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 | 重流 |
---|---|
創刊時間 | 民國41年(西元1952年)1月1日 |
停刊時間 | 民國44年(西元1955年)7月10日 |
起迄卷期 | 現存第1卷第1期~第4卷第7期 |
刊期 | 月刊,現存共43期 |
出版地 | 高雄市成功二路五號‧高雄市苓雅區民權路31號 |
發行單位 | 重流月刊出版社‧何祚炘(發行人) |
瀏覽次數 | 6645次 |
提要
《重流》月刊於1952年1月1日發行,由重流月刊出版社發行,發行人為何祚炘,停刊時間為1955年7月,共發行四卷七期。《重流》為同人性質的雜誌,與五○年代其他雜誌《野風》等性質類似,都是由愛好文藝公務人員在辦公閒暇所創辦,並組成編輯群。這些愛好文藝的公務人員秉持著服務社會的精神,利用業餘時間來推廣文藝,並介紹有益於社會的相關新知與各類文藝作品,以提升青年讀者的個人修養,並鼓舞青年的愛國心與進取心。
本刊物主要編務由薛鴻昌與湯中負責,編輯委員為九人,其中六人擔任分欄編輯,均由社長聘任,編輯群包括:計范迪銳、段士珍、瞿耀金、習爾嘉、戴恩沼、陳志良。在《重流》第四卷第一期的三週年紀念刊物中,當時的三位編輯:雅谷、林栽以及薛模陶均提到《重流》月刊創辦的目的是力求通俗,主要是由於當時國民政府剛接收台灣,台灣從日本殖民統治下回歸國民政府,大眾尚在知識轉型的階段,編輯群認為雜誌的內容不應追求曲高和寡,反而應該以通俗為主,力求增廣讀者見聞,這才是《重流》所追求的目標。
《重流》為一綜合性刊物,內容包羅萬象,除了將科學技術層面的問題介紹給有興趣的讀者,也報導相關國際時事、世界人物介紹、醫藥常識、青年修養、文藝小說等,並以翻譯文章為主體。《重流》主要譯/作者有梧岡、辛魚、司徒祥、林栽、歐陽映紅、夢偉、侃如、文農以及文雄等人,值得一提的是由譯者所提供的譯稿中,除了世界名作外,還廣納各式各樣的主題,包括奇風異俗、戀愛小說、西方名人介紹、漫畫、笑話等多元內容,並且引進當時國內尚未風行,但國外普遍受到歡迎的偵探小說,希冀提供給讀者新穎的資料與豐沛的內容。
《重流》第一卷中,並未出現與讀者互動之專欄,內容著重在於上述之譯文刊載;不過從第二卷第一期開始,編輯提到將新增「讀者來鴻」專欄,藉以加強編輯部與讀者之間的聯繫與交流,但「讀者來鴻」專欄僅出現於第二卷二期中,內容多為讀者投書稱讚此一刊物物美價廉,在閱讀的同時獲取許多知識,由此可知可見《重流》的「知識性」成為刊物本身的招牌與特色,並且受到讀者的歡迎與重視。
《重流》致力於介紹五花八門的知識類型給讀者,《重流》的譯文大多來自於美國的報章雜誌,例如Magazine Digest等,每一期的雜誌以科技新知、西方人物介紹、文藝以及醫學兩性知識為四大類型為主流,不過雜誌到了第三、四卷後,家庭生活以及醫學的相關報導篇幅逐漸增加,國際情勢以及科學介紹的篇幅反而縮減,可見《重流》更關注於啟迪民眾日常生活的居家經營與醫學教育等方面。
《重流》是以歐美新知介紹、翻譯文章為主,文藝性質並不濃厚,第二卷第八期開始徵文,歡迎各界投稿,題目為「正氣磅礡」,文體不拘,內容則是要與反共抗俄有關的故事為主,不論中外名人,或者是無名的英雄都可當作徵文寫作題材,翻譯文字也同樣受理,可見在五○年代社會氛圍之下,《重流》雖然不是屬於官方雜誌,但是期中多數文章普遍服膺國民黨政權大力倡導的反共文藝政策,除了宣揚中華民國政府所推行三民主義信念,也呼應政府反共抗俄的口號,響應政府的文藝宣傳,尤其是雜誌的內容中,也有多篇對共產黨暴虐的指控文章,例如《共匪血憤—大陸上的大屠殺》(1卷12期)、《赤色衛星國的幕後悲哀》(2卷1期)、《我們會讓中共進入聯合國嗎?》(3卷2期),同時雜誌也介紹蘇聯、非洲、北韓等國際情勢,但主要還是以刊載關於美國的時事為主,可見《重流》在五○年代受到反共文學與美援文化濃厚的影響。
《重流》為一綜合性的刊物,整體的調性是知識性的,與純粹的文學性刊物有所區隔,主要藉由介紹有益於青年身心的新聞報導與學術介紹、文藝作品等,來提高青年的文化素養,以促進時代進步和反映社會脈動,也是我們理解五○年代文藝生態與文學發展的重要切面。(王鈺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