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台語文學發展年表
台語文學發展年表
起迄時間:

1930 年~1939 年

  • 1936 年
    08.
    中國拉丁化新文字運動:上海廈門話拉丁化研究會編,《廈門話新文字入門》。
  • 1936 年
    08.
    中國拉丁化新文字運動:廈門閩南新文字協會編,《文盲用廈門話新文字課本》。
  • 1936 年
    08.
    中國拉丁化新文字運動:廈門閩南新文字協會創刊《咱們的話》。
  • 1936 年
    06.13
    台灣文藝協會出版李獻章編ê《台灣民間文學集》(1936.06.10印刷;總販賣所:台灣新文學社)。賴和寫序:「每一篇或一首故事和歌謠,都能表現當時的民情、風俗、政治、制度;也都能表示著當時民眾的真實底思想和感情,所以無論從民俗學、文學、甚至於從語言學上看起來,都具有保存的價值。」
  • 1936 年
    06.
    中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呈請教育部加強、考察注音符號師資,全案3項7條;第三項(丙)「關於注音漢字之主旨及教學方法者」規定:「聲調點號,儘可各按本地對於該漢字之自然聲調教學」;「注音漢字,係以輔助識字為主要目的,而以統一國語為附屬目的,故訓練師資,只須對於字旁注音符號之拼讀無誤,即能自行利用注音符號以拼出本地之方言。遇必要時,可於注音漢字之左旁,將本地方音讀法與右旁國音大異之字,拼成注出,用以教學,期於本地兒童民眾之適用,不必悉依國音。」(方師鐸1969:93-94)
  • 1936 年
    05.04
    王錦江,〈一個試評:以《台灣新文學》為中心〉,《台灣新文學》1.4。作者:「自所謂鄉土文學的討論以來,一般有關心的人雖積極的要解決,卻仍未見就緒。作家們於用語言問題,依然還在徬徨。不過在最近,台灣語式的白話文之嘗試者漸增,而也漸漸地決定為它的主要方向,由我們看起來,固然是必要的趨歸」。
  • 1936 年
    05.04
    徐玉書,〈台灣新文學創社及《新文學》第一、二、三期作品的批評〉,《台灣新文學》1.4。針對〈一個同志的批信〉:「那段獨白的文字,有地方使我不明瞭……望此後,長於用台灣白話描寫的作者,要考慮讀者是否能讀得懂,要不然,要謀大眾化,好像緣木求魚。」
  • 1936 年
    05.
    鄭明,〈呂祖廟燒金〉,《台灣新文學》1.4。
  • 1936 年
    04.04
    鹽分地帶同仁tī佳里召開「台灣新文學檢討座談會」。
  • 1936 年
    04.
    中國佈道家宋尚節博士來台灣辦奮興佈道;前後tī台北、台中(柳原)、台南各1禮拜。南部大會在任議長:鄭溪泮。
8頁,共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