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培火。1965。〈日據時期台灣民族運動〉。《台灣文獻》16 卷 2 期(1965.06.27): 。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08。《民主開門,自由風吹:反共•民主•台灣路》。「再見,蔣總統!反共•民主•台灣路」巡迴展手冊。台北: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李勤岸。2009。〈世界母語日:台灣的反動〉。《自由時報:自由廣場》2009.2/17: 版。
Jîn-sek。2008。〈受沒收 ê 聖經 t„ toh-lõh?〉。《台灣教會公報》2929 期(2008.4/14-20):「台文世界」版。
松永正義。2009。〈台語運動備忘錄〉。《台文戰線》14 號(2009.04):183-206。
周婉窈。1996。〈從比較的觀點看台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張炎憲、李筱峯、戴寶村主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下)》。台北:玉山社。xx-xx。
――。2004。《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史論集》。初版二刷。台北:允晨。
陳培豐。2006。《「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台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台北:麥田。
吳文星。1987a。〈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推廣日語運動初探(上)〉,《台灣風物》37.1(1987.03.31):1-31。
――。1987b。〈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推廣日語運動初探(下)〉,《台灣風物》37.4(1987.12.31):53-86。
――。1992。《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
馬森。1992。〈「台灣文學」的中國結與台灣結:以小說為例〉。《聯合文學》89 期(1992.03):172-93。
何義麟。2007。《跨越國境線:近代台灣去殖民化之歷程》。再版。台北:稻鄉。
遠流台灣館編著、吳密察監修。2007。《台灣史小事典》。4 版 4 刷。台北:遠流。
史敬一。1983。〈台語,你的名字是方言:電視台語節目的處境〉。《八十年代》月刊 31(1983.02.15):25-29。
莊萬壽。2009。〈勿忘大安區是民主聖地〉,台教會、北美台教會共同發行,《極光》電子報(2009.04.03):http://aurora.taup.org.tw/(2009.04.05 tsiü°網)。
廖毓文。1979。〈台灣文字改革運動史略〉。李南衡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 5:文獻資料選集》。台北:明潭出版社。
趙遐秋、呂正惠主編。2002。《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出版社。
洪金立。1983。〈請重新徹查陳鼓應案的真相:王曉波先生的呼籲〉。《縱橫》月刊 25(1983.04):4-12。
彰生。1983。〈日據時期台灣的社會民主主義者:連溫卿(1895-1957)〉。《夏潮論壇》月刊 3(1983.04):58-61。
本刊採訪組。〈言論自由的嚴肅責任:訪湯鳳娥女士談《亞洲商報》向陳鼓應道歉賠款〉。《夏潮論壇》月刊 13 期(總 8.2∕革新 2:1984.04):140-42。
小野。1986。《一個運動的開始》。初版 3 印。台北:時報文化。
台灣文藝一同仁。1984。〈沒有整風怎有約談:對孫起明談話的質疑〉。《前進廣場》週刊 26(1985.01.31):40-41。
蘇尚文。1985。〈費希平「退黨聲明」的玄機〉。《民主平等》月刊 5(1985.05):59-60。
李薔。1985。〈簡直無聊:國民黨玩身分證遊戲解決省籍問題〉。《自由時代》週刊 17(1985.08.14):44-47。
葉龍彥。1999。《春花夢露:正宗台語電影興衰錄》。蘆洲:博揚文化。
黃宣範。2004。《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新版 4 印。台北:文鶴。
夏芝青。1985。〈沖著蔣經國和俞國華來的:「語文法」制定幕後〉。《民主天地》週刊 36(1985.11.04):54-55。
