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出處 |
作者 |
詩題 |
1 |
《臺灣詩海》 |
丁寶光 |
新婦詞
|
2 |
《臺灣詩海》 |
丁寶濂 |
放鴨
|
3 |
《臺灣詩海》 |
丁寶濂 |
追懷劉壯肅公
|
4 |
《臺灣詩海》 |
丁寶濂 |
中秋賞月
|
5 |
《臺灣詩海》 |
丁寶濂 |
賀吳上花表弟舉子
|
6 |
《臺灣詩海》 |
六十七 |
乙丑(1745)立春得春字,二首之一
|
7 |
《臺灣詩海》 |
六十七 |
水仙花限冰字
|
8 |
《臺灣詩海》 |
王大俊 |
詩債
|
9 |
《臺灣詩海》 |
王大俊 |
姑蘇臺
|
10 |
《臺灣詩海》 |
王大俊 |
劍花
|
11 |
《臺灣詩海》 |
王石鵬 |
高雄舊砲臺
|
12 |
《臺灣詩海》 |
王石鵬 |
遊屐
|
13 |
《臺灣詩海》 |
王竹修 |
寄生草
|
14 |
《臺灣詩海》 |
王竹修 |
落葉
|
15 |
《臺灣詩海》 |
王竹修 |
守錢虜
|
16 |
《臺灣詩海》 |
王竹修 |
吳三桂借兵
|
17 |
《臺灣詩海》 |
王竹修 |
美人風箏
|
18 |
《臺灣詩海》 |
王竹修 |
新娘茶
|
19 |
《臺灣詩海》 |
王竹修 |
走馬燈
|
20 |
《臺灣詩海》 |
王竹修 |
乘龍
|
21 |
《臺灣詩海》 |
王竹修 |
除夕
|
22 |
《臺灣詩海》 |
王松 |
遊五指峰下
|
23 |
《臺灣詩海》 |
王松 |
養蜂
|
24 |
《臺灣詩海》 |
王則修 |
鳳凰木
|
25 |
《臺灣詩海》 |
王則修 |
穿山甲
|
26 |
《臺灣詩海》 |
王則修 |
西門豹
|
27 |
《臺灣詩海》 |
王則修 |
林圯
|
28 |
《臺灣詩海》 |
王則修 |
鬥雞
|
29 |
《臺灣詩海》 |
王炳南 |
獵犬
|
30 |
《臺灣詩海》 |
王璋 |
魚骨鶴,二首之一
|
31 |
《臺灣詩海》 |
王璋 |
魚骨鶴,二首之二
|
32 |
《臺灣詩海》 |
王藍石 |
五妃墓
|
33 |
《臺灣詩海》 |
丘逢甲 |
臺灣竹枝詞
|
34 |
《臺灣詩海》 |
丘逢甲 |
五妃墓
|
35 |
《臺灣詩海》 |
丘逢甲 |
辛卯(1891)首春招同賴俊臣徐炯爾賴遠瀾蘇祥其王師竹林行仁遊玉枕山由大仙巖抵碧雲寺題壁
|
36 |
《臺灣詩海》 |
丘逢甲 |
離臺詩
|
37 |
《臺灣詩海》 |
丘逢甲 |
客愁
|
38 |
《臺灣詩海》 |
丘逢甲 |
補裘
|
39 |
《臺灣詩海》 |
丘逢甲 |
天涯
|
40 |
《臺灣詩海》 |
丘逢甲 |
愁雲
|
41 |
《臺灣詩海》 |
丘逢甲 |
水仙花詩奉家君命作
|
42 |
《臺灣詩海》 |
丘逢甲 |
夢題岳陽樓壁
|
43 |
《臺灣詩海》 |
丘逢甲 |
題滄海遺民臺陽詩話
|
44 |
《臺灣詩海》 |
丘逢甲 |
再疊秋懷韻
|
45 |
《臺灣詩海》 |
丘逢甲 |
春陰和覃孝方
|
46 |
《臺灣詩海》 |
丘逢甲 |
重陽夕作
|
47 |
《臺灣詩海》 |
丘逢甲 |
菊花詩四律
|
48 |
《臺灣詩海》 |
丘逢甲 |
菊花詩四律
|
49 |
《臺灣詩海》 |
丘逢甲 |
菊花詩四律
|
50 |
《臺灣詩海》 |
丘逢甲 |
無秋懷次前韻
|
51 |
《臺灣詩海》 |
丘逢甲 |
惠州西湖雜詩
|
52 |
《臺灣詩海》 |
丘逢甲 |
仙屏中丞見和前詩感事述懷疊韻奉答
|
53 |
《臺灣詩海》 |
朱仕玠 |
石榴花
|
54 |
《臺灣詩海》 |
朱仕玠 |
梧桐花
|
55 |
《臺灣詩海》 |
朱仕玠 |
梧桐花
|
56 |
《臺灣詩海》 |
朱仕玠 |
臺陽八景
|
57 |
《臺灣詩海》 |
朱啟南 |
聽琴
|
58 |
《臺灣詩海》 |
朱景英 |
臘夜
|
59 |
《臺灣詩海》 |
朱景英 |
人日
|
60 |
《臺灣詩海》 |
何借宜 |
弔殉節五妃墓【五妃墓】【寒食過五妃墓】
|
61 |
《臺灣詩海》 |
何澂 |
臺陽雜詠,二十四首之十三
|
62 |
《臺灣詩海》 |
吳玉麟 |
泛蓮花潭同柯繩書【泛蓮花潭】
|
63 |
《臺灣詩海》 |
吳玉麟 |
龍眼
|
64 |
《臺灣詩海》 |
呂敦禮 |
大墩新建府城
|
65 |
《臺灣詩海》 |
宋育仁 |
感事
|
66 |
《臺灣詩海》 |
宋育仁 |
感事
|
67 |
《臺灣詩海》 |
宋育仁 |
感事
|
68 |
《臺灣詩海》 |
宋育仁 |
感事
|
69 |
《臺灣詩海》 |
宋育仁 |
感事
|
70 |
《臺灣詩海》 |
李振唐 |
言遊臺北留別同人
|
71 |
《臺灣詩海》 |
李振唐 |
上劉省三爵帥
|
72 |
《臺灣詩海》 |
李振唐 |
上劉省三爵帥3,四首之四
|
73 |
《臺灣詩海》 |
李振唐 |
臺灣竹枝詞
|
74 |
《臺灣詩海》 |
李振唐 |
臺灣竹枝詞
|
75 |
《臺灣詩海》 |
李振唐 |
臺灣竹枝詞
|
76 |
《臺灣詩海》 |
李振唐 |
臺灣竹枝詞
|
77 |
《臺灣詩海》 |
李書 |
五月渡瀘
|
78 |
《臺灣詩海》 |
李書 |
漁丈人
|
79 |
《臺灣詩海》 |
李碩卿 |
魚梭
|
80 |
《臺灣詩海》 |
李碩卿 |
燕剪
|
81 |
《臺灣詩海》 |
李碩卿 |
竹影
|
82 |
《臺灣詩海》 |
李碩卿 |
竹影
|
83 |
《臺灣詩海》 |
李碩卿 |
竹影
|
84 |
《臺灣詩海》 |
李碩卿 |
竹影
|
85 |
《臺灣詩海》 |
李碩卿 |
畫龍
|
86 |
《臺灣詩海》 |
李碩卿 |
壽山觀海
|
87 |
