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 | 南方週報 |
---|---|
創刊時間 | 民國37年(西元1948年)1月11日(第2期) |
停刊時間 | 民國37年(西元1948年)2月10日 |
起迄卷期 | 第1~3期,共3期 |
刊期 | 不定期 |
出版地 | 台南市中正路3號 |
發行單位 | 南方週報社 |
瀏覽次數 | 2893次 |
提要
《南方週報》現存第2、3兩期,第2期發行於1948年1月11日,依週報每星期出刊推估,創刊號應發行於同月4日(唯根據陳建忠、沈芳序所編〈台灣記行:百年來台灣文學雜誌特展年表〉則標為1947年12月);而第3期卻又延至2月10日才推出,與前期相隔一個月,已不符合週報出版週期,顯見該刊似乎經營匪易。該刊發行人為蔡人龍、社長李瑞成。蔡人龍、李瑞成兩人在中國抗日期間曾參加李友邦所組「台灣義勇總隊」(1939年成立於浙江金華),投入抗日行列(據《李友邦先生纪念文集》),1945年隨李友邦回台,創刊《南方週報》於台南,由此可知《南方週報》應屬李友邦系的刊物。
《南方週報》第2期以報紙形式出刊,共8版,報頭強調該刊「新聞雜誌化 雜誌新聞化」的定位,係以新聞週刊為主。第1版到第3版刊登國際要聞分析,有時任台大政治系教授的崔書琴(1906~1957)所撰〈一九四八年國際政治的展望〉以及外電譯稿多篇;第4到5兩版則為當時台灣內部的政治時事評析,登有〈本省立委的角逐〉、〈基隆市行憲前夕市長掌擱風波〉、〈黃式鴻到了台東〉等文稿;第6到8版為副刊,刊登黃肅秋〈論詩境〉、德福〈延平郡王年表〉及瑞榕〈台灣年俗雜誌〉等文。就內容言,應屬當時相當有水準的刊物。
延擱了一月才出刊的第3期,在版型上則大幅改變為雜誌編輯形式,原因為何,仍有待考據;而內容也做了相當大的調整,不再強調新聞時事分析,改以評論為主,島內政治以「通訊」方式報導。從首頁刊登目錄來看,首篇〈談做人〉,有社論的意味,次為〈從台灣看貿易〉、〈關於幣制改革〉等時論,以及王錦江(詩琅)所撰〈台灣文藝運動史稿〉;專欄規畫有「連載」(馬歇爾使華辱命記)、「人物‧事業」(刊出張熒〈張雪門〉、朱點人〈賴和是為我而死的嗎〉)、「語文之頁」(王洵小說〈高雄一個酒女〉)。這一期的內容,較特殊的是王詩琅和朱點人的出現,兩位都屬左翼作家色彩,朱於1949年即因參加台共組織而遭槍斃,也說明了《南方週報》的政治系譜。
整體而言,現今可見尚存的兩期《南方週報》基本上是戰後到國民政府撤退來台階段(1945~949)左翼文人宣揚理念、發表政治與文化論述的園地,由於係在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創刊,言論並不具強烈的批判性,但其存在則標誌1945~1949年間台灣左翼運動的若干跡痕,有待研究者加以釐清。(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