江鵬堅。1985。〈憑什麼禁止台灣人的「母語」〉。《伸根》週刊 1(1985.11.04):40-41。
盧俊義。1985。〈從信仰告白看長老教會〉。《民主天地》週刊 11(1985.05.13):60-61。
洪新榮。1986。〈組黨先聲、民主紮根:首都公政會成立大會記實〉。《暖流》復刊號 1 期(1986.05.19):4-8。
因是非。1986。〈「龍體」欠安,冠軍變調:歌仔戲的政治危機〉。《自由台灣》週刊 5(1986.07.15):46-47。
江武昌。1986。〈民間劇場:回顧、反省和展望〉。《人間》月刊 14(1986.12.05):34-47。
陳風。1986。〈走出語言迷障,集中反對意志:從謝長廷的「北京話政見會」談起〉。《新觀點》週刊 39(1986.12.22):30-33。
陳忠信。1987。〈30 年漫漫組黨路〉。《人間》月刊 15(1987.01.01):10-15。
藍博洲。1987。〈美好的世紀:尋訪戰士郭琇琮大夫的足跡〉。《人間》月刊 21(1987.07.05):70-89。
官鴻志。1987。〈挺舉「教師工會」的火炬〉。《人間》月刊 21(1987.07.05):10-21。
李金銓。1987。〈電視文化何處去?:處在大陸政治與海洋經濟的夾縫中〉。《傳播帝國主義》。台北:久大。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編。1976。《中華民國電視年鑑:民國五十年至六四年》。台北:電視學會。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編。1984。《中華民國電視年鑑:民國六十七年至七十二年》。台北:電視學會。
中國電視公司編。1981。《中華民國電視事業的回顧與前瞻》。台北:中視。
KIP 文化局。1968。《文化局的第一年》。台北:教育部文化局。
――。1973。《文化局的第五年》。台北:教育部文化局。
周天翔。1968。〈台灣電視公司的回顧與前瞻〉。《廣播與電視》7 期:14-20。
王禎和。1980。《電視‧電視》。再版(1977.09 初版)。台北:遠景。
蔡培火編著。1969。《國語閩南語對照常用辭典》。台北:正中書局。
柳忌。1983。〈官模官樣的電視政策〉。《亞洲人》月刊 24(1983.05.01):50-52。
許極燉。1985。〈從漢字的標音制度談「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台灣文藝》92 期(1985.01):197-213。
――。1992。《台語文字化的方向》。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許極燉。2007。《台灣語文論集》。高雄:第一出版社。
黃元興。2009。《紅磚仔厝》。台北:茄苳出版社。
方師鐸。1969。《五十年來中國國語運動史》。二版。台北:國語日報社。
汪學文。1974。《共匪文字改革總批判》。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
陳美如。1998。《台灣語言教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高雄:復文。
Âng 洪惟仁。1986。《回歸鄉土回歸傳統》。台北:自立晚報社。
――。1992a。〈大範大範行入社會:《台語文摘》革新號發刊經緯〉。《台語文摘》革新 1 號(總 25:1992.01.15):6-13。
――。1992b。〈日據時代的台語教育〉。《台灣風物》41.3(1992.09):49-84。
――。1992c。《台灣語言的危機》。台北:前衛。
――。1993。《台灣河佬語聲調研究》。1 版 6 刷(增訂三版;1985.02 初版)。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1995。《台語文學與台語文字》。1995.05 初版二刷。台北:前衛。
――。2006。〈簡介近十年來的鶴佬語研究(1979-1988)〉。《台灣方言之旅》。修訂版 3 刷(1992.02 初版)。台北:前衛。
Ha̍k 學生台灣語文促進會(HSTUGBTTH)。1995。《台語這條路:台文工作者訪談錄》。台北:台笠。
――。2010。〈90 年代以來校園台語文運動概況(上)〉。《海翁台語文教學季刊》10 期(2010.12):6-22。
――。2011。〈90 年代以來校園台語文運動概況(下)〉。《海翁台語文教學季刊》11 期(2011.03):53-66。
Hiòng 向陽。1980。〈尋求紮根繁殖的土地:詩集《種籽》後記〉。《種籽》。台北:東大,4--月。201-12。
Hô 何信翰。〈早期白話字詩 ê 特色〉。導讀。蔣為文總編輯、何信翰主編,《台語白話字文學選集 3:詩•歌》。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11--月。
