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台語文學發展年表
台語文學發展年表
起迄時間:

1980 年~1989 年

  • 1983 年
    09.
    莊永明,《台灣第一》(台北:文經)。
  • 1983 年
    08.
    華視播出國語布袋戲《風雷童子》。(蘇蘅1993:263)
  • 1983 年
    08.
    許南村(陳映真),〈大眾消費社會和當前台灣文學的諸問題〉(《文季》1.3):「從日據時代到今天在台灣產生的詩、戲劇、小說、散文等,皆為台灣文學。並且,她是中國近代文學的一個支流,一個部分。」
  • 1983 年
    08.
    邱文宗,〈關於台語書面化的一些概括:兼作轉載有關蘇新閩南語研究部分引言〉,《台灣與世界》3期。(趙、呂編2002:457)
  • 1983 年
    08.
    海外《台灣學生報》雙月刊創刊,-1984.07第6期;1986.05-1987.06第12期停刊。(高成炎2005)
  • 1983 年
    08.

    陳芳明以筆名陳嘉農tī《文學界》第7期發表華語詩〈我的遺言〉,上尾á 1節:「若能找到/一塊經得起風霜的碑石/請用傲慢的鑿子雕挖/愈深愈好/以台語語法刻上一行/熱愛台灣的蕃薯仔詩人之墓」。

  • 1983 年
    07.15
    李喬,〈台灣文學正解〉(《台灣文藝》83):「所謂台灣文學,就是站在台灣人的立場,寫台灣經驗的文學。」強調:1)台灣人立場kap省籍、族群無關係;2)反殖民經驗。
  • 1983 年
    07.15
    巫永福,〈河洛人談台灣話〉,《台灣文藝》83。←河洛論;主張有音有字
  • 1983 年
    07.
    白話字華譯現象:許有才著,林信堅、梁瑞麃華譯,《我的安慰:許有才牧師講道集》(人光)。
  • 1983 年
    07.
    張振興,《台南閩南方言記略》(福建人民出版社)。
60頁,共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