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徵稿訊息 Solicit Articles

第38期 「台灣文學與跨媒介轉譯」專題徵稿

跨媒介時代 如何說好台灣故事?

文學文本與跨媒介敘事的交滙聚合,一方面擴充文學性的通俗化與傳播魅力,另一方面通過不同媒介的跨界轉化,讓古老的文字技藝能與新興文藝、科技媒體激發出火花。台灣文學跨媒介改編歷程,早期有瓊瑤等言情小說家所改編的文藝愛情片,後有鄉土作家及現代文學名家的改編熱潮,如黃春明、白先勇、李昂等皆受知名導演青睞而將作品影像化。近年的文學劇如《台北歌手》、《斯卡羅》、《天橋上的魔術師》、《俗女養成記》,則延續鄉土題材與成長敘事,方興未艾。純文學與大眾文化在數位媒體,影音串流時代,界線更加模糊鬆動,而形式與美學更為多元而豐富,「植劇場」以原著改編與影像類型滙集,深掘本土題材與偵探、驚悚、情感成長的交織互文。「他們在島嶼寫作」以文學家紀錄片方式展開對作家、文本、歷史的探索。新興媒體與科技發展使得文學轉譯與跨界產生更多的可能性,跨媒介敘事讓文本藉多種平台、不同媒介類型轉化,敘事者可二創文本,根據其人物形象、敘事情節改編為電影、電視劇、漫畫、實境遊戲、行動載具戲劇等。跨媒介敘事透過故事延展(narrative expansions)將敘事元素加以強化,主題議題加以聚焦,或者沈浸式體驗的遊戲化,更加深創作者/媒介/閱聽人互動的體驗。此外,作家身分已非單一的寫作者,也可能是具有影視經驗的人才跨界成為文學作家。

本期台灣文學研究學報與台灣文學學會合作推出「台灣文學與跨媒介轉譯」專題,擬進行下列子題徵稿,擴展文學與各式藝術媒介之間的改編、轉譯、流動、互滙。包含以下子題(但不限定):

(一)台灣文學與影視改編

(二)台灣文學與紀錄片

(三)台灣文學與動漫創作

(四)台灣文學與數位遊戲(電玩、實境遊戲等)

(五)台灣文學與網路媒體(影音串流平台、社群媒體)

(六)跨界的台灣文學作家

(七)其他

 

預計20231231日截稿)

期刊-台灣文學研究學報
一般投稿須知
一、 由國立臺灣文學館所發行之《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為半年刊,每年4月及10月出刊,全年徵、收稿,各期專題截稿日分別為12月及6月。
二、 本學報歡迎臺灣文學各相關領域之研究者惠賜稿件,學報內容共分「專題論文」、「一般論文」(非專題論文)及「其他」(含文學評論、文獻評介、研究動態、書評)四類。「專題論文」及「一般論文」以三萬字為限,「文學評論」以五千字為度。
三、 投遞本學報之文稿以中文(或母語)或英文撰寫,屬臺灣文學相關領域之原創性論文,若文稿為個人學位論文部分章節,需經改寫方可投稿。所投遞之文稿不得同時投遞或以全論文型式發表於其他期刊、書籍。恕不徵集翻譯文稿、報導性文章、學位論文、正式出版之研討會論文集收錄之論文。所有來稿經初審通過後送請專家學者採雙匿名評審,並由本館召開編輯委員會確定刊登論文。入選刊登之論文,將致贈該期學報2本及論文抽印本20份,不另支付稿酬。
四、 文稿架構:篇名、論文摘要(300-500字)、關鍵詞(3-6個)、正文、附錄、參考資料。(獲刊後需繳交英文摘要及關鍵詞)
五、 來稿以Word檔編輯,投稿時請以合乎規定之稿件紙本及作者資料表投遞至:臺南市700中西區中正路1號「國立臺灣文學館《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編審委員會收」,並以電子郵件附加檔案方式寄至:journal@nmtl.gov.tw
六、 論文撰寫格式及其他注意事項,請至國立臺灣文學館網站下載:
http://www.nmtl.gov.tw,或電洽 06-2217201#2200、2210。
《台灣文學館通訊》為國立台灣文學館之機關刊物,不定期依單元屬性對外邀稿,原則上不開放投稿,特此說明。
通訊授權
若著作經《台灣文學研究學報》或《台灣文學館通訊》刊登,著作人同意非專屬授權予國立台灣文學館進行下述之利用,請下載及填寫授權書後,電郵至
journal@nmtl.gov.tw
帳號(學報);
nl_editorial@nmtl.gov.tw
帳號(通訊)
通訊聯絡電話:
(06)2217201#2510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