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專刊 |
---|---|
創刊時間 | 民國38年(西元1949年)8月15日 |
停刊時間 | 民國43年(西元1954年)12月27日 |
起迄卷期 | 第1卷第1期~第5卷第3/4期,共20期 |
刊期 | 季刊 |
出版地 | 台北市延平南路111號 |
發行單位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
瀏覽次數 | 8575次 |
提要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的機關刊物。該機構之前身為創立於1948年6月的台灣省通志館,同年10月至12月之間曾發行3期的《臺灣文獻館館刊》(月刊),1949年7月台灣省通志館改組為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在2002年因為精省作業,改隸國史館並改名「台灣文獻館」),8月發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專刊》(各期之版權頁皆如此標示),然於封面在創刊號原題「文獻」(並以台灣民主國的「藍地黃虎旗」為底圖),從次期之後則改題「文獻專刊」,在1954年12月出版第5卷3、4期合刊之後,從第6卷第1期起改稱《臺灣文獻》,迄今仍在刊行。
創刊號有林獻堂所撰寫的〈弁言〉云:「異世而欲言一國之禮文風教,考治亂之源,定趨舍知本,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文獻其可任其不足乎?」、「顧淪陷前之文獻,飄零散佚,急待保存收拾,淪陷中之文獻,則又多彼異族者自是其是,鋪張揚厲之作,自應重加鑒別,汰選以決去留」、「且夫,處文化向上,科學進步之今日,舉凡自然科學、人文科學之對象而經整理記載者,均成重要文獻,固不若昔時之偏乎歷史與政治已也,然則,其所負使命,日加重大,而其為業亦日益難且鉅……」,可見當時處於政權交替之後,台灣歷史文獻的蒐集整理與論述都是當務之急,此即為《文獻專刊》的創刊緣由與主要刊登內容。
本刊歷屆發行人皆為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的主任委員,第1卷第1期(1949年8月)與第2期(1950年2月)發行人即先前的台灣省通志館館長林獻堂(1881~1956),名大樁,又名朝琛,號灌園,阿罩霧庄(今台中霧峰)人,日治時期曾任台中廳參事、總督府評議會員等政界要職,在實業界方面則曾任台灣製麻株式會社長、台灣新民報社長等。此外,他也領導台灣自治運動與文化啟蒙運動,積極參與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台灣地方自治聯盟等組織,儼然為台灣的意見領袖。戰後歷任台灣省參議會議員,後又任省通志館館長以及省文獻會主任委員(任期為1949年7月~1950年3月)等。第1卷第3期(1950年8月)至第5卷1、2期合刊(1953年8月)的發行人為第二任主委黃純青(1875~1956),台北樹林人,日治時期歷任台灣總督府評議會員、皇民奉公會台北州支部奉公委員等重要職務,前後獲得當局表彰十餘次,1928年敘勳六等,獲頒「瑞寶章」。戰後任國語日報社董事長、台灣新生報設計委員以及省文獻會主委(任期為1950年3月至1954年11月)等。第5卷3、4期合刊(1953年12月)的發行人則為第三任主委林熊祥(1896~1973),他也是從第1卷第1期至第5卷1、2期合刊的主編(到第5卷3、4期合刊的主編才改署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纂組),字文訪,號宜齋,別署大屯山民,淡水縣擺接堡板橋街(今板橋市)人,林本源家族長房本記林國華之曾孫,益記爾康次子,少從舅氏陳寶琛學,奠定漢學根柢,後入東京學習院中學科及高等科攻讀,畢業後返台繼承家業,任林本源製糖會社董事等職,戰後任台灣省通志館顧問委員以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主委(任期為1954年11月至1960年2月)。從林獻堂、黃純青到林熊祥皆為台灣日治時期動見觀瞻的重要仕紳,在國民黨政局進佔台灣之後,只能被安插在這類無關大局的修纂史料之機構,然而因其本身都具有深厚的漢語古典文史之學養,且領導階層的身份地位亦使其對於台灣歷史發展有深刻之認識,因此對於此一職務頗能充分勝任。
本刊曾經出版的專輯共有:第1卷第2期的「山地文化特輯」、第1卷第3期的「鄭成功誕辰紀念特輯」、第3卷第1期的「民間文學特輯」、第3卷第2期的「臺灣地方志展覽會特輯」、第4卷第1、2期合刊的「劉銘傳特輯」、第5卷第3、4期合刊的「臺灣中部古碑文集成」特輯。當中與台灣文學有直接相關的論述不少,例如賴子清〈鄭延平之詩文及其有關文藝輯〉、廖漢臣〈乙未抗日在文壇上的反映〉與徐坤泉〈臺灣早期文學史話〉、黃得時〈臺灣歌謠之型態〉、廖漢臣〈臺灣歷史與諺語〉、林衡道〈臺灣山胞傳說之研究〉、王金連〈客家山歌輯註〉、宋文薰、劉枝萬〈貓霧捒社番曲〉、毛一波〈劉銘傳之詩〉、楊雲萍〈胡南溟的詩及其詩稿〉等,這些論文所論述的內容包括了古典文學、福佬民間文學、客家民間文學、原住民傳說等,各主題在戰後的研究發展史上幾乎都是首開先河之作(例如賴子清之作便是戰後第一篇探討鄭成功詩文的論文,廖漢臣之作亦是戰後第一篇論述乙未抗日與文學之間的關係者,其餘諸篇也大多如此),具有開創性與奠基性的重要意義與價值。(顧敏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