Ia̍p 葉榮鐘。2000a。《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上)》。台中:晨星,08.30。
――。2000b。《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下)》。台中:晨星,08.30。
――。2000c。《日據下台灣大事年表》。台中:晨星,08.30。
Ia̍p 葉榮鐘、蔡培火、吳三連、陳逢源、林柏壽。1993/1971。《台灣民族運動史》。1 版 7 刷(1971 印初版)。台北:自立晚報,12--月。
Iûⁿ楊逵。1998。《楊逵全集 1:戲劇卷(上)》。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6--月。
――。1998。《楊逵全集 2:戲劇卷(下)》。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6--月。
Iûⁿ羊子喬。1995。〈日據時代的台語詩〉。封德屏主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3--月。79-90。
Iûⁿ楊允言。2010。〈學生台灣語文促進會〉。《海翁台語文教學季刊》9 期(2010.09):29-40。
――。2003。〈台語符號 ê 競爭〉。《台灣民族普羅大眾 ê 語文:白話字》。高雄:台灣羅馬字協會,12--月。306-22。
Khó͘許建榮。2010。〈台大 PTT 戒嚴的交大指標〉。2010.11.03,《自由時報》「自由廣場」版。
Kí 紀元德。1983。〈胡梅執事的見證〉。《胡梅見證歌》。4 版。台北:紀元德,3--月。iv-viii。
Khu 邱坤良。2006。《陳大禹》。台北:文建會,7--月。
Lâu 劉豐極。2010。〈「台灣母語教師協會」8 年回顧〉。《海翁台語文教學季刊》10 期(2010.12):86-93。
Lâu 劉慧真。2010。〈涯个成年禮:記台大、師大客家社〉。《海翁台語文教學季刊》10 期(2010.12):23-32。
Lâu 劉清虔。1999。〈台灣橄欖球之父、合唱之父:陳清忠長老〉。《新使者雜誌》53(1999.08):27-30;劉清虔編,《慈顏展馨香》(1999.11):10-19.。
Lí 李勤岸、呂美親、劉承賢。2008。〈陳清忠與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公報:《芥菜子》初探〉。《2008 台語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 kap 亞洲漢字文化圈的比較》。台南:開朗,10--月。
Lī 呂興昌。1996。〈台語文學香火兮先覺:《許丙丁作品集》編序〉。序。許丙丁原著、呂興昌編校,《許丙丁作品集》。初版。2 vols。台南:市立文化中心,5--月。iii-vi。
Lī 呂訴上。1961。《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出版部,9--月。
Lîm 林繼雄。1992。《中小學雙語師資研習用台灣母語文進階上冊:表現氣質教養的台灣話》。台南:大夏出版社,1992.06。
Lîm 林瑞明。1993。〈台灣文學史年表(未定稿)〉。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再版。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81-352。
Lîm 林純芬。《張深切及其劇本研究》。靜宜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3.07。
Lîm 林政華。2002。〈台灣河洛語之父林宗源的新詩理論〉。開南管理學院《運籌研究集刊》1(2002.06.30):43-66。
Lo̍h 駱維道。1992。《教我頌讚:追求適況的教會音樂》。台南:人光,1992.01。
Nâ 藍博洲。2000。《天未亮: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師院部分)》。台北:麥田,04.30。
――。2006。《宋非我》。台北:文建會,7--月。
Nâ 藍士博。2012。〈蔣介石也愛台語?:鬼話再現與神話連篇〉。2012.11.06,《極光電子報》:http://blog.roodo.com/aurorahope/archives/21163130.html
Niû 梁越玲。2011。〈白香蘭:台灣慈母的力量〉。2011.07.28《自由時報》:A15「自由廣場」版。
N̂g 黃建銘。2005。《日治時期楊熾昌及其文學研究》。台南:市立圖書館,12--月。
N̂g 黃得時。1981。代序。〈光復前之台灣研究〉。片崗巌著,陳金田、馮作民翻譯,《台灣風俗誌》。台北:大立出版社,1--月。1-14。
