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 | 台灣學生 |
---|---|
創刊時間 | 民國35年(西元1946年)12月1日 |
停刊時間 | 民國37年(西元1948年)5月10日 |
起迄卷期 | 第1卷第1期~第2卷第7期,共7期 |
刊期 | 月刊 |
出版地 | 台北市文武街55號(第1卷第1-5期) 台北市館前街14號(第2卷第6-7期) |
發行單位 | 台灣學生雜誌社 |
瀏覽次數 | 4484次 |
提要
《台灣學生》創刊號發行於1946年12月1日,發行人為李東輝,主編龔天進,兩人當時應該都是大學生。李東輝1942年從淡水中學畢業,曾赴日留學,戰後回到台灣後被編入省立法商學院(日治時期為台北高等商業學校,而後併入台大)。該刊由台灣學生雜誌社發行,參與編務與投稿者大多是省立法商學院與師範學院學生。李東輝從《台灣學生》創刊到停刊都是發行人,其中除第1、3、6期外,還兼各期主編。創刊號的刊名又稱「台灣學生叢書」,並標明第一輯,〈編輯後記〉中提及:該社致力於讓留日返台學生入學的交涉,原來同時也規劃出版月刊誌,但幾經波折最後才得以叢書發刊。第一輯定價每冊20元,而後每期大約近百頁,還刊登不少商店工廠與文教類之廣告。從後續情況來看,雜誌社營運方式大致確立,但是卻無法順利地準時出刊。
這本雜誌較特別的地方是曾經兩次停刊與復刊。1946年底創刊,隔年1月1日發行新年號第2期後,因二二八事件衝擊而停刊。1947年7月31日,復刊發行第3期,10月1日發行第4、5期合併號。1948年4月10日又再度復刊,發行第2卷6期,5月10日發行第2卷第7期,而後未見出刊消息,推斷可能是就此停刊。卷期的計算方式應該是以期數為準,所以目前推定是共計發行7期6冊。從刊物內容來看,篇數不少且種類多元,中日文併載,還有英文課外讀物,這些都是該雜誌特色。此外,最讓人驚訝的是,該刊經歷二二八事件後言論打壓,竟然還能在繼續發行。是因為雜誌社具有特別的黨政關係才能存活下來?還是國民黨企圖掌握青年學生才網開一面?刊物中並未顯露特別的政治偏向,因此這個問題還有待後續之探究。
該刊〈創刊之詞〉由李東輝執筆,他表示:「台灣的光復,早已經過一個年以上了,但是國文的普及,尚未夠說得是完全的地步,一方面學生的生活漸趨入乾燥無味,我們應此時機,發刊本誌,集中我們青年學生的總力量,藉本誌以為連絡,互相扶助,互相團結,養成『心的糧』,把平素的希望,文藝趣味,赤裸裸的發表,與我們同學諸兄、諸姉妹期待中的本叢書,誕生第一輯了。」正如此言,該刊內容確實刊載不少大學生之文藝作品,同時也有被認為學生所需的教養與論說文章、教育相關人員的談話,以及公費留學與學校介紹等。如果要暸解當時的高等教育或學生的文筆活動,本刊應該是不可或缺的資料。
創刊號《台灣學生》之特輯是〈私立延平學院訪問記〉與〈公費生介紹記〉,前一篇由李東輝採訪紀錄,中日文對照,這是一份延平學院相關的重要史料。其次的欄目有「學生教養」、「論壇」、「文藝」等,同時也介紹郭沫若、老舍、茅盾、胡適、謝冰心等中國作家小傳之小專欄。另外,也刊載英文課外讀物〈Robinson Crusoe〉,而其單字解釋使用日文。利用日文學習英文,是當時受過日本中等以上教育台灣青年的共同經驗,這個現象在這本雜誌上可以得到印證。這是一本以中等學校學生為對象的讀物,從內容來看其水準是相當高。新年號《台灣學生》發行人與主編皆為李東輝,風格與內容延續前期,刊出延平學院校長朱昭陽〈台灣的文化建設〉,郭炤烈〈第一批公費生臨別感言〉等文章。朱昭陽創辦延平學院受挫後,改辦著名的私立延平中學;第一批內公費留學生郭炤烈,兩岸分立後留在大陸,並成為重要的領導幹部,兩位知名人物之早期文章竟都刊登於此。這期還刊登數篇「教養與論說」、「學生隨筆」,以及兩篇中日對譯的文章,同時續刊上期英文課外讀物,這些文章的作者與內容都還有待進一步的考訂分析。
