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 | 臺灣青年 |
---|---|
創刊時間 | 民國34年(西元1945年)11月12日 |
停刊時間 | 民國35年(西元1946年)4月間? |
起迄卷期 | 第1期~第10期?,共10期? |
刊期 | 半月刊 |
出版地 | 台北市榮町 |
發行單位 | 三民主義靑年團中央直屬臺灣區團部籌備處 |
瀏覽次數 | 10497次 |
提要
在台灣近現代史上,至少出現過三種不同團體發行名為《臺灣青年》的雜誌,三份刊物皆有其特殊的影響力與歷史地位。1920年在東京,以台灣留日青年為核心組成的台灣青年雜誌社,在本土資產家支持下創辦了一份政治社會運動啟蒙雜誌,其刊名即為《臺灣青年》,而後逐漸發展為日刊化的《台灣新民報》,這段日治時期台灣人在報業發展方面的奮鬥史,在此不擬詳述。另一個《臺灣青年》雜誌,是1960年在東京發行的月刊雜誌,出版者原為「台灣青年社」,而後改為「台灣青年獨立聯盟」。實際上,這是海外台灣獨立運動團體的機關刊物,該刊持續發行到2002年滿500期才停刊。然而,在此要介紹的是另一份《臺灣青年》雜誌,政治傾向雖然不同,但同樣是在島外創辦的刊物。這份刊物是1943年元月創刊於福建龍岩,由台灣義勇隊長李友邦主持,發行機關是「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直屬台灣義勇隊分團」,這是一份抗戰宣傳的戰地刊物。該刊原以旬刊發行,1944年元月改為週刊,同年7月8日止共計發行63期。1945年底,台灣義勇隊併入三青團,隨著陳儀政府來台,該刊也遷台復刊。
戰後在台復刊的《臺灣青年》,發行者為「三民主義青年團台灣區團部籌備處」,第1期刻意選在1945年11月12日國父誕辰紀念日發行。復刊第1期之封面以木刻版畫展現,背景為台澎島嶼圖,前景是快跑前進的青年,手上還拿著一本《三民主義》在閱讀。帶有如此濃厚為國民政府宣傳意味的雜誌,在戰後初期台灣出版品中可說是異數。但是,各期從封面到內文卻又大量採用木刻版畫當插圖,讓人隱約感受該刊還具有幾分左翼刊物之色彩。其實,這樣的內含左右思想的矛盾現象,正是三青團台灣區團的特色。1938年抗戰初期,由蔣介石發起並自任團長的三民主義青年團,原本是為了進行戰時青年動員的組織,但同時也具有對抗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意味。戰後,三青團台灣區團是由福建遷入,其組織母體是李友邦領導的台灣義勇隊,隊上許多領導分子是台灣農民組合、左傾後台灣文化協會之舊幹部。這些左翼團體舊幹部抵台後,號召舊同志加入三青團,結果大量台灣左翼青年變成了三青團幹部,以致該團的活動對既有體制具有明顯的批判性。也因為如此,在二二八事件鎮壓中,這些左翼青年大多遭到逮捕或殺害,即使還有倖存者,也大多在1948年的黨團合併總登記中被清除殆盡。
戰後,在特殊的時空環境下,三青團台灣區團部逐漸轉為批判陳儀政府的左傾團體,但其機關報《臺灣青年》雜誌之內容,基本上並未違反國民政府之政令,亦無批評陳儀政府之言論。1945年11月復刊第1期,在〈編後話〉中針對刊物宗旨有以下之說明:「本刊原為一星期出版一次,稱〈台灣青年〉週報。本處入台後,即感宣教工作亟須加強。已另擬出版日報,並將週報改為半月刊,使成為一綜合性之青年讀物。本刊主旨在激發青年對三民主義之加深認識,使具實現主義決心。介紹優秀學術研究、文藝著作,及各種青年問題之研討。