而言,這是個「文藝期刊」相對蓬勃的階段。 <閱讀全文>
六○年代(1960~1969)
1960年代詩刊綜論
1960年代是戰後紙媒詩刊對臺灣現代詩壇影響力最強健時期,然而極具戲劇性地,這波強健影響力的發生,肇因於戒嚴時期對公眾報章的嚴密審查。 當時距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臺實不遠矣,當權政府管控公眾媒體言論,使公眾媒體上的報紙副刊版面空間受限制。由於現代詩寫作相對散文、小說文類,屬於非敘事性語言,而且受到1963年《聯合報》副刊資深主編林海音女士,因為刊登風遲〈故事〉一詩,而犯國民政府之政治禁忌,因事辭職。 [1] 這使得報紙副刊更緊縮現代詩刊登之空間,因此在副刊版面上未有太大的空間發揮,逐漸轉以詩為重的刊物發展。從戰後臺灣文學刊物中,獨立詩刊數量,遠勝於獨立的小說、散文刊物,便可見一斑。 以戰後詩刊來說,1960年代詩刊之質量,使詩刊此一媒介足以影響戰後臺灣文學史與現代詩史的發展,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六○年代紙媒為強勢傳播媒體;第二、以現代主義為辯證核心的詩美學任務明確。以下針對這兩個原因進行說明,並呈現1960年代詩刊整體發展之脈絡。 <閱讀全文>
解昆樺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人社中心研發組長
七○年代(1970~1979)
1970年代詩刊綜論
1970年代初期開始的一連串局勢變化,讓臺灣作家陷入身份與認同危機,也召喚起民族及文化認同:先是1970年爆發釣魚臺事件,引發知識份子的民族主義覺醒與「保釣運動」。1971年因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的代表權,導致臺灣退出聯合國,自此正式喪失代表「中國」的國際身份。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並簽署「上海公報」,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合法的中國政府。同年,日本宣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與臺灣斷交。隨後的各邦交國斷交潮,外交關係挫敗讓臺灣的處境陷入空前困難。而在臺灣內部,1970年代也有政府推動十大建設、美麗島事件爆發等重大事件。臺灣作家遂在認同困局、國族危機、經濟發展、民主衝擊之交互影響下,激起了振興傳統與省思自身的改革意識。 <閱讀全文>
楊宗翰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