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 | 亞洲文學 |
---|---|
創刊時間 | 民國48年(西元1959年)10月 |
停刊時間 | 民國60年(西元1971年)9月10日 |
起迄卷期 | 第1期~第113期 |
刊期 | 月刊,共113期 |
出版地 | 台中市大同路75號 |
發行單位 | 陳永康 |
瀏覽次數 | 13267次 |
提要
1959年10月25日,由陳永康擔任發行人,社長為馮放民(鳳兮)的《亞洲文學》正式創刊,發行所為台中市亞洲文學社,社址為台中市大同路75號。該刊為月刊,根據《亞洲文學》第109期〈本刊重要啟事〉的記載,提及教育廳為響應蔣中正總統「國文第一」的號召,推行「文藝到學校」運動,特於民國48年雙十節由教育廳出資創辦《亞洲文學》雜誌,旨在鼓勵學生寫作興趣,藉以提高國文程度,當時教育廳長劉真(白如)並指派王臨泰、管先民、陳壽觥、徐均、孫益祥等先生為社務委員,聯函各縣市教育科推介本刊。然而,《亞洲文學》刊出至第2期時,預算經費遭到刪除,教育廳無力再辦,惟每年仍訂閱本刊物,分贈省立各級學校圖書館,以支持出刊,《亞洲文學》改由同人等接辦,正式成為一般民營刊物。
在第1期由教育廳長劉真所撰述的〈文藝與教育〉(代發刊詞)中,強調推行文藝教育的重要,認為文藝與教育具有密切的關係,不僅有助於教育的實施,而且文藝本身即具有教育功能,劉真指出文藝與教育的關係,具有以下四點:「文藝作品足以加強民族精神教育;文藝作品可以輔助社會教育的推行;文藝作品有助於語文教育的推行;文藝作品可以提高學生的國文程度。」劉真說明文藝與教育的密切關係,也誠懇呼籲作家站在教育的立場,能夠多創作一些富教育意義的作品,以嘉惠學生。同期的〈創刊旨趣〉也向讀者說明《亞洲文學》的創刊旨趣,除了劉真所提倡希望本刊物對文藝教育能有所貢獻,對提高中學生之作文程度和協助教職員語文進修也能有所裨益。另外,也說明刊名定為《亞洲文學》主要是想代表亞洲文學作品的特色,認為亞洲各國的文學作品並不弱於歐美各國的文學產物,甚至遠較西洋豐富,指出東方除了有屈原、司馬遷、李白等大文豪出世,也有曹雪芹、施耐庵,以及日本、印度諸名家作品流傳世界,因此本刊物志在發揚亞洲文學的精神,與西洋文學相互輝映。
在〈創刊旨趣〉一文也響應戰鬥文藝運動與文化清潔運動的推廣,點出近年來文藝創作趨向低潮,灰色、黃色作品充斥街頭,侵蝕青年純潔靈魂的現象,重申《亞洲文學》亦當義不容辭化身為一個戰鬥員,進一步確立戰鬥文藝的目標。從亞洲文學的定名,到文藝教育的推動,以及對戰鬥文藝的響應,可以得知《亞洲文學》的創立背景與文藝創作、政策宣傳之間所具有的密切性。
針對當時各級學校學生國文程度普遍低落的情形,《亞洲文學》致力於提倡「文藝運動在學校」的口號,多篇社論一再建議教育當局如何致力於文藝寫作的推廣,以謀求學生國文程度的提高,包括:第2期的社論〈如何提高中學生國文程度〉、第11期、第12期的社論〈展開學校文藝運動〉、第18期社論〈文藝怎樣到學校〉、第25期社論〈由「文藝與教育結合」談起〉等。其中,除了報導台灣省教育廳為加強學校文藝運動,而正式成立文藝教育委員會的訊息,以設置中學生文藝獎金、作家巡迴到各校演講,及規定各校圖書中專購文藝書刊等項為要,以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並充實學校的文藝讀物,也認為「文藝到學校」此一運動,除了作家向學校演講及召開座談會之外,教育當局應該注意通令各中等學校,加強文藝活動,並鼓勵指導學生閱讀文藝書刊,也進一步禁止介紹有害青年的黃色、黑色書刊。《亞洲文學》也與「戰鬥文藝」和力掃「赤、黑、黃」三害的「文化清潔運動」有頗多呼應之處。在第3期社論〈文藝政策之議〉、第15期社論〈作協七屆年會獻詞〉、第16期社論〈響應作協的三大決議〉、第29期、第30期亞洲文話〈戰鬥的文藝〉、第37期社論〈片斷談「心鎖」〉等,除了提出「凡是具有積極性建設性的文藝作品,凡是具有教育意義的文藝作品,凡是正確的反映人生或人情味的文藝作品」都可稱為戰鬥文藝,以呼應作協團結國內文藝作家,從事戰鬥文藝創作的主張,並揚棄頹廢、色情的風花雪月、有毒素的作品,而將「心鎖事件」先後被作協、婦協、文協開除會籍的郭良蕙,喻為「黃色作家」。
