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 | 臺灣文學叢刊 |
---|---|
創刊時間 | 民國37年(西元1948年)8月10日 |
停刊時間 | 民國37年(西元1948年)12月15日 |
起迄卷期 | 第1輯~第3輯,共3輯 |
刊期 | 不定期刊 |
出版地 | 臺中市自由路85號 |
發行單位 | 臺灣文學社 |
瀏覽次數 | 5536次 |
提要
1948年3月29日,楊逵在《臺灣新生報》的「橋」副刊第96期發表〈如何建立臺灣新文學〉,針對當時陷入沉寂的台灣文壇,闡述對於重建戰後台灣新文學的看法與建議,戰後初期最大的一場台灣文學論爭就此引爆,在台作家不分省籍熱烈討論台灣文學前進的路向等重要議題。1948年8月10日,論爭仍如火如荼進行期間,為回應論戰中的相關意見,並落實自身的文學理念,由楊逵創辦的《臺灣文學叢刊》第1輯正式出版。雜誌由張歐坤出資並擔任發行人,封面設計者為日本版畫家立石鐵臣。雖然標明發行所為台灣文學社,平民出版社負責總經售,編輯人為台灣文學編輯部,實際上是由楊逵包辦主編、發行與經銷的各項業務。正式發刊前夕,楊逵曾在台中圖書館主持《台灣力行報》的第一次新文藝座談會上,以「有生命有靈魂」介紹創刊號中的作品,並邀請參與座談的來賓撰寫評論,顯示創辦時具有持久發行的企圖心。然而原定每月出版一至兩本的計畫,卻在同年9月15日發行第2輯,以及12月15日出版第3輯後畫下休止符,推測很可能是由於統治不當所引起的通貨膨脹,使得雜誌之經營與銷售遇到瓶頸,終於導致該刊成為僅出版三期的短命雜誌。
總計3輯的執筆人共有二十二位,包括楊逵、守愚(楊松茂)、王錦江(王詩琅)、廖漢臣、葉石濤、呂訴上、楊啟東、林曙光、愁桐(蔡秋桐)、朱實(朱商彝)、張紅夢(張彥勳)、史民(吳新榮)等十二位台籍作家,以及俞若欽、鄭重、章仕開、洪野、鴻賡、歐坦生、陳濤、揚風(楊靜明)、黃榮燦、譯者蕭荻等十位大陸來台作家;收錄包括小說九篇、評論兩篇、新詩四首、歌謠(含漫畫題詞)八首等,共計二十三篇文學創作。除了數篇是未曾發表的新作外,多數係轉載而來,原發表出處包括台灣的《中華日報‧海風》、《臺灣新生報‧橋》、《台灣力行報‧新文藝》、《創作》、《公論報‧臺灣風土》、《公論報‧日月潭》」與上海的《文藝春秋》等。值得一提的是楊逵1937年創作的日文小說〈模範村〉,日本殖民時期無緣與讀者見面,在第3輯中終於得以蕭荻的中譯版首度發表。
根據《臺灣文學叢刊》第1、2輯版權頁內的說明:「本刊歡迎反映台灣現實的稿子,尤其歡迎,表現台灣人民的生活感情思想動向的創作,報告文學,生活記錄等。歌功頌德,無病呻吟,空洞夢幻的美文不用。」該刊明顯採取為人生而文學的立場,並以現實主義作為刊載文稿的基本原則。從作品內容來看,葉石濤〈復讎〉重構荷蘭時期郭懷一起義事件,廖漢臣介紹的〈臺灣民主歌〉敘述台灣人自立民主國抗拒割讓,以及楊逵〈黃虎旗(民謠)〉與〈模範村〉所描繪對於日本接收與殖民統治的抵抗,編綴出外來政權壓迫下台灣人民爭取自由解放的歷史,為外省籍人士所謂台灣人接受日本奴化教育的偏見做了最有力的辯駁;另一方面,這些作品在反抗陳儀政府的二二八事件之後刊載,自然不乏「借古喻今」,用以鼓勵台灣人勇敢推翻暴政的現實性意義。再者,鴻賡〈鹿港的漁夫〉裡的漁民世世代代勤苦仍不得溫飽,楊守愚〈同樣是一個太陽〉中面對久旱無雨的農民只能望天興嘆,俞若欽〈裁員〉裡無力維持家計的公務員決定扼殺妻子腹中的新生命,洪野〈學店〉所描寫學校教育墮落為只知賺錢的營利事業,楊逵〈却糞掃〉、〈營養學〉、〈不如猪〉、〈生活〉四首歌謠所刻劃民生之凋蔽與貧富差距之懸殊,〈農村曲〉描繪農民終年辛勤猶得借債度日的窘境,揚風〈小東西〉中力爭上游的台灣少女仍然被迫淪落風塵,鄭重〈摸索〉暴露省籍之間的隔閡及與社會階級的密切關係,章仕開〈X區長〉、陳濤〈簽呈〉、楊逵〈上任〉與〈勤〉各篇所揭發政府官員貪污舞弊、攀親引戚、假公濟私、官商勾結等惡質的官場文化,以及歐坦生〈沉醉〉中外省知識分子對於本省籍年輕女傭的始亂終棄,所呈現統治階級利用權勢以劫掠資源,被統治階級處於痛苦深淵的兩極對照,揭露出台灣在被中國接收後慘遭掠奪與蹂躪的現狀,成為戰後初期台灣社會的第一手觀察紀錄。
二十三篇創作之外,第2輯中設置「文藝通訊」,刊載短評、文化消息、生活報告與速寫等四百字以內的九篇短文,顯然楊逵有意藉此聯繫並促進作家間的交流與合作。其中,愁桐(蔡秋桐)〈春日猪三郎搖身三變〉以一位先後參加過社會運動、皇民化運動、國民政府籌備會的鄉下保正「春日猪三郎」,嘲諷少數台灣人見風轉舵與攀附政權的奴隸性格,戰後政權遞嬗之際台灣人自省與去殖民化的努力可見一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該欄刊載了史民(吳新榮)的〈賴和在臺灣是革命傳統〉:「賴和在台灣,正如魯迅在中國,高爾基在蘇聯,任何權威都不能漠視其存在。賴和路綫可說是台灣文學的革命傳統,談台灣文學,如無視此一歷史上的事實便不足瞭解台灣文學。有人說台灣的過去沒有文學,其認識不足才是笑話呢。」不僅標舉出賴和路線作為台灣文學的革命傳統,並將賴和與中國的魯迅、蘇俄的高爾基兩位作家並列,無疑是台灣文學擁有其主體性的重大宣示。
從《臺灣文學叢刊》之形式與內容,不難想見楊逵以此結合不同省籍與世代的文藝工作者,推動戰後台灣新文學的重建與現實主義文學運動的積極態度。雜誌之發行所與封面都以「台灣文學」為名,正是對於台灣文學重建論爭中有關「台灣文學」的歷史與性質等問題的回應,具體展現楊逵個人關於「台灣文學」之定義與內涵的見解。從收錄的作品即可知所謂的「台灣文學」,作者方面固不必論其省籍,作品內容則必須表現台灣經驗與社會現況,並能忠實地傳達台灣人民的心聲。此外,刊載包含北京話文、台灣話文以及由日文翻譯成中文的作品,語言工具的多樣化反映出台灣社會多音交響的語言現象與豐富多元的文化內涵。在當局全力推動台灣全盤中國化的時代,《臺灣文學叢刊》的編輯策略充分展現楊逵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文學觀,以及堅持台灣文學主體性的立場。(黃惠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