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 | 臺灣詩報 |
---|---|
創刊時間 | 民國38年(西元1949年)1月1日 |
停刊時間 | 民國38年(西元1949年)2月1日? |
起迄卷期 | 第1卷第1期~第2期?,共2期? |
刊期 | 月刊 |
出版地 | 台北金門街24巷14號 |
發行單位 | 臺灣詩壇 |
瀏覽次數 | 5505次 |
提要
戰後台灣古典詩之刊物,月刊。主編曾今可,台灣詩壇社發行,名義上尚有「上海分社」。據《臺灣歷史辭典》施懿琳撰「臺灣詩報」詞條云「目前得以看到的刊物只創刊號一期,是否還有後續編纂?恐要等新資料出土才得以驗證。」目前得知有第2期,但是否有第3期之後的續刊,則不可知,其停刊時間不明。連同封底、廣告,每期22頁。社址是「台北金門街24巷14號」,從曾氏所編其他刊物亦用此址推測,似為其住所,該刊也充滿個人色彩,尤其對其詩集《亂世吟草》之廣告。該誌創刊旨趣云:「台灣向多詩人,為全國各省冠,光復後,騷人墨客之乘桴來遊者日多。當此烽煙遍野之時,亦僅此海外一片乾淨土堪供嘯傲。『臺灣詩壇』為唯一之全省性定期詩報,亦為全國空前未有之詩刊,已出六期,每多佳作。並曾舉行徵詩(『日月潭』及『端陽』)二次,哄動全國。惟向無組織,亦無基金.僅附於建國月刊出版;篇幅既無多,流傳亦難廣。現特廣徵社員,設立理監事會,獨立出版臺灣詩報(月刊)。」可知《臺灣詩報》出版緣由,乃自《建國月刊》的「台灣詩壇」獨立發行,時間是1949年元旦。該社發起人有68位,其中台灣人士有黃純青、林獻堂、謝汝銓、魏清德、楊雲萍、陳逢源、黃贊鈞、李德和、黃水沛等;大陸來台人士有梁寒操、胥端甫、鈕先銘、陳季博、毛一波、閔孝吉等。因無經費,社員多系寒士,且散處各省.無力舉行社員大會,特以通信投票方式,選舉理事二十七人,監事九人。但第2期名單有變動。
創刊號首刊台灣詩壇啟事、創刊旨趣、發起人名錄,其次為曾今可的〈詩人在臺灣〉一文,強調台灣詩人,較任何一省為多,並介紹從日治到戰後的台灣古典詩人詩作及略述發展歷程。其後刊載大陸來台人士章士釗、梁寒操、李翼中、鈕先銘等,以及台籍人士林獻堂、林熊祥、黃水沛、謝雪漁、魏清德、黃純青等之詩作數十首。最後並有賀〈臺灣詩報創刊紀念〉之詩作9首。所刊以詩為主,蓋本刊性質即是「詩」報,但亦含括詞作,第一首即章士釗〈木蘭花〉,詞牌亦是時人頗常用,喬曾劬(大壯)在台時亦用此一詞牌抒發情感。詩作的書寫主題有〈戊子中秋〉及遊台詩作日月潭、草山溫泉、壽詩、悼詩、過訪、招飲等。第2期首刊理監事名單,理事長林獻堂,理事兼詩報社社長黃純青,理事六十三人,監事二十一人,囊括了詩界諸名流,章士釗、柳亞子都在名單之內。次登各家詩作,作品如林獻堂〈金婚紀念〉、馬壽華〈點絳唇〉、李翼中〈通事吟〉(詠吳鳳死事也)、魏清德〈臺東旅夜〉、王祉〈卜算子〉、胥端甫〈運粮歎〉、嚴密〈蓬島入冬執事〉等,詩人極多,除前述外,尚可見盛成、林爾嘉、羅翼羣、陳少棠、張善、陳季博、毛一波、陸晞白、林子惠、錢歌川、周哲夫、郭海鳴、石中英、劉仰山、陳定國、李騰嶽等等,此與曾今可擔任省通志館(文獻會)主任秘書,館內不乏知名詩人有關。詩刊內容包含題賀曾今可《亂世吟草》之詩及時事感懷,此時適值國共內戰,烽火連天,因而詩人對八年抗日結束甫內戰不已的局勢多所感觸,詩題時見對時事的「感時」、「感懷」、「書感」、「感言」,即使詩題未見此類字眼,內容亦多觸及。曾今可〈殘年書感〉云:「和平在望忍無言?漫擬窮途乃叫閽。詞感帝王今昔異,氣衡星象鬼神喧。共憐文字工何益,不信刀兵亂可尊。客裡殘年添感慨,又傳烽火近都門!」李子寬〈奉和今可先生書感大作原韻〉云:「浩劫臨頭未忍言,敢將人事叩天閽。燎原星火終成患,無告哀黎始共喧。鷸蚌相爭誰得利?虎牛互鬥孰為尊。鬩牆兄弟同歸好,靄靄祥雲罩白門。」畢竟遠離戰火,尚可奉和次韻。上海分社的朱銘新〈感時〉之作則沉痛可見:「烽火連雲黯兩京,軍前籌策決輸贏。願憑清議衡和戰,欲挽天河洗甲兵。佐楚無人空白骨,安劉失計誤蒼生;大江東去悲歌裡,嗚咽濤聲訴不平!」「十萬大兵不解圍,罔知箕豆本相依。分明天意玄難測,收拾人心計已非。劫過紅羊休北顧,枝空烏鵲正南飛;中宵搔首窺星象,月黑天高掩紫微。」此與發刊詞相呼應:「吾人生逢亂世,感慨良多,天生詩料,安忍棄置?發為吟詠,定多不朽之篇;藉以唱酬,可作消愁之計。曷興乎來!」而同時期的台灣未被內戰波及,旅台人士不乏〈臺灣頌〉、〈臺灣行〉詠歎台灣山水之美物產之豐。由於豐子愷來台舉辦畫展,因此也可見到詠其畫展之詩作,同時第2期封面用豐氏「舟載人別離」漫畫,配以杜甫詩作「殺人亦有限,立國自有疆。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亦襯托出當時局勢,人之別離應是政治動盪不安引起。
依據老淘(林文龍)的研究〈閒話稀見的《臺灣詩報》一卷二期〉,該誌所刊黃純青次韻林爾嘉詩作,對「四朝野老」一說之印證,實為難得之史料,因此爰加以引述,亦據此可見不為人所知的《臺灣詩報》在研究上有其可貴之處。黃詩:「不是新人是舊人,四朝野老劫餘身。(原注:有清一朝、民主國一朝、日本一朝、民國一朝)。」林氏說過去曾聽說黃純青曾在某篇文章提到他是四朝野老,文章一發表,某長官甚怒,指斥民主國豈能算是一朝。風波過後,黃純青別號就改為「三朝野老」,不敢再用「四朝野老」,其出處即是此詩。以「某長官甚怒」觀之,或鈕先銘其人亦未可知。此外,附帶一提,《臺灣詩報》一名,遠在日治時期台灣的漢詩刊物,即有份1924年2月由台北星社發行的《臺灣詩報》,發行人是張純甫、黃春潮、林佛國等,以「存古起衰,保存固有文化精粹,陶冶民族性情為宗旨。」從創刊號開始即設《閨秀詩壇》欄,專載女性作者的作品,所刊除詩詞尚有文、詩鐘、詩話、聯語、謎語、小說各體作品,除白話小說《偵探鴛鴦》外,均以文言寫成。可見這兩份《臺灣詩報》並不同。(許俊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