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 | 新臺灣 |
---|---|
創刊時間 | 民國35年(西元1946年)2月15日 |
停刊時間 | 民國35年(西元1946年)5月1日 |
起迄卷期 | 創刊號~第4號,共4號 |
刊期 | 不定期 |
出版地 | 北平內二區南太常寺4號 |
發行單位 | 新台灣社 |
瀏覽次數 | 5147次 |
提要
《新臺灣》係1946年2月15日在北平創刊,十六開本,每期十六頁,由新台灣社出版,梁永祿擔任發行人,迄5月1日止共發行四期。其中1至3期為半月刊,第4期改為月刊,也成為終刊號。又,第2期起,版權頁上加列曹哲隱為主編,以迄終刊止。
《新臺灣》雜誌係「台灣省旅平同鄉會」的機關刊物。戰後初期,台灣人士滯留北平、天津兩地共約二千餘人。其中,北平將近千人,天津約有一千二百餘人,兩地分別有同鄉會的組織。「台灣省旅平同鄉會」係1945年9月9日在北平西單大光明戲院開成立大會,出席者共有五百多人,選出執行委員七名,即梁永祿、洪槱(炎秋)、林朝棨、張我軍、張深切、吳敦禮、洪耀勳;監察委員二名,即陳天錫、蘇子蘅。九名執監委均為抗戰時期留平的高級知識份子,其中洪炎秋、張我軍、洪耀勳、蘇子蘅四人當時任職北京大學。
「台灣省旅平同鄉會」旋於9月11日開第一回執行委員會,議決各委員之職務如下:主任委員(即會長)洪炎秋,事務委員洪耀勳,文書委員張我軍,連絡委員張深切,調查委員吳敦禮,學務委員林朝棨,宣傳委員梁永祿。同鄉會成立的主要目的,係全力與政府各單位連繫,安排船隻讓滯留北方的台灣同鄉能儘速回鄉。
為了讓華北台灣人儘速回鄉,北平與天津(會長吳三連)兩個台灣同鄉會更進而成立「台灣省平津同鄉會聯合會」,以加強會務之進行。
在「聯合會」的運作下,另外又成立了五個團體組織,互相協力,分工合作。一為台灣革命同難同志會;一為台灣省教育協進會;一為台灣革新同志會,會長為林鷹(少英,即林子瑾);一為新台灣建設協進會;一為台灣省旅平醫師聯絡會。這五個會的共同大目標,就是希望糾合同志,各盡所能,以協助政府把台灣建設成一個全國的模範省。
在平津台灣同鄉會為了回鄉問題忙得不可開交之際,接連又發生了兩件對台灣人傷害最大的事件。一為懲治台奸問題,北平當局以漢奸嫌疑罪名將江文也,柯政和、謝廉清、彭華英、林廷輝、林文龍、謝呂西等等著名人士逮捕入獄;一為發佈「台灣人產業處理辦法」,根據該辦法,凡屬台灣人之私產,得由處理局依照行政院處理敵偽產業辦法之規定,先行接收保管及運用。事後,等台灣人民凡能提出確實籍貫,證明並未擔任日軍特務工作,或憑藉日人勢力,凌害本國人民,或幫同日人逃避物資,或並無其他罪行者,經證明確實無誤,其私產在呈報行政院核定後,才能予以發還。其中,尤以後者,影響台人權益最大,在全國台人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台灣省旅平同鄉會」之創刊《新臺灣》雜誌,其主要目的,乃在為台人之喉舌,以言論強烈反對政府當局之上項措施。這是在中國各地成立的台灣同鄉會中,惟一出有刊物者。對於陳儀主政的台灣省諸多行政措施也給予嚴厲的批評,終導致雜誌雖遷回台灣,卻無法在台繼續出版而被迫停刊。
《新臺灣》雜誌之發行工作,係由出錢出力最多之宣傳委員梁永祿負責。
梁永祿(1910.8.23~?),台南市人,父親是清末秀才,家學淵源。1924年梁永祿自台南南門小學畢業後即考入台南州立第一中學,時為五年制;1929年考入台灣總督府台北醫學專門學校,四年後畢業;旋即在台中開業。1938年,即中日戰爭的第二年,梁永祿因不滿日本政府皇民化運動,全家五口於9月24日毅然遷到北平,先任北京大學附屬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繼而自行開設三安醫院。戰後,梁永祿仍留在北平,大約逝於1950年代。
《新臺灣》的主要內容除了報導會務的進行、平津台灣人的動態、台灣的歷史與現況,以及少數文學創作外,最重要的是呼籲政府重新考慮並更正「處理台灣人產業辦法」中的不當之處。此外,有關「認識台灣」或推動台灣普及國語之運動的文章也佔了許多篇幅。
根據《新臺灣》的報導,為了推行台灣普及國語之運動,熱心人士在北平成立了兩個團體,一為「台灣革新同志會」,會長為林子瑾,即黑派密宗大師林雲令尊;一為由梁永祿發起成立的「北平台灣國語普及運動會」,負責推動會務的係該會連絡組委員,即北平中國大學台灣學生曾慧明。
《新臺灣》的主要作者有洪槱(即洪炎秋)、王桐齡、梁永祿(又署筆名「非久」)、張深切(署筆名:者也)、張我軍(署筆名:伍軍)、林麗生、葉一舟、蘅溪、金文昶、王樹禮、薛恩波、曾慧明、鍾理和(署筆名:江流)、陳文藝、藍益遠(署筆名:慅生)、林鷹、畢平、陳鴻勳、我愛地、藕子、灘音、餘波等。其中,王桐齡係北平中國大學歷史系敎授;畢平係中大哲學系敎授。
《新臺灣》的文學作品主要有江流的〈白薯的悲哀〉及慅生的〈一個少女的死〉兩篇短篇小說。「江流」係屏東作家鍾理和之筆名,其著名小說〈白薯的悲哀〉係戰後鍾理和在北平發表過的唯一一篇小說,描寫台灣從馬關條約到日本在南京受降之間所遭遇的命運,發表第2期上。「白薯」係當時平津台人對於「台灣」或「台灣人」的代名詞。「慅生」係出身台南師範學校,後來留學北平東亞經濟學院的一位台灣文藝青年,也係鍾理和同鄉好友。慅生,原名藍益遠(1919~1951),高雄岡山人,回台後曾以「藍明谷」之名,將魯迅短篇小說《故鄉》譯成日文,1947年8月由台灣現代文學研究會以中日文對譯方式印行。藍明谷後來曾任基隆中學國文敎師,旋以「基隆工委會」乙案,於1951年農曆3月24日遭當局槍決。慅生的小說〈一個少女的死〉係在《新臺灣》2、3兩期連載的。(秦賢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