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年
06.
江寶釵、施懿琳、曾珍珍編,研討會論文集《台灣的文學與環境》(高雄:麗文;中正大學語言與文學研究中心、中國文學系發行)。葉石濤引言〈台灣文學五十年後的新方向〉:日人時代,「台灣話文是把文學落實在台灣的土地和人民的自主性意願,並不是否認漢人意識,含有強烈的對殖民者的抗爭形態。」戰後50冬,「各族群以母語來創作應該是理直氣壯的。」「然而九○年代以後,如果各族群堅持用固有母語來寫作的話,台灣文學的發展未可避免地遭受一些阻礙和損害。首先把沒有文字標記法或只有不完備的標記法的母語變成文學語言,必須累積漫長的學習和實驗的過程……。其次,各族群發展了自己的母語文學,各族群文學必須能夠互相溝通、瞭解和欣賞才行。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多種族的台灣面對這紛歧的母語文學必須擁有共同的語文來化解。……目前一面發展母語教育,一面使用中國白話文去創作,這也是過渡時期最好的橋樑和選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