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台語文學發展年表
台語文學發展年表
起迄時間:

1980 年~1989 年

  • 1986 年
    09.
    李獻章著、林若嘉譯,〈台灣鄉土話文運動〉,《台灣文藝》102。李獻章:「賴和曾向筆者提及,他在創作之初,先用漢文思考,用北京話寫了之後,再改成台灣話。」
  • 1986 年
    09.
    陳成福編著,《國台音彙音寶典》(西北出版社)。
  • 1986 年
    08.23
    謝長廷服務處民主系列雜誌讀者聯誼會舉辦「兒童台灣演說及才藝競賽」(台語演講比賽)。
  • 1986 年
    08.21-22
    李昂,〈台灣作家的定位:記「現代中國文學大同世界」〉,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副題指稱--ê,是8月中tī德國萊聖斯堡舉行ê「現代中國文學大同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時報主辦);會議soah,主辦人劉紹銘踏話:「只要是用中文寫作的文學,不論是在世界上那個角落,都應算是中國現代文學的一部分。」以語言(中文)規範中國文學。(游勝冠1996:375-76)
  • 1986 年
    08.11
    洪鯤(洪惟仁),〈頂尖人物的舌尖:學者請說真心話〉(《自由台灣》週刊9):「一個人學好他的母語,不止是一種權利,也是一種責任和義務。」
  • 1986 年
    08.?
    CITO漢字爭論:洪惟仁,〈從「阿土伯講古」談台語記述之道〉。洪惟仁:「鶴佬語文學……純用漢字創作文學是不可行的。」I認為,「除了上述的台灣諺文補充漢字之不足以外,沒有第二條路可走」。←洪惟仁∕阿土伯事件:針對楊過頭、王忠ê反駁文;洪惟仁(1995:83)稱:刊tī《自由台灣》週刊8(1986.08.04),m̄-koh無看é文;siōng早收tī 1986.11出版ê《回歸鄉土回歸傳統》(自立晚報社)。
  • 1986 年
    08.
    鄭雅怡以筆名邱曙發表第一首台語詩〈阿母:台語詩習作〉tī《文學界》19。
  • 1986 年
    07.30
    新聞局長表示,按算針對廣播電台、電視台開放「方言」節目ê問題,進行可能性研究。(蘇蘅1995:245)
  • 1986 年
    07.28

    CITO漢字爭論:王忠,〈你講台語我聽無:「阿土伯講古」有問題〉,《自由台灣》週刊7。←洪惟仁/阿土伯事件

  • 1986 年
    07.20
    文學界雜誌社召開李敏勇作品討論會,林燿徳tī座談會中發言:「李敏勇的語言是用純粹的國語寫出來,這是相當奇怪的事。他並沒有透露台語表現方式……。這個現象表示詩人有強烈的本土意識,但語言方面的本土化有加強的可能。」(蘇甦紀錄,〈李敏勇作品討論會:「暗房」的世界〉,《文學界》21期,1987.02)
35頁,共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