《臺灣詩海》 |
李碩卿 |
徐福
|
88 |
《臺灣詩海》 |
李碩卿 |
望遠鏡
|
89 |
《臺灣詩海》 |
汪春源 |
小眉公子在日里以見懷詩寄示作此奉答
|
90 |
《臺灣詩海》 |
汪春源 |
和移居韻答公愚即以送行
|
91 |
《臺灣詩海》 |
汪春源 |
和移居韻答公愚即以送行
|
92 |
《臺灣詩海》 |
沈光文 |
釋迦果
|
93 |
《臺灣詩海》 |
沈光文 |
番柑
|
94 |
《臺灣詩海》 |
沈光文 |
題寧靖王齋壁【題寧靖王齋堂】
|
95 |
《臺灣詩海》 |
沈光文 |
夕餐不給戲成【飧不給戲成】
|
96 |
《臺灣詩海》 |
沈光文 |
五日【五月五日】
|
97 |
《臺灣詩海》 |
沈光文 |
蛙聲有序
|
98 |
《臺灣詩海》 |
沈光文 |
往寧靖亭修謁【往寧靖園亭脩諾】
|
99 |
《臺灣詩海》 |
沈葆楨 |
送林惠常師南歸
|
100 |
《臺灣詩海》 |
卓肇昌 |
羅漢門
|
101 |
《臺灣詩海》 |
卓肇昌 |
仙人對奕【仙人對山奕】
|
102 |
《臺灣詩海》 |
卓肇昌 |
沙馬磯山
|
103 |
《臺灣詩海》 |
卓肇昌 |
書院即景六詠
|
104 |
《臺灣詩海》 |
周凱 |
西嶼塔燈
|
105 |
《臺灣詩海》 |
周凱 |
勘災,四首之一
|
106 |
《臺灣詩海》 |
周凱 |
詠物二十四首
|
107 |
《臺灣詩海》 |
周凱 |
詠物二十四首
|
108 |
《臺灣詩海》 |
周凱 |
澎湖雜詠二十首和陳別駕廷憲,二十首之六
|
109 |
《臺灣詩海》 |
周鍾瑄 |
吞霄觀海【通霄觀海】
|
110 |
《臺灣詩海》 |
易順鼎 |
臺舟感懷,四首之一
|
111 |
《臺灣詩海》 |
易順鼎 |
臺舟感懷,四首之二
|
112 |
《臺灣詩海》 |
易順鼎 |
臺舟感懷,四首之三
|
113 |
《臺灣詩海》 |
易順鼎 |
臺舟感懷,四首之四
|
114 |
《臺灣詩海》 |
易順鼎 |
寓臺詠懷
|
115 |
《臺灣詩海》 |
易順鼎 |
寓臺詠懷
|
116 |
《臺灣詩海》 |
易順鼎 |
寓臺詠懷
|
117 |
《臺灣詩海》 |
易順鼎 |
寓臺詠懷
|
118 |
《臺灣詩海》 |
易順鼎 |
寓臺詠懷
|
119 |
《臺灣詩海》 |
易順鼎 |
寓臺詠懷
|
120 |
《臺灣詩海》 |
易順鼎 |
續寓臺詠懷
|
121 |
《臺灣詩海》 |
易順鼎 |
續寓臺詠懷
|
122 |
《臺灣詩海》 |
易順鼎 |
續寓臺詠懷
|
123 |
《臺灣詩海》 |
易順鼎 |
續寓臺詠懷
|
124 |
《臺灣詩海》 |
易順鼎 |
續寓臺詠懷
|
125 |
《臺灣詩海》 |
易順鼎 |
續寓臺詠懷
|
126 |
《臺灣詩海》 |
林子瑾 |
趙飛燕
|
127 |
《臺灣詩海》 |
林子瑾 |
詠臺灣獨立軍旗
|
128 |
《臺灣詩海》 |
林占梅 |
遊劍潭寺
|
129 |
《臺灣詩海》 |
林玉書 |
延齡菊
|
130 |
《臺灣詩海》 |
林玉書 |
新高山上望海
|
131 |
《臺灣詩海》 |
林玉書 |
月餅
|
132 |
《臺灣詩海》 |
林玉書 |
春日謁吳鳳廟
|
133 |
《臺灣詩海》 |
林玉書 |
輓賴母鍾太孺人
|
134 |
《臺灣詩海》 |
林玉書 |
題淡香園吟草
|
135 |
《臺灣詩海》 |
林玉書 |
麗澤吟社十五週年誌慶
|
136 |
《臺灣詩海》 |
林佛國 |
雲梯
|
137 |
《臺灣詩海》 |
林青蓮 |
紅梅
|
138 |
《臺灣詩海》 |
林述三 |
王濬樓船
|
139 |
《臺灣詩海》 |
林述三 |
心花
|
140 |
《臺灣詩海》 |
林述三 |
鯽魚
|
141 |
《臺灣詩海》 |
林述三 |
李廣
|
142 |
《臺灣詩海》 |
林朝崧 |
寄賴雨若即次其丙午(1906)除夕書懷韻
|
143 |
《臺灣詩海》 |
林朝崧 |
乞菊
|
144 |
《臺灣詩海》 |
林朝崧 |
題半面美人圖
|
145 |
《臺灣詩海》 |
林朝崧 |
醋
|
146 |
《臺灣詩海》 |
林朝崧 |
油
|
147 |
《臺灣詩海》 |
林朝崧 |
改詩
|
148 |
《臺灣詩海》 |
林朝崧 |
改詩
|
149 |
《臺灣詩海》 |
林朝崧 |
改詩
|
150 |
《臺灣詩海》 |
林朝崧 |
相思樹
|
151 |
《臺灣詩海》 |
林朝崧 |
范蠡
|
152 |
《臺灣詩海》 |
林朝崧 |
李廣
|
153 |
《臺灣詩海》 |
林朝崧 |
馬融
|
154 |
《臺灣詩海》 |
林朝崧 |
馬融
|
155 |
《臺灣詩海》 |
林朝崧 |
買花
|
156 |
《臺灣詩海》 |
林朝崧 |
孫逸仙
|
157 |
《臺灣詩海》 |
林朝崧 |
笨港進香詞
|
158 |
《臺灣詩海》 |
林朝崧 |
笨港進香詞
|
159 |
《臺灣詩海》 |
林朝崧 |
舊曆日
|
160 |
《臺灣詩海》 |
林朝崧 |
髮
|
161 |
《臺灣詩海》 |
林朝崧 |
虎
|
162 |
《臺灣詩海》 |
林朝崧 |
猿
|
163 |
《臺灣詩海》 |
林朝崧 |
蛙
|
164 |
《臺灣詩海》 |
林朝崧 |
蠅
|
165 |
《臺灣詩海》 |
林朝崧 |
蟻
|
166 |
《臺灣詩海》 |
林朝崧 |
西施
|
167 |
《臺灣詩海》 |
林資修 |
蝨
|
168 |
《臺灣詩海》 |
林資修 |
春秧
|
169 |
《臺灣詩海》 |
林資修 |
寄劍花
|
170 |
《臺灣詩海》 |
林資修 |
獄中感春賦落花詩以自遣
|
171 |
《臺灣詩海》 |
林資修 |
詠菊
|
172 |