Ông 王白淵。1947。〈台灣演劇之過去與現在〉。《台灣文化》2.3(1947.03.01):1-5。
Ông 王寶漣。2010。〈花師台語文社簡史〉。《海翁台語文教學季刊》10 期(2010.12):33-39。
Pò͘傅大為。1993。《知識、權力與女人:台灣的邊緣戰鬥》。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2--月。
Si 施福珍。2003。《台灣囝仔歌一百年》。台中:晨星,11--月。
Sòng 宋泉盛。1998。《出頭天:台灣人民自決運動史料》。再版(1988.12 初版)。台南:人光,5--月。
Sua 沙螺殼(陳俊宏)。1990。〈李春生.胡適與白話文運動〉。《台灣教會公報》2003(1990.07.22):9 版。
Tân 陳慕真。2011。〈巫永福 ê 語言論述 kap 台語書寫〉。《中山醫學大學第六屆台灣語文和文化學術研討會:中台灣文學與文化》。台中:中山醫學大學台灣語文學系,10.29)。131-43。
Tân 陳文彬。2001/1946。〈國語與台語〉。《因為是祖國的緣故》(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2001 秋冬)。台北:人間出版社,12--月。206-7。
Tân 陳思聰、鄭泉聲、鄭昭穎。2009。〈致力於教會自治運動的牧者:鄭溪泮牧師小傳〉。鄭仰恩主編,《信仰的記憶與傳承:台灣教會人物檔案(一)》。初版二刷(2001.09 初版)。台南:人光,3--月。220-27。
Tân Tek-hôa。2010。〈TGB kap《TGB 通訊》〉。《海翁台語文教學季刊》10 期(2010.12):40-51。
Tēⁿ鄭昭穎。2009。〈致力於教會音樂工作的鄭溪泮牧師〉。鄭仰恩主編,《信仰的記憶與傳承:台灣教會人物檔案(一)》。初版二刷(2001.09 初版)。台南:人光,3--月。212-19。
Tiō 趙瑜婷。2011。〈典藏國語日報∕見證語文推動歷程〉。2010.11.21《國語日報》:2 版(文教新聞)。
Ting 丁鳳珍。2010。〈往過 ê 成大台語社〉。《海翁台語文教學季刊》9 期(2010.09):16-20。
Tiuⁿ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2005。《自覺與認同:1950-1990 年海外台灣人運動專輯》。2003 年 12 月 9-11 日出版者主辦:「自覺與認同:(1950-1990)海外台灣人運動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台灣史料中心,2005.06。
Tō͘杜建坊。2011。〈《台語速成》:台灣上早个火星文 (稿)〉。杜建坊个台灣厝(Blog):
http://blog.xuite.net/getting.rich/hopefully/47318042(2012/7/29)。
Tō͘杜仲奇。2011。〈《良牧報》研究:日治時代 ê 員林腔 kap 內容整理、紹介〉。《第五屆台灣羅馬字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語羅馬字文學 kap 鄭良偉教授對台語研究推廣 ê 貢獻》。台南:成大台灣語文測驗中心、台文系台語研究室,10.17。7.1-7.14。
Thau(黃建盛)。2010。〈我看國立交通大學台灣研究社个成立佮生湠〉。《海翁台語文教學季刊》9 期(2010.09):6-12。
Tsan 曾顯章。2003。《張維賢》。台北:台北藝術大學,7--月。
Tsan 曾正義。1998。《台語啟示錄 ê 啟示》。台中:雙語出版社,4--月。
Tsiau 焦桐。1994。《台灣戰後初期的戲劇》。初版二刷(1990.06 一刷)。台北:臺原,3--月。
Tsio̍h 石婉舜。2003。《林摶秋》。台北:台北藝術大學,7--月。
Tsiong 鍾喬。2006。《簡國賢》。台北:文建會,7--月。
Tsiu 周玉山。2012。〈老書還原史實∕誰還記得 蔣公曾推廣台語〉。2012.10.31,《聯合新聞網》「民意論壇」:http://udn.com/NEWS/OPINION/X1/7466617.shtml#ixzz2Arz373Q8
Tsiu 周渝。2011。〈七○年代星空下的望你早歸〉。2011.07.21,《中國時報》。
Tshuà 蔡培火。1969。〈本人對台語註音符號工作的經過〉。《國語閩南語對照常用辭典》。台北:正中書局。i-xiii。
Tshuà 蔡培火著、涂翠花翻譯。2006/1923。〈新台灣的建設與羅馬字〉。黃英哲主編,《日治時期台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第一冊》。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10--月。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