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 | 革命文藝 |
---|---|
創刊時間 | 民國45年(西元1956年)4月15日 |
停刊時間 | 民國51年(西元1962年)3月 |
起迄卷期 | 第1期~第72期 |
刊期 | 月刊,共72期 |
出版地 | 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134號2樓‧台北市博愛路150號2樓‧台北市信義路四段4號之1 |
發行單位 | 國防部總政治部‧國防部新中國出版社 |
瀏覽次數 | 12707次 |
提要
1950年6月1日《軍中文摘》創刊,原是「純粹為軍中服務,為軍人打算的刊物」,初期不對外發行,除少量文藝作品外,還間有思想、政論文章。後期轉為刊登軍人讀者創作文章為主,每期並選錄小說、散文、詩歌等。1954年1月25日改名《軍中文藝》,開始以「開闢均人自己的創作園地」為編輯目的,鼓勵軍中作家自由投稿。1956年4月15日,為響應戰鬥文藝運動之推行,再次更名為《革命文藝》。
《革命文藝》自1956年4月發行至1962年2月,共發行72期,發行者為國防部總政治部,編輯者為國防部新中國出版社。《革命文藝》同樣延續國防部總政治部1950年曾提出「文藝到軍中」以及「軍中建立新文藝」兩大口號,希望用這塊園地,建立革命的新文藝,鼓勵軍中士兵對於文藝的興趣,以展開心理建設與思想戰鬥,並讓刊物和社會大眾見面。《革命文藝》創刊號〈發刊詞〉中提到,「文藝必須和革命事業結合在一起,才會發揮文藝最高的戰鬥性能,成為推動革命的精神動力」。同一期中陳紀瀅的〈泛論創作與自修〉與王集叢〈從兩篇小說談起〉,前者談到為使創作永遠保持進步的水準,提出展開讀書運動、推廣生活面、往深裡鑽研、研究中國古典文學、接受外來影響,認為此五項是每個從事文學工作的人隨時應該注意的事;而後者以兩篇軍中文藝獎得獎的作品〈魂斷嘉陵江〉、〈曙訊〉來闡釋文藝如何表現出攻擊力和戰鬥精神。陳紀瀅和王集叢都具體談到如何促使文藝糾正社會不良之風氣,讓社會戰鬥力量和軍事的戰鬥力量相結合此一面向。
《革命文藝》除了延續《軍中文藝》所開闢的軍中文藝園地,對象也開放一般大眾,歡迎一般作家投稿,並選刊在詩歌、小說、散文、劇本各方面之優秀創作,也徵求富有民族性、革命性、戰鬥性之文藝理論,以及文藝批評(書評)等稿件。《革命文藝》發表的作家,包含:陳紀瀅、張自英、公孫嬿、張秀亞、潘人木等人。《革命文藝》編輯委員之召集人為趙友培(1913~1999),曾任重慶市立圖書館、民眾教育館館長,中央文化運動委員會委員、祕書,報社社長,《文藝先鋒》月刊主編,中央政治學校副教授,臺灣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文藝協會常務理事、國大代表,並曾創辦《中國語文》月刊。趙友培創作文體以論述、散文、傳記為主,兼有詩歌、小說、戲劇。透過對國家的關心、對文藝的熱愛,積極參與軍中文藝工作、國家文藝基金會策畫與發起、文藝編輯、教育事業,所盡心力甚多,是具有宗教家精神的文化工作者。
《革命文藝》為鼓勵軍中作家從事寫作的興趣,舉辦小說競賽,並於第17期刊載小說競賽專號之得獎作品,希望從徵文中樹立新的風格,發現新的作家,建立軍中文藝與戰鬥文藝的典範。《革命文藝》主要在於增進軍中士兵寫作技能,也提倡文藝作家到軍中去,讓文藝作家身歷戰地去體驗一下戰鬥生活,以蒐集寫作資料,並以此題材作為內容來創作發表。第35期刊載「中國文藝協會戰地訪問團」應國防部總政治部之邀請,於1958年12月14—17日至金門訪問,其中包含中國文藝協會17名會員,如:陳紀瀅、李辰冬、王藍、朱介凡、張明、劉枋、李芳蘭、彭歌等人,第35期發表陳紀瀅〈文協同人金門訪問專集前記〉、鍾雷〈筆隊伍.戰地行—中國文藝協會訪問團金門澎湖訪問記行〉、朱介凡〈為中華民國打勝仗的人〉等文。
《革命文藝》後期有刊載回顧年度文藝現象之文章。如從46期到48期,由鍾雷撰寫〈四十八年的自由中國文藝〉(一)至(三),分別介紹一年來的文藝創作出版、文藝刊物與文藝副刊、影劇與戲曲、美術音樂與舞蹈、文藝團體及活動等五大項之情形。此三期中也有馬璧〈一年來軍中文藝的回顧與前瞻〉和蘇雪林〈新年代.新希望〉,表達對於四十八年自由中國文藝之觀察。第五十四期則是朱白水〈一年來的軍中文藝〉回顧四十九年的文壇活動,其中特別提到軍中作家在香港《亞洲畫報》發表的不斐成績。第67期則是趙友培撰寫之〈五十年來中國文藝的回顧與前瞻〉,分為四個階段來描述中華民國建國五十年來的文藝發展現象。
《革命文藝》除了促成軍中文藝日趨蓬勃茁壯之外,主要是在激勵革命鬥志方面盡了很大之努力,並結合軍中文藝和社會文藝的力量,互相交流,以擔負起革命之責任。1962年2月《革命文藝》發行至71期,再度更名為《新文藝》,以「新文藝」稱呼,主要包含三種意義,不僅要建立革命的新文藝,還要建立民族的新文藝與戰鬥的新文藝,將文藝與反共復國事業結合起來,以期建立革命、民族與戰鬥的新文藝;此外,「新文藝」亦有「日新、又新」與時俱進之意義,更含有文藝革新與文藝中興之意涵。(王鈺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