《臺灣詩海》 |
林資修 |
秋穫
|
173 |
《臺灣詩海》 |
林資銓 |
采蓮曲
|
174 |
《臺灣詩海》 |
林資銓 |
史閣部墓
|
175 |
《臺灣詩海》 |
林資銓 |
蠶
|
176 |
《臺灣詩海》 |
林資銓 |
畫馬
|
177 |
《臺灣詩海》 |
林資銓 |
壽傅鶴亭社長六十
|
178 |
《臺灣詩海》 |
林爾嘉 |
九日登大倉山寄懷菽莊社侶並索和章
|
179 |
《臺灣詩海》 |
林維朝 |
王勃作滕王閣序
|
180 |
《臺灣詩海》 |
林維朝 |
吳鳳墓
|
181 |
《臺灣詩海》 |
林維朝 |
塞上春草
|
182 |
《臺灣詩海》 |
林寶鏞 |
重遊彰化
|
183 |
《臺灣詩海》 |
林寶鏞 |
鹿港施文遠君招宴
|
184 |
《臺灣詩海》 |
林獻堂 |
髮
|
185 |
《臺灣詩海》 |
林馨蘭 |
高漸離擊筑
|
186 |
《臺灣詩海》 |
俞明震 |
自廈門泛舟渡臺灣海中見夕陽感賦
|
187 |
《臺灣詩海》 |
俞明震 |
甲午(1894)除夕登臺北城樓
|
188 |
《臺灣詩海》 |
俞明震 |
登廈門南普陀和易實甫原韻
|
189 |
《臺灣詩海》 |
施梅樵 |
陳蕃榻
|
190 |
《臺灣詩海》 |
施梅樵 |
行腳僧
|
191 |
《臺灣詩海》 |
施梅樵 |
輓趙雲石
|
192 |
《臺灣詩海》 |
施梅樵 |
春煙
|
193 |
《臺灣詩海》 |
洪以南 |
懷安蕃通事吳鳳君
|
194 |
《臺灣詩海》 |
范咸 |
九頭柑
|
195 |
《臺灣詩海》 |
范咸 |
水仙花
|
196 |
《臺灣詩海》 |
范咸 |
烏魚有引
|
197 |
《臺灣詩海》 |
范咸 |
檳榔
|
198 |
《臺灣詩海》 |
范咸 |
澄臺觀海
|
199 |
《臺灣詩海》 |
范咸 |
風俗
|
200 |
《臺灣詩海》 |
郁永河 |
渡黑水溝【泛海】
|
201 |
《臺灣詩海》 |
郁永河 |
舟中夜坐
|
202 |
《臺灣詩海》 |
倪希昶 |
螺溪硯
|
203 |
《臺灣詩海》 |
倪希昶 |
佛手柑
|
204 |
《臺灣詩海》 |
夏之芳 |
臺灣紀巡詩【臺灣雜詠百首】,五十八首之三
|
205 |
《臺灣詩海》 |
夏之芳 |
臺灣紀巡詩【臺灣雜詠百首】,五十八首之十三
|
206 |
《臺灣詩海》 |
夏之芳 |
臺灣紀巡詩【臺灣雜詠百首】,五十八首之十七
|
207 |
《臺灣詩海》 |
夏之芳 |
臺灣紀巡詩【臺灣雜詠百首】,五十八首之二十九
|
208 |
《臺灣詩海》 |
夏之芳 |
臺灣紀巡詩【臺灣雜詠百首】,五十八首之三十二
|
209 |
《臺灣詩海》 |
孫元衡 |
海波夜動燄如流火天黑瀰漫亦奇觀也【海波夜動燄如流火天黑彌爛亦奇觀也】
|
210 |
《臺灣詩海》 |
孫元衡 |
抵臺灣,二首之一
|
211 |
《臺灣詩海》 |
孫元衡 |
詠佛桑花【扶桑】
|
212 |
《臺灣詩海》 |
孫元衡 |
中秋夜對月【中秋賞月】
|
213 |
《臺灣詩海》 |
孫元衡 |
大武郡登高
|
214 |
《臺灣詩海》 |
孫元衡 |
春興,六首之二
|
215 |
《臺灣詩海》 |
孫元衡 |
海外驚霜叱雪無復寒林可觀秋日行經木岡山下白茅作花宛如朔雪晨霜足補山川所不逮率簡澄菴宋明府【率簡澄菴宋明府】
|
216 |
《臺灣詩海》 |
孫元衡 |
旱
|
217 |
《臺灣詩海》 |
孫元衡 |
波羅蜜
|
218 |
《臺灣詩海》 |
孫元衡 |
羨子【番檨】【檨子】
|
219 |
《臺灣詩海》 |
孫元衡 |
茉莉【茉莉花】【番茉莉】,三首之二
|
220 |
《臺灣詩海》 |
孫元衡 |
曇花
|
221 |
《臺灣詩海》 |
孫元衡 |
紅繡毬【紅繡球】
|
222 |
《臺灣詩海》 |
孫元衡 |
迎年菊
|
223 |
《臺灣詩海》 |
孫元衡 |
翠蟹
|
224 |
《臺灣詩海》 |
孫元衡 |
澄菴宋明府於法華寺左新構草亭落成立秋之二日陪濟菴寅長偕亦遠張明府閒集其上【法華寺左新搆草亭落成】
|
225 |
《臺灣詩海》 |
孫元衡 |
病中,四首之二
|
226 |
《臺灣詩海》 |
孫元衡 |
閒遊羨子園林【陳氏別墅】【遊檨子園林】
|
227 |
《臺灣詩海》 |
徐宗幹 |
雞冠花七律,二首之二
|
228 |
《臺灣詩海》 |
徐杰夫 |
老馬嘆
|
229 |
《臺灣詩海》 |
徐埴夫 |
不倒翁
|
230 |
《臺灣詩海》 |
高拱乾 |
東寧十詠
|
231 |
《臺灣詩海》 |
高拱乾 |
東寧十詠
|
232 |
《臺灣詩海》 |
高拱乾 |
東寧十詠
|
233 |
《臺灣詩海》 |
高拱乾 |
臺灣八景
|
234 |
《臺灣詩海》 |
高拱乾 |
臺灣八景
|
235 |
《臺灣詩海》 |
高拱乾 |
臺灣八景
|
236 |
《臺灣詩海》 |
高拱乾 |
臺灣八景
|
237 |
《臺灣詩海》 |
高拱乾 |
臺灣八景
|
238 |
《臺灣詩海》 |
高拱乾 |
臺灣八景
|
239 |
《臺灣詩海》 |
高拱乾 |
臺灣八景
|
240 |
《臺灣詩海》 |
高拱乾 |
臺灣八景
|
241 |
《臺灣詩海》 |
高選鋒 |
穆嬴
|
242 |
《臺灣詩海》 |
區天民 |
游劍潭
|
243 |
《臺灣詩海》 |
婁廣 |
海會寺【北園別館】
|
244 |
《臺灣詩海》 |
張元榮 |
地震
|
245 |
《臺灣詩海》 |
張若霳 |
觀音竹
|
246 |
《臺灣詩海》 |
張英 |
安平晚渡【晚渡安平】
|
247 |
《臺灣詩海》 |
張書紳 |
和區覺生觀察游劍潭韻,二首之二
|
248 |
《臺灣詩海》 |
張湄 |
臺灣雜感,四首之一
