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 | 半月文藝 |
---|---|
創刊時間 | 民國39年(西元1950年)3月16日 |
停刊時間 | 民國44年(西元1955年)12月30日 |
起迄卷期 | 第1卷第期至第11卷第5/6期 |
刊期 | 不定期,共11卷、56期 |
出版地 | 台北市內江街48號 |
發行單位 | 半月文藝社 |
瀏覽次數 | 9527次 |
提要
國民黨初來台階段的民營文學期刊,顧名思義,設定每「半月」出刊,但個人刊物不免於時常脫期。1950年3月16日創刊於台北,發刊詞強調要批評「赤色風潮,建立民族文學,以恢復民族自信心」。創辦人「程大城」(雜誌上多用筆名「程敬扶」)兼任社長及總編輯。前3卷(每6期1卷)為16開本,1951年底,即第4卷第2期以後改為小開本。巧合的是,雜誌經營困難之際,主持人意外從報社記者被介紹進入台北「師大附中」擔任國文老師,《半月文藝》也逐漸成為以青年讀者為對象的文藝刊物。在詩、小說、散文、戲劇等創作稿件之外,「文學評論」與「歐美作家介紹」是本刊一大特色。刊物發行全台,無形中給軍中及青年作者提供一塊發表與練習創作的園地。1956年由於經濟壓力,經營七年之後宣布停刊(程大城:〈歉意與願望〉,《半月文藝》,第11卷第5、6期)。
從雜誌「發刊詞」字裡行間的思維語境,不難感受1949年國民黨剛撤退台灣時的社會氛圍。文章開篇,程大城把國民黨大陸領土失守歸諸於文藝的挫敗:
二次大戰結束,到現在僅有四年的光景,共產黨徒竟擴張到全人類四分之一的勢力;中國大陸的領土不費一年的時間,就為赤色勢力所占據,說起來真是使人驚異。但是,仔細想想,畢竟有它的道理存在,這就是人人看不見摸不到又想不出來的赤色文藝思潮毒化的作用。
其次,他陳述了創刊動機與使命。延續前述反思,雜誌有心配合政府「戰鬥文藝」精神的提倡與國軍新文藝政策的推行:
我們為挽救祖國的危亡和人類的厄運,非消滅赤色文藝,重新培育新的文藝思想不可,所以今天的勘亂戰爭,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卻遠超過了對日抗戰。……總而言之,我們不但要把敵人的槍桿繳械,更要把敵人暴力與極權的侵略思想毀滅,本社同仁有鑑於此,特創立《半月文藝》,願絞盡腦汁以報祖國,在人類文藝路向辨識不清的今天,我們大膽的舉起前進的火把,擔起新文藝運動的責任,消滅赤色思潮。
《半月文藝》基本上可說是「一人雜誌」,靠著程大城個人對文藝的熱愛與強悍的意志力來支持。既是個人出資辛苦經營,自難要求題材多元性與技巧細緻度。雜誌第1期刊出社址:「內江街四十八號」,其實是程大城借用朋友公司地址。根據他的話,刊物就他一人,其實「一個桌子也就足夠了」。而第1期印刷費一千二百元,還是變賣他從大陸帶來的銀元、結婚戒指等金飾換來的。全部變賣只夠付印刷費三分之二,不夠之數還找朋友湊足,創刊號才順利出刊。程大城,河南人,1948年來到台灣任職「台北晚報」採訪部主任,以後任「掃蕩報」記者及編輯。他老家世代務農,隨政府撤退成為流亡學生,從初中到省立開封中學,再考進國立西北大學政治系。(應鳳凰:〈程大城與《半月文藝》〉,《五○年代文學出版顯影》,頁7)。
時常付不出印刷費情況下,雜誌自難準時出刊,延期或「兩期合刊」成為家常便飯,嚴重時還有脫期四個月才出刊的紀錄。以下是前6期出刊時間表,看得出原該三個月出齊的,卻費掉半年正好一倍時間:
