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 |
研究者 |
篇名 |
書名 |
卷期總號 |
論著類型 |
出版日期 |
詳細 |
|
01 |
石曉楓 |
|
八、九〇年代兩岸小說中的少年家變 |
|
專書、學位論文 |
2004年 |
|
|
02 |
石曉楓 |
讓貧瘠之土綻放繁花──談楊昌年教授對於散文領域之耕耘 |
融舊鑄新──楊昌年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 |
|
專書論文 |
2009年11月 |
|
|
03 |
石曉楓 |
解嚴後臺灣女作家散文中的性別書寫 |
解嚴以來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
專書論文 |
2000年1月 |
|
|
04 |
石曉楓 |
作家的「隱性宣言」──張秀亞散文創作理論及其實踐 |
永不凋謝的三色堇──張秀亞文學研討會論文集 |
|
專書論文 |
2005年12月 |
|
|
05 |
石曉楓 |
知感交融,類型紛呈──一九八○以降臺灣現代散文的異彩 |
中華現代文學大系˙散文卷四導讀 |
|
專書論文 |
2009年11月 |
|
|
06 |
石曉楓 |
楊牧〈野櫻〉的主題意涵──兼論其散文創作的理論與實踐 |
國文天地 |
第169期 |
期刊 |
1999年6月 |
|
|
07 |
石曉楓 |
古調自愛──談臺灣現代詩人對〈上邪〉的承繼與發展 |
臺灣人文 |
第3號 |
期刊 |
1999年6月 |
|
|
08 |
石曉楓 |
楊牧自傳體散文中的虛實鑑照 |
中國現代文學理論 |
第15期 |
期刊 |
1999年9月 |
|
|
09 |
石曉楓 |
秘境的追尋,文字的失落──小評〈失落的秘境〉 |
幼獅文藝 |
第555期 |
期刊 |
2000年3月 |
|
|
10 |
石曉楓 |
華美的模糊──小評〈在繾綣與纏繞之間〉 |
幼獅文藝 |
第568期 |
期刊 |
2001年4月 |
|
|
11 |
石曉楓 |
愛的輓歌──評王萬睿情詩系列三首 |
幼獅文藝 |
第574期 |
期刊 |
2001年10月 |
|
|
12 |
石曉楓 |
〈無盡的辯證-試以拉岡理論解析朱天心的《古都》〉簡評 |
近現代文學與文化 |
第4期 |
期刊 |
2002年11月 |
|
|
13 |
石曉楓 |
八、九○年代臺灣女性文學小史 |
國文新天地 |
第3期 |
期刊 |
2003年3月 |
|
|
14 |
石曉楓 |
成長歲月中的黑暗旅程──簡評〈隧月〉 |
幼獅文藝 |
第605期 |
期刊 |
2004年5月 |
|
|
15 |
石曉楓 |
林白、陳染小說中的家庭變貌及意義論述──以女兒書寫為觀察核心 |
師大學報 |
第49卷第2期 |
期刊 |
2004年10月 |
|
|
16 |
石曉楓 |
傾聽與交談間的節制深情──林文月《人物速寫》評介 |
金門文藝 |
第3期 |
期刊 |
2004年11月 |
|
|
17 |
石曉楓 |
情愛中的雅俗演繹與人性表現──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試析 |
國文天地 |
第235期 |
期刊 |
2004年12月 |
|
|
18 |
石曉楓 |
青春的呢喃──李佩璇詩三首簡評 |
幼獅文藝 |
第606期 |
期刊 |
2005年4月 |
|
|
19 |
石曉楓 |
自給自足的遊戲──鴻鴻《過氣兒童樂園》評介 |
文訊雜誌 |
第244期 |
期刊 |
2006年2月 |
|
|
20 |
石曉楓 |
葉陶〈愛的結晶〉導讀 |
聯合文學 |
第257期 |
期刊 |
2006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