|
249 |
《臺灣詩海》 |
張湄 |
夏日得雨同書楸邨給諫賦【夏日得雨】
|
250 |
《臺灣詩海》 |
張湄 |
和書楸村勸農韻【勸農次韻】【勸農次書給諫韻】【勸農】
|
251 |
《臺灣詩海》 |
張湄 |
遊彌陀寺贈喝能上人【彌陀寺】,二首之一
|
252 |
《臺灣詩海》 |
張湄 |
七夕【祝七娘】
|
253 |
《臺灣詩海》 |
張湄 |
赤嵌城【赤嵌樓】
|
254 |
《臺灣詩海》 |
張湄 |
夢蝶園
|
255 |
《臺灣詩海》 |
張湄 |
龍湖巖
|
256 |
《臺灣詩海》 |
張湄 |
檳榔【送檳榔】
|
257 |
《臺灣詩海》 |
張湄 |
番俗,六首之五
|
258 |
《臺灣詩海》 |
張湄 |
氣候
|
259 |
《臺灣詩海》 |
梁成柟 |
新開莊
|
260 |
《臺灣詩海》 |
梁成柟 |
題行篋內所攜米海嶽各帖戲傚漁洋論詩絕句
|
261 |
《臺灣詩海》 |
梁成柟 |
題行篋內所攜米海嶽各帖戲傚漁洋論詩絕句
|
262 |
《臺灣詩海》 |
梁成柟 |
淡水眺望呈陳淑程道兄
|
263 |
《臺灣詩海》 |
梁成柟 |
破畫
|
264 |
《臺灣詩海》 |
梁成柟 |
殘稿
|
265 |
《臺灣詩海》 |
章炳麟 |
餞歲
|
266 |
《臺灣詩海》 |
章炳麟 |
玉山吟社席上即事
|
267 |
《臺灣詩海》 |
章炳麟 |
食瓜
|
268 |
《臺灣詩海》 |
莊一煝 |
魚骨鶴,二首之一
|
269 |
《臺灣詩海》 |
莊一煝 |
魚骨鶴,二首之二
|
270 |
《臺灣詩海》 |
莊天釬 |
石榴花
|
271 |
《臺灣詩海》 |
莊年 |
和巡使六給事九頭柑原韻
|
272 |
《臺灣詩海》 |
莊年 |
和范侍御安平城閱武
|
273 |
《臺灣詩海》 |
莊嵩 |
癸丑(1913)正月十六夜酒後書感
|
274 |
《臺灣詩海》 |
莊嵩 |
歲暮書懷
|
275 |
《臺灣詩海》 |
莊嵩 |
歲暮書懷
|
276 |
《臺灣詩海》 |
莊嵩 |
水社遊草錄二十五首
|
277 |
《臺灣詩海》 |
莊嵩 |
水社遊草錄二十五首
|
278 |
《臺灣詩海》 |
莊嵩 |
蝴蝶蘭
|
279 |
《臺灣詩海》 |
莊嵩 |
綠鸚鵡
|
280 |
《臺灣詩海》 |
莊嵩 |
木葉蝶
|
281 |
《臺灣詩海》 |
莊嵩 |
蟹火
|
282 |
《臺灣詩海》 |
莊龍 |
送賴雨若遊學東京
|
283 |
《臺灣詩海》 |
莊龍 |
客愁
|
284 |
《臺灣詩海》 |
許子文 |
問柳
|
285 |
《臺灣詩海》 |
許子文 |
詩魔
|
286 |
《臺灣詩海》 |
許南英 |
蛙鼓
|
287 |
《臺灣詩海》 |
許南英 |
蟬琴
|
288 |
《臺灣詩海》 |
許南英 |
蝶拍
|
289 |
《臺灣詩海》 |
許南英 |
憶菊
|
290 |
《臺灣詩海》 |
許南英 |
弔吳季籛參謀之ㄧ
|
291 |
《臺灣詩海》 |
許南英 |
孫武子
|
292 |
《臺灣詩海》 |
許南英 |
吳大帝之ㄧ
|
293 |
《臺灣詩海》 |
許南英 |
侯朝宗
|
294 |
《臺灣詩海》 |
許南英 |
擬小遊仙之ㄧ
|
295 |
《臺灣詩海》 |
許南英 |
擬小遊仙之二
|
296 |
《臺灣詩海》 |
許南英 |
擬小遊仙之三
|
297 |
《臺灣詩海》 |
許南英 |
擬小遊仙之四
|
298 |
《臺灣詩海》 |
許南英 |
秋雁
|
299 |
《臺灣詩海》 |
許南英 |
詠梅八首和貢覺原韻之一
|
300 |
《臺灣詩海》 |
許南英 |
詠梅八首和貢覺原韻之二
|
301 |
《臺灣詩海》 |
許南英 |
詠梅八首和貢覺原韻之三
|
302 |
《臺灣詩海》 |
許南英 |
詠梅八首和貢覺原韻之四
|
303 |
《臺灣詩海》 |
許南英 |
詠梅八首和貢覺原韻之五
|
304 |
《臺灣詩海》 |
許南英 |
詠梅八首和貢覺原韻之六
|
305 |
《臺灣詩海》 |
許南英 |
詠梅八首和貢覺原韻之七
|
306 |
《臺灣詩海》 |
許南英 |
詠梅八首和貢覺原韻之八
|
307 |
《臺灣詩海》 |
許南英 |
秋日懷人並序之一
|
308 |
《臺灣詩海》 |
許南英 |
秋日懷人並序之二
|
309 |
《臺灣詩海》 |
許南英 |
秋日懷人並序之三
|
310 |
《臺灣詩海》 |
許南英 |
秋日懷人並序之四
|
311 |
《臺灣詩海》 |
許南英 |
秋日懷人並序之五
|
312 |
《臺灣詩海》 |
許南英 |
秋日懷人並序之六
|
313 |
《臺灣詩海》 |
許梓桑 |
品梅
|
314 |
《臺灣詩海》 |
許夢青 |
春山
|
315 |
《臺灣詩海》 |
許夢青 |
春山
|
316 |
《臺灣詩海》 |
許夢青 |
雞聲
|
317 |
《臺灣詩海》 |
許夢青 |
讀書燈
|
318 |
《臺灣詩海》 |
連橫 |
題荷人約降鄭師圖
|
319 |
《臺灣詩海》 |
連橫 |
謁明孝陵
|
320 |
《臺灣詩海》 |
連橫 |
秦淮
|
321 |
《臺灣詩海》 |
連橫 |
秦淮
|
322 |
《臺灣詩海》 |
連橫 |
春燕
|
323 |
《臺灣詩海》 |
連橫 |
著書
|
324 |
《臺灣詩海》 |
連橫 |
八月二十七日觀臺北祀孔有感
|
325 |
《臺灣詩海》 |
連橫 |
畫龍
|
326 |
《臺灣詩海》 |
連橫 |
赤雁其一
|
327 |
《臺灣詩海》 |
郭襄錦 |
送曹懷樸司馬謹謝病歸里
|
328 |
《臺灣詩海》 |
陳元炳 |
向日葵
|
329 |
《臺灣詩海》 |
陳元圖 |
輓寧靖王詩
|
330 |
《臺灣詩海》 |
