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 |
研究者 |
篇名 |
書名 |
卷期總號 |
論著類型 |
出版日期 |
詳細 |
|
21 |
蕭義玲 |
荒原與光──評吳鈞堯《荒言》 |
中國時報 |
|
報紙 |
2006年8月 |
|
|
22 |
蕭義玲 |
誰做了決定?──從主體敘事論大眾文化中受眾的位置 |
第二屆文學傳播與接受國際學術研討會 |
|
會議論文 |
2006年3月 |
|
|
23 |
蕭義玲 |
|
走向自然之途──對臺灣當代自然寫作的省察 |
|
研究計畫 |
2003年8月 |
|
|
24 |
蕭義玲 |
|
知性語言或情感語言?──自然寫作的象徵性解讀 |
|
研究計畫 |
2004年8月 |
|
|
25 |
蕭義玲 |
|
壓抑與同化──從主體建構與權力技術考察臺灣歌謠論述模式的誕生 |
|
研究計畫 |
2006年8月 |
|
|
26 |
蕭義玲 |
|
新生活、文藝清潔運動與主體規訓──戰後臺灣文藝政策與文學史詮釋的系譜學研究 |
|
研究計畫 |
2008年8月 |
|
|
27 |
蕭義玲 |
|
海洋、命運與歸家──論廖鴻基的海洋寫作與海洋詩學的建構 |
|
研究計畫 |
2009年8月 |
|
|
28 |
謝明勳,陳俊啟,蕭義玲編 |
|
中文創意教學示例(與謝明勳、陳俊啟合編) |
|
主編、編選 |
2009年6月 |
|
|
29 |
蕭義玲 |
|
七等生及其作品詮釋:藝術‧家園‧自我認同 |
|
專書、學位論文 |
2010年11月 |
|
|
30 |
蕭義玲 |
九O年代新崛起小說家的同志書寫──以邱妙津、洪凌、紀大偉、陳雪為觀察對象 |
感官世界 |
|
專書論文 |
2000年8月 |
|
|
31 |
蕭義玲 |
「文化清潔運動」與五○年代官方文藝論述下的主體建構──一個詮釋架構的反思 |
臺灣文學研究集刊 |
第9期 |
期刊 |
2011年2月 |
|
|
32 |
蕭義玲 |
|
自然、愛慾與存在歷程──以「宗教性」視域重探臺灣當代自然書寫的意義向度 |
|
研究計畫 |
2010年8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