1947年7月底發行的《台灣學生》第3期,是二二八的衝擊後的復刊號,主編蔡挺中,這一期該社似乎刻意地經營黨政關係。例如,請澎湖要塞司令史宏喜題字、刊登蔣中正〈誡青年守法重紀〉,並附日譯文等。除此之外,內容與前兩期類似,其中包括有介紹時事與新知的「專論」、教導國語與學術性知識的「特別指導講座」、「科學珍聞」、續刊中日對譯之文章等。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後半的「隨筆」、「文藝」欄部分,隨筆欄中有一篇以中文刊出〈祈禱〉,署名蕭金堆(淡星‧蕭翔文),這應該是這位跨越語言世代作家的第一篇作品吧!文藝欄介紹新詩,較特別的是其中還刊載一首郭沫若〈海濱眺望〉,其餘作品則有待進一步考訂。這一期編輯後記之後,刊登一則召募「台灣學生文化協會」會員的廣告,不但刊出「會章」,還有「入會書」,但這個構想似乎未能獲得支持,因此未見任何後續消息。
第4、5期合併號在10月1日出刊,內容也相當豐富。例如,呂訴上〈表情講話〉以中日對譯刊出,他發表許多電影戲劇史之文章與代表性專書,這一篇應該是屬於最早的文稿。另外,有一篇署名「陳秀竹」的〈愛的山路〉,也是很值得注意的中日對譯文藝創作。陳秀竹本名陳火桐,戰前留日進入日本法政大學,戰後回台進入省立法商學院,不久即退學,從這篇作品來看,他也是當時典型的文藝青年之一。但是,陳火桐並未成為跨越語言的作家,而是投入廖文毅領導的台灣獨立運動,成為白色恐怖時期遭到逮捕監禁的政治受難者。這類人物的創作,至今似乎還未受到研究者充分的關注。上述之外,其他學生創作隨筆與新詩也相當具有特色,不論哪一類作品,應該都值得進行更深入的考訂與賞析。跟前述各期相較,本期還有一項重要的特色,亦即刊載各學科的「課外指導講座」,包括國語、英語、國史、代數學、解何學等科目,同時還刊出「懸賞問題(有獎徵答)」,如此內容讓該刊更貼近為青年學生之讀物。
該刊第二次復刊後發行第2卷第6~7期,1948年4月發行的第6期,主編吳聖英。其內容包括:「知識叢談」、「文藝」、「詩歌」等。另外,還有翻譯西文的譯作,以及「讀者之聲」、「讀者信箱」、「數學講座」、懸賞活動等。這些文章的作者部分用兩個字筆名,人名考訂上較為困難,部分青年學生則註明所屬學校,這部分似乎還可以加以追蹤。這些作者之中,較值得注意的應該是發表〈台灣地名考〉的林曙光,他是高雄的民間學者,曾赴京都就讀中學,畢業於立命館專門學校化學科,因幼年曾就讀私塾具有漢文書寫能力,戰後發表不少地方文史作品。另外,主持「數學講座」的林景元也是知名的數學老師。同年5月該刊發行的第7期,這一期頁數減半不及50頁,封面請華南銀行董事長劉啟光題字,內頁由警備總司令彭孟緝題字,內容包括:三篇「讀書指導」、「偉人故事:居禮夫人」、林景元「數學講座」、「詩:一生」、「學生作品」、「科學:第六知覺」等,此外還有文藝欄,包括連載前述陳秀竹〈愛的山路〉、呂訴上〈表情講話〉,並刊登中文版〈魯賓孫飄流記(上)〉等。第二次復刊的雜誌內頁,以大篇幅廣告召募雜誌社社員,計畫在學校成立支社,並訂定獎助清寒學生辦法,這應該是該雜誌社求生存的最後一搏吧!可惜這個計畫跟前一年8月計畫成立「台灣學生文化協會」一樣,沒有後續的消息,因為未見雜誌繼續發行,召募社員的結果也就不得而知。
本刊有不少青年學生的作品出現,若非作者日後成名,其身分很難詳加確認。以本刊的關鍵人物李東輝為例,檢索到《民報》1946年8月27日的報導得知,李東輝曾任留日返台文科系學生聯盟代表,正積極向教育處爭取到編入學法商學院的機會。此外,從立法院的紀錄得知,李東輝是基督教長老教會長老,曾任基督教論壇報社長,也曾擔任馬偕醫院董事長,進而代表國民黨當選二屆增額立法委員(1973~1981年)。然而,當時還是大學生的他,究竟運用哪些資源來發行這本刊物?其主要動機與影響如何?這些顯然還需要持續地調查。當然,這本雜誌的內容與作者等,也有待大家進一步地探討。(何義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