陳文炳 |
龜山海望
|
331 |
《臺灣詩海》 |
陳文達 |
秋夜
|
332 |
《臺灣詩海》 |
陳文騄 |
賦示諸將,四首之一
|
333 |
《臺灣詩海》 |
陳文騄 |
賦示諸將,四首之二
|
334 |
《臺灣詩海》 |
陳文騄 |
賦示諸將,四首之三
|
335 |
《臺灣詩海》 |
陳文騄 |
賦示諸將,四首之四
|
336 |
《臺灣詩海》 |
陳正春 |
紅毛城【赤嵌城】
|
337 |
《臺灣詩海》 |
陳此 |
平戶村懷鄭延平
|
338 |
《臺灣詩海》 |
陳季同 |
弔臺灣,四首之一
|
339 |
《臺灣詩海》 |
陳季同 |
弔臺灣,四首之二
|
340 |
《臺灣詩海》 |
陳季同 |
弔臺灣,四首之三
|
341 |
《臺灣詩海》 |
陳季同 |
弔臺灣,四首之四
|
342 |
《臺灣詩海》 |
陳家駒 |
花霧
|
343 |
《臺灣詩海》 |
陳望曾 |
友竹仁兄六十榮壽賦此誌祝
|
344 |
《臺灣詩海》 |
陳望曾 |
舊曆元旦書懷七律二首之ㄧ
|
345 |
《臺灣詩海》 |
陳望曾 |
舊曆元旦書懷七律二首之二
|
346 |
《臺灣詩海》 |
陳望曾 |
文信國琴
|
347 |
《臺灣詩海》 |
陳望曾 |
吊鐘花
|
348 |
《臺灣詩海》 |
陳梅峰 |
佛蘭西攻澎
|
349 |
《臺灣詩海》 |
陳貫 |
空中結婚
|
350 |
《臺灣詩海》 |
陳瑚 |
秦始皇
|
351 |
《臺灣詩海》 |
陳聖彪 |
赤嵌城觀海
|
352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留髭自詠,四首之一
|
353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留髭自詠,四首之四
|
354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六月大病幾死呻吟稍間詠吟續之
|
355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庚申(1860)下第後入內閣供職
|
356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淡北八景
|
357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淡北八景
|
358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淡北八景
|
359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淡北八景
|
360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淡北八景
|
361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題太古巢
|
362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題西雲岩雜詠,十首之一
|
363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題西雲岩雜詠,十首之二
|
364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題西雲岩雜詠,十首之四
|
365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秋夜
|
366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建醮偶感【稻江建醮】
|
367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次徐樹人七十述原韻【步徐宗幹觀察七十述懷瑤韻】,五首之一
|
368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七月十七日大行皇帝昇遐哭臨恭輓【大行皇帝昇遐哭臨恭輓】
|
369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並蒂蓮,三首之二
|
370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竹得林字,三首之二
|
371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目力
|
372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論詩
|
373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五更
|
374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山行
|
375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贈潘永清入泮
|
376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一月十二日王藹亭太守過訪太古巢野人駭然觀者如堵以為所未見也又題於壁【題壁】
|
377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倉庚得倉字
|