《亞洲文學》的專欄有:「短評」、「言論」、「文學研究」、「小說」、「散文詩歌」、「學園」、「古今文苑」、「亞洲文訊」、「文學論評」等。其創辦旨趣為提高學生國文程度,增加學生寫作興趣,與協助愛好文藝者自修,所以「學園」曾舉辦徵文活動,徵文比賽的參加資格為中等以上學校學生,文體不拘,設有獎額三名,並附有獎金,以及另選佳作10名。雜誌發行期間,共計舉辦有八次徵文比賽,徵文題目,有:微笑、假期、新苗、我的故事……等。第六次徵文比賽分為小說組和散文組,題目分別為:懺悔(小說)、遐想(散文)。第七次徵文分為高中小說題目自擬,初中散文為「秋雨」,「學園」徵文比賽的題目都以富有教育意涵、闡揚倫理精神為主,由於是為青年學生所創辦,也得到在學學生踴躍投稿,投稿學生遍佈全台。而「文學研究」、「古今文苑」、「文學論評」等專欄,「古今文苑」專欄,包括:文史散記、詩文選讀等文章,則對於歷史上有名的作家及作品進行有系統地評介,進而整理中國文學之豐富遺產,也符合《亞洲文學》從中國文學領域出發,振興亞洲文學的志願。《亞洲文學》以提倡純正文藝為目的,特約撰述委員都為知名的文藝作家,有王臨泰、王潔心、王聿均、王藍、王集叢、王宇清、王書川、王鼎鈞、艾雯、李辰冬、冷楓、林適存、林海音、高明、茹茵、梁中銘、梁又銘、張秀亞、張自英、郭嗣汾、覃子豪、彭歌、徐鍾珮、鳳兮、葛賢寧、童世璋、楊群奮、楊念慈、劉心皇、端木方、墨人、寒爵、鍾鼎文、魏希文共34人。)
其中,重要的專題有第14期「作家訪問橫貫公路拾錦」,作家訪問團的團長為《新生報》主筆馮放民(鳳兮),其他團員,包括:王臨泰、后希鎧、周培敬、夏承楹、章君榖、張萬熙、周佐民、樂恕人、龐曾瀛、謝冰瑩、盧月化、葉蟬貞等人,專題中所收錄作家訪問團的文章,以散文和新詩為主,除了介紹橫貫公路的迂迴險阻、奇雄卓絕之外,也特別讚揚偉大榮民以血汗開闢的偉大貢獻,並呈現輔導會所屬的榮民生產單位的安定與安寧。《亞洲文學》還策畫悼念文藝界傑出人士的紀念特輯,除了第26期的「紀念胡適先生特輯」,在第44期、第45期以及第55期規劃「王平陵先生特輯」,邀請郭嗣汾、魏希文、劉心皇、章君榖、程抱南等人撰文以紀念王平陵,特別強調無論是在文藝運動的推動,抑是創作實踐活動的本身,王平陵其人其文都有值得敬佩之處。
此外,《亞洲文學》為做到「文藝到學校」的橋梁橋樑和「文藝與教育結合」的媒介,特別推出「亞洲文學叢書」10種,包涵:鳳兮《文話》、劉心皇《春華秋實》、王臨泰《喜訊》、鳳兮《不怕說不》、魏子雲《西洋文學名著欣賞》、蘇文《文史散記》、王至寬《詩人與詩》、宋念祖《詞人與詞》、李樂薇等《女作家散文選》、張子深等《青年最佳小說》。《詩人與詩》、《詞人與詞》、《文史散記》都是《亞洲文學》「古今文苑」專欄歷年連載的作品;又《春華秋實》和《喜訊》分別為劉心皇的散文自選集和王臨泰的短篇小說集;《西洋文學名著欣賞》為魏子雲積聚鑽研西洋文學多年的心血所編陳的名著介紹、讀者心得和文學批評;《女作家散文集》則由李樂薇精選17位女作家的作品;鳳兮的《文話》與《不怕說不》,前者為談文之作,後者為以人生世事體驗為主的雜文集;值得一提的是,《青年最佳小說》從教育廳自1961年舉辦全省大、中學校文藝徵文比賽以來大專組前三名得獎最佳小說中複選出來,這些新人新作品的出版,符合《亞洲文學》支持青年作者的一貫宗旨,並且為學校文藝服務的熱忱。
1971年底,廖文耀、簡文介等人解散「臺灣自由獨立黨」,連帶激起文藝界對兩岸政治的重視。宗德崗於《亞洲文學》第112期發表〈應「申大義於天下」〉一文云:「最近很少人談文學的事了,因為國家正在跟世界姑息逆流博鬥,誰還有閒情逸致去談酒後茶餘不關緊要的事呢?……從現在起我不再談文學上的事了,書生報國,古有明訓,這一代的讀書人怎可後於古人呢?」
同期刊末,編輯部亦發表〈作者、讀者、編者〉,順宗德崗之文呼籲讀者:「際此國際風雲險惡之秋,作家們應放寬眼界,少數的作者還是徘徊在象牙之塔旁,還是在枯骨上描寫,還是在殘缺的愛之領域中埋頭苦幹,實在不合時宜了,等我們光復大陸再造河山之後,再去「為藝術而藝術」吧!」
停刊意味即於此時透出,並隨第113期後停刊。《亞洲文學》自1958年10月至1972年9月,共發行113期,足可窺見戰鬥文藝熱潮在台灣文學發展史上的軌跡。(王鈺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