(卷期) | (出刊時間) |
第一卷第一期 | 1950(民國39年)3月16日 |
第一卷第二期 | 1950(民國39年)4月10日 |
第一卷第三期 | 1950(民國39年)5月3日 |
第一卷第四期 | 1950(民國39年)5月19日 |
第一卷第五、六期(合刊) | 1950(民國39年)9月15日 |
一人經營刊物辛苦備嘗。程大城教書之餘,身兼編輯、校對、跑印刷廠、拉廣告,還要出席各種會議與相關活動。每逢出刊,他熬夜包裝寫地址,若需寄發外地書店,則雇來兩部三輪車,上面堆滿包好的雜誌,拉到台北郵局郵寄。每看到報上有外地書店名字,他就直接將雜誌寄去,可想而知,結帳情形很不理想。至於台北市情況,根據主持人回憶,那時台北有十幾條街設有書報攤子。早期都是他一人騎著腳踏車,上面堆了幾百本雜誌一路沿街寄售。早上九點出發,中午也不吃飯,直到晚上九點才回到家,「所以每出刊一次,我就患重感冒一次」(應鳳凰:〈程大城與《半月文藝》〉,《五○年代文學出版顯影》,頁7)。
雜誌首期刊有一則「投稿簡約」,寫明:「來稿一經刊登,每千字酌給十元到廿元之酬金,有特殊價值者例外」。到了第4期,為擴大雜誌規模而增列24位「專稿撰述委員」,名單中有王平陵、王藍、尹雪曼、李辰冬、易君左、孫陵、陳紀瀅、葛賢寧、趙友培、穆中南、謝冰瑩等,都是隨國民黨來台後,活躍於文壇的大陸來台文人。早期常為雜誌撰文翻譯的是何欣,除了每期輯譯「國際文藝簡訊」,還以筆名江森翻譯介紹不少英美詩人作家如雪萊、蕭伯納、史坦貝克等作品。
第2卷有兩次合刊,原該6期的雜誌只出四本,幾乎成月刊。第3卷再縮水,自前面的五本、四本,第3卷只出三本,每一期都是合刊,可以想見艱苦的出刊狀態。而前3卷刊登不少年輕詩人作品,目錄上看得到這些名字:張德中(張默)、洛夫、蓉子、葉笛、麥穗等。這時是1951年,來台詩人們還在習作階段,不是出現在「戰友園地」便是「學生園地」。
第4卷起經營上比較穩定了,《半月文藝》與讀者群也有更多互動。例如發起並主辦一場提倡新文藝運動座談會,成立「半月文藝之友」讀友服務部,會員曾達兩千多人。雜誌漸漸打開銷路,中間還辦過兩次徵文,像第二次徵文就收到來稿421篇,只選出其中7篇在雜誌上刊出。《半月文藝》從第8卷起更每期介紹諾貝爾獎得主及其作品,更在1953年2月於師大附中禮堂辦過一次盛大的「三周年紀念大會」。會期預計兩天,管吃管住,吸引來自全台各地文友約兩三百位參加。上午演講、下午座談,晚間是遊藝節目包括詩歌朗誦,雜誌因此出了兩期「三周年紀念專號」,與會者全體合影照片製版作成雜誌封面。
整體而言,《半月文藝》是一份國民黨來台初期,提供文藝青年發表作品,也介紹一些西洋文學思潮的民營刊物。在國民黨剛抵台兵馬倥傯的1950年代,民間自辦刊物極少,程大城以一人之力雖辛苦經營,卻也在沙漠中育出不少仙人掌,給予落腳台灣,精神物質兩匱乏的軍中及青年作家提供一片發表的綠地。雜誌作者群,小說方面有曹志淵、端木方、尹雪曼、依風露、段彩華、尼洛、朱西甯、司馬中原、舒暢、吳崇蘭、孫陵、郭衣洞;評論類有程大城、何欣、郭楓、王聿均、李辰冬、謝冰瑩、任卓宣、陳紀瀅等;新詩及散文類作者最多,包括張默、洛夫、葉笛、尉天驄、張拓蕪、麥穗、葉日松、吳望堯、趙友培、歸人、彩羽、王岩、亞汀、疾夫等等,看得出今日文壇上很多來台文人與軍中作家,都是從這份刊物上起步的。(應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