378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白燕
|
379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疑塚
|
380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賀雲巖師四孫週歲
|
381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鄱陽湖
|
382 |
《臺灣詩海》 |
陳維英 |
看地圖
|
383 |
《臺灣詩海》 |
陳鳳昌 |
弔吳季籛
|
384 |
《臺灣詩海》 |
陳鳳昌 |
延平祠懷古
|
385 |
《臺灣詩海》 |
陳輝 |
春日遊海會寺【海會寺】
|
386 |
《臺灣詩海》 |
陳輝 |
寧靜王祠【明寧靖王朱術桂園亭】【寧靖王宅】
|
387 |
《臺灣詩海》 |
陳輝 |
登赤嵌城遠眺【赤嵌城】
|
388 |
《臺灣詩海》 |
陳輝 |
赤嵌夕照
|
389 |
《臺灣詩海》 |
陳錫如 |
廉頗
|
390 |
《臺灣詩海》 |
陳錫如 |
申包胥泣秦廷
|
391 |
《臺灣詩海》 |
陳錫金 |
客恨
|
392 |
《臺灣詩海》 |
陳錫金 |
秋感
|
393 |
《臺灣詩海》 |
陳錫金 |
施澐舫內翰六十索詩奉賀一首
|
394 |
《臺灣詩海》 |
陳錫金 |
哭家瑞陔進士
|
395 |
《臺灣詩海》 |
陳霞林 |
淡水黃鑑澄之妻何氏
|
396 |
《臺灣詩海》 |
陳璸 |
登紅毛樓
|
397 |
《臺灣詩海》 |
陳璸 |
手植朱子祠梅花【梅】【手植文公祠梅】【手植文公祠梅花】
|
398 |
《臺灣詩海》 |
陳璿 |
紅毛城&2
|
399 |
《臺灣詩海》 |
陳懷澄 |
又次竹城蔡啟運先生四詩閨詞原韻
|
400 |
《臺灣詩海》 |
陳懷澄 |
卻扇詞
|
401 |
《臺灣詩海》 |
陳懷澄 |
卻扇詞
|
402 |
《臺灣詩海》 |
陳懷澄 |
卻扇詞
|
403 |
《臺灣詩海》 |
陳懷澄 |
借酒
|
404 |
《臺灣詩海》 |
陳懷澄 |
牡丹次癡仙韻
|
405 |
《臺灣詩海》 |
陳繩 |
烏魚
|
406 |
《臺灣詩海》 |
傅錫祺 |
哭亡妻高氏綢
|
407 |
《臺灣詩海》 |
傅錫祺 |
哭故櫟社長賴紹堯先生
|
408 |
《臺灣詩海》 |
傅錫祺 |
觀高雄古砲臺作
|
409 |
《臺灣詩海》 |
發表於1924年 |
雞聲
|
410 |
《臺灣詩海》 |
黃叔璥 |
壬寅(1722)仲冬過斗六門作【過斗六門】
|
411 |
《臺灣詩海》 |
黃欣 |
賽神雜詠
|
412 |
《臺灣詩海》 |
黃欣 |
賽神雜詠
|
413 |
《臺灣詩海》 |
黃欣 |
賽神雜詠
|
414 |
《臺灣詩海》 |
黃欣 |
賽神雜詠
|
415 |
《臺灣詩海》 |
黃欣 |
賽神雜詠
|
416 |
《臺灣詩海》 |
黃欣 |
賽神雜詠
|
417 |
《臺灣詩海》 |
黃欣 |
賽神雜詠
|
418 |
《臺灣詩海》 |
黃欣 |
賽神雜詠
|
419 |
《臺灣詩海》 |
黃欣 |
稻江建醮竹枝詞
|
420 |
《臺灣詩海》 |
黃欣 |
稻江建醮竹枝詞
|
421 |
《臺灣詩海》 |
黃欣 |
稻江建醮竹枝詞
|
422 |
《臺灣詩海》 |
黃欣 |
稻江建醮竹枝詞
|
423 |
《臺灣詩海》 |
黃欣 |
吳宮教美人戰
|
424 |
《臺灣詩海》 |
黃家鼎 |
廳齋消夏
|
425 |
《臺灣詩海》 |
黃家鼎 |
廳齋消夏
|
426 |
《臺灣詩海》 |
黃家鼎 |
廳齋消夏
|
427 |
《臺灣詩海》 |
黃家鼎 |
廳齋消夏
|
428 |
《臺灣詩海》 |
黃家鼎 |
廳齋消夏
|
429 |
《臺灣詩海》 |
黃家鼎 |
廳齋消夏
|
430 |
《臺灣詩海》 |
黃家鼎 |
秋感
|
431 |
《臺灣詩海》 |
黃家鼎 |
秋感
|
432 |
《臺灣詩海》 |
黃家鼎 |
秋感
|
433 |
《臺灣詩海》 |
黃家鼎 |
秋感
|
434 |
《臺灣詩海》 |
黃家鼎 |
秋感
|
435 |
《臺灣詩海》 |
黃家鼎 |
秋感
|
436 |
《臺灣詩海》 |
黃純青 |
抗戰陣頭口占
|
437 |
《臺灣詩海》 |
黃純青 |
題臺灣詩醇
|
438 |
《臺灣詩海》 |
黃清泰 |
九日偕友人登八卦山
|
439 |
《臺灣詩海》 |
黃清泰 |
詠西螺柑
|
440 |
《臺灣詩海》 |
黃紹謨 |
虹
|
441 |
《臺灣詩海》 |
黃紹謨 |
祝德和女士臺展入選
|
442 |
《臺灣詩海》 |
黃朝清 |
吳鳳墓
|
443 |
《臺灣詩海》 |
黃鴻翔 |
舟中望黃鶴樓
|
444 |
《臺灣詩海》 |
黃鴻翔 |
馬當山
|
445 |
《臺灣詩海》 |
黃鴻翔 |
翰堂先生六秩晉一榮壽
|
446 |
《臺灣詩海》 |
黃鴻翔 |
朱仙鎮岳武廟
|
447 |
《臺灣詩海》 |
黃鴻翔 |
促織
|
448 |
《臺灣詩海》 |
黃鴻藻 |
賦得暖風遲日賣花聲
|
449 |
《臺灣詩海》 |
黃鴻藻 |
賦得暖風遲日賣花聲
|
450 |
《臺灣詩海》 |
黃贊鈞 |
謁彰化孔子廟
|
451 |
《臺灣詩海》 |
黃贊鈞 |
己卯(1939)初夏詣指南宮
|
452 |
《臺灣詩海》 |
黃贊鈞 |
鹿耳門
|
453 |
《臺灣詩海》 |
黃贊鈞 |
七鯤身
|
454 |
《臺灣詩海》 |
黃贊鈞 |
紅毛井
|
455 |
《臺灣詩海》 |
黃驤雲 |
虎巖聽竹
|
456 |
《臺灣詩海》 |
黃驤雲 |
豐亭坐月
|
457 |
《臺灣詩海》 |
楊二酉 |
重陽海東書院
|
458 |
《臺灣詩海》 |
楊仲佐 |
謹步尊五硯兄八十自壽瑤韻
|
459 |
《臺灣詩海》 |
楊岳斌 |
除夕
|
460 |
《臺灣詩海》 |
楊岳斌 |
登嶽麓
|
461 |
《臺灣詩海》 |
楊桂森 |
晚香玉
|
462 |
《臺灣詩海》 |
楊桂森 |
晚香玉
|
463 |
《臺灣詩海》 |
楊桂森 |
晚香玉
|
464 |
《臺灣詩海》 |
楊爾材 |
老將
|
465 |
《臺灣詩海》 |
楊爾材 |
酒兵
|
466 |
《臺灣詩海》 |
楊爾材 |
木葉蝶
|
467 |
《臺灣詩海》 |
楊爾材 |
詠火山碧雲寺八景
|
468 |
《臺灣詩海》 |
楊爾材 |
蘇武牧羝
|
469 |
《臺灣詩海》 |
楊爾材 |
龍眼
|
470 |
《臺灣詩海》 |
楊爾材 |
龍眼
|
471 |
《臺灣詩海》 |
楊爾材 |
雲峰
|
472 |
《臺灣詩海》 |
葉泮英 |
老來嬌
|
473 |
《臺灣詩海》 |
葉泮英 |
鳳仙花
|
474 |
《臺灣詩海》 |
葉際唐 |
張良椎
|
475 |
《臺灣詩海》 |
葉際唐 |
跳舞美人
|
476 |
《臺灣詩海》 |
葉際唐 |
淮陰侯
|
477 |
《臺灣詩海》 |
葉際唐 |
吳沙
|
478 |
《臺灣詩海》 |
葉際唐 |
新婚旅行
|
479 |
《臺灣詩海》 |
葉際唐 |
石灰
|
480 |
《臺灣詩海》 |
葉際唐 |
新嫁娘
|
481 |
《臺灣詩海》 |
葉際唐 |
雨漏
|
482 |
《臺灣詩海》 |
葉際唐 |
白菊
|
483 |
《臺灣詩海》 |
葉際唐 |
公輸子
|
484 |
《臺灣詩海》 |
葉際唐 |
費宮人
|
485 |
《臺灣詩海》 |
葉際唐 |
望遠鏡
|
486 |
《臺灣詩海》 |
葉際唐 |
蚊煙香
|
487 |
《臺灣詩海》 |
趙元安 |
四老詩
|
488 |
《臺灣詩海》 |
趙翼 |
諸羅守城歌
|
489 |
《臺灣詩海》 |
趙鍾麒 |
檳榔粕
|
490 |
《臺灣詩海》 |
趙鍾麒 |
油炸檜
|
491 |
《臺灣詩海》 |
趙鍾麒 |
珠簾
|
492 |
《臺灣詩海》 |
趙鍾麒 |
百花生日
|
493 |
《臺灣詩海》 |
齊體物 |
赤嵌城
|
494 |
《臺灣詩海》 |
齊體物 |
海會寺
|
495 |
《臺灣詩海》 |
齊體物 |
臺灣雜詠,十首之二
|
496 |
《臺灣詩海》 |
齊體物 |
臺灣雜詠,十首之四
|
497 |
《臺灣詩海》 |
齊體物 |
臺灣雜詠,十首之六
|
498 |
《臺灣詩海》 |
齊體物 |
澎湖嶼
|
499 |
《臺灣詩海》 |
劉克明 |
東遊隨筆
|
500 |
《臺灣詩海》 |
蔡廷蘭 |
題施見田同年詩冊
|
501 |
《臺灣詩海》 |
蔡廷蘭 |
壽黃春池廣文
|
502 |
《臺灣詩海》 |
蔡啟運 |
殘雪
|
503 |
《臺灣詩海》 |
蔡啟運 |
梅夢
|
504 |
《臺灣詩海》 |
蔡啟運 |
病瘧
|
505 |
《臺灣詩海》 |
蔡啟運 |
秋波
|
506 |
《臺灣詩海》 |
蔡啟運 |
花氣
|
507 |
《臺灣詩海》 |
蔡啟運 |
採茶女
|
508 |
《臺灣詩海》 |
蔡啟運 |
夏閨詞
|
509 |
《臺灣詩海》 |
蔡添福 |
向日葵
|
510 |
《臺灣詩海》 |
蔡添福 |
向日葵
|
511 |
《臺灣詩海》 |
蔡莊鷹 |
東郊晚步
|
512 |
《臺灣詩海》 |
蔡惠如 |
獄中感懷
|
513 |
《臺灣詩海》 |
蔡德輝 |
謁延平王廟七律四首之一
|
514 |
《臺灣詩海》 |
蔡德輝 |
謁延平王廟七律四首之二
|
515 |
《臺灣詩海》 |
蔡德輝 |
謁延平王廟七律四首之三
|
516 |
《臺灣詩海》 |
蔡德輝 |
謁延平王廟七律四首之四
|
517 |
《臺灣詩海》 |
鄭以庠 |
弔鄭成功
|
518 |
《臺灣詩海》 |
鄭以庠 |
和陳槐庭詞兄卻扇詞
|
519 |
《臺灣詩海》 |
鄭幼佩 |
和陳槐庭卻扇詞
|
520 |
《臺灣詩海》 |
鄭幼佩 |
雨雹
|
521 |
《臺灣詩海》 |
鄭幼佩 |
題楊妃出浴圖
|
522 |
《臺灣詩海》 |
鄭用錫 |
倣元人東陽十詠
|
523 |
《臺灣詩海》 |
鄭用錫 |
秋屐
|
524 |
《臺灣詩海》 |
鄭用鑑 |
墨
|
525 |
《臺灣詩海》 |
鄭用鑑 |
懶
|
526 |
《臺灣詩海》 |
鄭用鑑 |
海棠
|
527 |
《臺灣詩海》 |
鄭用鑑 |
水閣
|
528 |
《臺灣詩海》 |
鄭用鑑 |
漁笛
|
529 |
《臺灣詩海》 |
鄭用鑑 |
雁
|
530 |
《臺灣詩海》 |
鄭秋涵 |
木葉蝶
|
531 |
《臺灣詩海》 |
鄭家珍 |
鐵砧山弔鄭延平
|
532 |
《臺灣詩海》 |
鄭家珍 |
冬至搓丸詩
|
533 |
《臺灣詩海》 |
鄭經 |
讀張公煌言滿洲宮詞足徵其雜揉之實李御史來東都又道數事乃續之,四首之一
|
534 |
《臺灣詩海》 |
鄭經 |
讀張公煌言滿洲宮詞足徵其雜揉之實李御史來東都又道數事乃續之,四首之二
|
535 |
《臺灣詩海》 |
鄭經 |
讀張公煌言滿洲宮詞足徵其雜揉之實李御史來東都又道數事乃續之,四首之三
|
536 |
《臺灣詩海》 |
鄭經 |
讀張公煌言滿洲宮詞足徵其雜揉之實李御史來東都又道數事乃續之,四首之四
|
537 |
《臺灣詩海》 |
鄭經 |
滿酋使來有不登岸不易服之說憤而賦之
|
538 |
《臺灣詩海》 |
鄭經 |
痛孝陵淪陷
|
539 |
《臺灣詩海》 |
鄭經 |
與群公分地賦詩得京口
|
540 |
《臺灣詩海》 |
鄭鵬雲 |
雞聲
|
541 |
《臺灣詩海》 |
鄭鵬雲 |
紅梅
|
542 |
《臺灣詩海》 |
鄭鵬雲 |
海物雜詠
|
543 |
《臺灣詩海》 |
鄭鵬雲 |
海物雜詠
|
544 |
《臺灣詩海》 |
鄭鵬雲 |
海物雜詠
|
545 |
《臺灣詩海》 |
鄭鵬雲 |
秋雁用王漁洋秋柳原韻
|
546 |
《臺灣詩海》 |
鄭鵬雲 |
天然足
|
547 |
《臺灣詩海》 |
盧九圍 |
雁門煙雨
|
548 |
《臺灣詩海》 |
盧九圍 |
椰酒
|
549 |
《臺灣詩海》 |
賴世良 |
和徐仞千韻
|
550 |
《臺灣詩海》 |
賴世英 |
郊望
|
551 |
《臺灣詩海》 |
賴世貞 |
賦得清明無客不思家
|
552 |
《臺灣詩海》 |
賴世貞 |
賦得朗朗如玉山行
|
553 |
《臺灣詩海》 |
賴世貞 |
賦得清明無客不思家
|
554 |
《臺灣詩海》 |
賴世貞 |
賦得朗朗如玉山行
|
555 |
《臺灣詩海》 |
賴世陳 |
和楊寶吾韻
|
556 |
《臺灣詩海》 |
賴世觀 |
觀潮
|
557 |
《臺灣詩海》 |
賴世觀 |
悟道之一
|
558 |
《臺灣詩海》 |
賴世觀 |
悟道之二
|
559 |
《臺灣詩海》 |
賴世觀 |
剃頭
|
560 |
《臺灣詩海》 |
賴世觀 |
水仙花之一
|
561 |
《臺灣詩海》 |
賴世觀 |
水仙花之二
|
562 |
《臺灣詩海》 |
賴建藩 |
吳季子掛劍
|
563 |
《臺灣詩海》 |
賴紹堯 |
秋盡
|
564 |
《臺灣詩海》 |
賴紹堯 |
落花
|
565 |
《臺灣詩海》 |
賴紹堯 |
落花
|
566 |
《臺灣詩海》 |
錢琦 |
抵任
|
567 |
《臺灣詩海》 |
錢琦 |
澎湖,二首之一
|
568 |
《臺灣詩海》 |
錢琦 |
澎湖,二首之二
|
569 |
《臺灣詩海》 |
錢登選 |
荷錢
|
570 |
《臺灣詩海》 |
謝汝銓 |
謁臺北聖廟
|
571 |
《臺灣詩海》 |
謝汝銓 |
銅錢
|
572 |
《臺灣詩海》 |
謝汝銓 |
讀書題後
|
573 |
《臺灣詩海》 |
謝其仁 |
琅嶠潮聲
|
574 |
《臺灣詩海》 |
謝海 |
黃牡丹
|
575 |
《臺灣詩海》 |
謝尊五 |
留別灘音吟社諸子
|
576 |
《臺灣詩海》 |
謝尊五 |
賦得艱危氣益增
|
577 |
《臺灣詩海》 |
謝尊五 |
詠臺灣中秋
|
578 |
《臺灣詩海》 |
謝尊五 |
賈煜公四十一年高考試闈中感賦步韻
|
579 |
《臺灣詩海》 |
謝維巖 |
菊影
|
580 |
《臺灣詩海》 |
謝維巖 |
油炸檜
|
581 |
《臺灣詩海》 |
謝維巖 |
美人舌尖
|
582 |
《臺灣詩海》 |
謝穎蘇 |
題菊
|
583 |
《臺灣詩海》 |
謝穎蘇 |
畫竹
|
584 |
《臺灣詩海》 |
簡楫 |
蟻戰
|
585 |
《臺灣詩海》 |
顏笏山 |
謁臺北文廟感賦
|
586 |
《臺灣詩海》 |
顏笏山 |
祝灘音吟社十二週年
|
587 |
《臺灣詩海》 |
顏雲年 |
漁丈人其二
|
588 |
《臺灣詩海》 |
魏清德 |
月中丹桂
|
589 |
《臺灣詩海》 |
魏清德 |
謁潮州韓昌黎公祠堂
|
590 |
《臺灣詩海》 |
魏清德 |
焦尾琴
|
591 |
《臺灣詩海》 |
魏清德 |
大溪石門題句
|
592 |
《臺灣詩海》 |
魏清德 |
一葉蘭
|
593 |
《臺灣詩海》 |
魏清德 |
帝雉
|
594 |
《臺灣詩海》 |
魏清德 |
謁鳳山曹公祠
|
595 |
《臺灣詩海》 |
魏清德 |
海人草
|
596 |
《臺灣詩海》 |
魏清德 |
情
|
597 |
《臺灣詩海》 |
魏清德 |
拜箕子陵
|
598 |
《臺灣詩海》 |
魏清德 |
李紹唐先生令萱堂白太夫人八秩
|
599 |
《臺灣詩海》 |
魏清德 |
壽篁村劉芸兄七秩
|
600 |
《臺灣詩海》 |
魏紹吳 |
課子
|
601 |
《臺灣詩海》 |
魏紹吳 |
乙未(1895)避亂崇武歸舟阻風泊觀音澳
|
602 |
《臺灣詩海》 |
羅秀惠 |
次韻送林小眉之鷺門
|
603 |
《臺灣詩海》 |
羅秀惠 |
星眸
|
604 |
《臺灣詩海》 |
羅秀惠 |
簾影
|
605 |
《臺灣詩海》 |
羅秀惠 |
無題三十首步悔癡韻
|
606 |
《臺灣詩海》 |
羅秀惠 |
無題三十首步悔癡韻
|
607 |
《臺灣詩海》 |
蘇孝德 |
花市燈如晝
|
608 |
《臺灣詩海》 |
蘇孝德 |
水火同源
|
609 |
《臺灣詩海》 |
蘇孝德 |
阿房宮
|
610 |
《臺灣詩海》 |
蘇孝德 |
吳鳳墓
|
611 |
《臺灣詩海》 |
蘇孝德 |
檳榔扇
|
612 |
《臺灣詩海》 |
蘇孝德 |
寒衣
|
613 |
《臺灣詩海》 |
蘇孝德 |
擘龍眼乾
|
614 |
《臺灣詩海》 |
蘇孝德 |
文旦柚
|
615 |
《臺灣詩海》 |
蘇孝德 |
懷沈斯庵先生
|
616 |
《臺灣詩海》 |
蘇鏡潭 |
登廢城弔沈文肅公
|
617 |
《臺灣詩海》 |
蘇鏡潭 |
訪鼓浪嶼鄭延平水操臺故址
|
618 |
《臺灣詩海》 |
蘇鏡潭 |
臺南謁延平王祠
|
619 |
《臺灣詩海》 |
蘇鏡潭 |
登廢城弔沈文肅公
|
620 |
《臺灣詩海》 |
蘇鏡潭 |
訪鼓浪嶼鄭延平水操臺故址
|
621 |
《臺灣詩海》 |
蘇鏡潭 |
臺南謁延平王祠
|
622 |
《臺灣詩海》 |
覺羅滿保 |
仲春七日朱撫軍邀至湖上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