並以盡量刊登新青年作家作品,以獎勵青年學習精神。」正如其言,若將政治宣傳部分排除,這本雜誌或許也可視為一份青年文藝刊物。這一點從〈徵稿簡約〉中也可以獲得印證,該刊所列「徵稿內容」如下:「1. 特載:關於 國父遺教團長訓示,及主義國策等之宣揚。2. 論著:關於台灣接管後復員工作問題之研究,及台灣青年問題之探討,暨各項建設問題之提供等等。3. 報導:關於台灣史地或台灣文化資料之介紹。4. 文藝:凡有關台灣問題及青年修養常識之敘述、傳記、散文、報告、特寫、詩歌、圖畫、小說等作品一律歡迎。」詳細檢閱目前能看到共7期6冊刊物後,大致上可確認其內容反應了前述徵稿內容的分類。
《臺灣青年》各期首篇文章固定是團長蔣介石的訓詞,而後以本刊資料室為名介紹國父與蔣團長生平事蹟,接著是各級長官、區團主任李友邦、書記佘陽等之演講詞。此外,李友邦妻子嚴秀峰也至少發表三篇有關婦女問題的文章。這些前半屬於官樣文章部分省略不談,在此將討論重點放在各期後半的文章。該刊從第1期起刊登了筆名「覺訓」的〈旅台印象拾遺〉,共計連載8次,其內容是敘述自己在1934年來台從事華僑組訓工作的心得。從生平事蹟與最新中國大陸出版的史料可知,覺訓是日治時期台灣中華會館重要的幹部,來台期間主要是擔任對華僑的宣傳工作。該文可算是遊記散文,同時記錄日治後期在台華僑眼中的台灣社會,可以說是一篇重要史料。第3期開始連載署名「潘虹」的〈關於中國文學〉,此為介紹文學史的長文,第8、9合期刊出第6回,但尚未結束。另外,連載的文章尚有從第6期起,以「歷史講座」署名「蕭凌」的〈中國歷史上的民族戰爭〉,共計刊出三次。此外,針砭時局的「短論」也值得參考,在極短的時事評論中,大致可以看出該刊企圖表現出批判共產黨,以及為國府辯護的論述立場,但在敘述中也有一定程度透露了對時局的不滿與憂心。
自命為青年綜合性讀物的《臺灣青年》雜誌,留下較值得注意的文章應為「文藝」欄的一些作品,以及每期皆刊出數幅的木刻版畫。「文藝」專欄到第4期尚未出現,但實際上第1期起就刊出新詩,署名「蘇」的〈台灣我們來了〉。第3期以後最常出現的詩作是署名「追光」的作品,這些新詩大部分具有強烈民族主義思想,這大概是戰後初期中國大陸來台文人共通的偏向吧!比較特別的作品還有:第2期署名「梅風」的〈座談會散記〉,該文留下青年團集會的生動紀錄。第4期刊出台灣少年團員署名「孟北」的〈回到故鄉的感想〉,這是一篇頗為誇張的宣傳文章。第7期刊出文藝作品署名「黃遺」的散文〈夜車〉、署名「珠」的散文〈給 一個自殺的朋友〉、署名「追光」的新詩〈鴨〉;第8、9期合刊中則有署名「力行之」的〈「現代青年」觀後感〉,是一篇電影短評,還有署名「莊瑞源」的小說〈嬰〉,署名「鄭成渠」的散文〈向太陽〉,署名「追光」的新詩〈春天‧生長的季節〉與署名「蘇烽」的新詩〈奮興吧‧年青的戰鬪員〉。最後較特別的是,一篇署名「詩‧麟 畫‧鶴」的〈霧的黎明〉,這是由三首新詩與三幅木刻版畫構成的作品等。這些作品的作者還尚待考訂,作品的定位或價值也有深入討論的必要。
從時代的脈絡來看,我們可以明確地指出,《臺灣青年》最大的特色是不論政治性宣導文章,或是新詩散文等文藝作品,從創刊起就完全不刊登日文稿件,完全不在乎台灣青年的接受度,如何能銷售出去呢?這個問題或許是讓這本刊物短命結束的主因吧!該刊第1期首頁刊載:〈目前台灣革命青年的行動綱領〉,關於團員部份強調:「一、一個月內讀完三民主義,三個月內讀完 國父全部遺教,六個月內讀完 主席一切訓示! 二、六個月內學習使用普通國語會話,並教育了最少十個青年也能夠同時使用國語,迅速普及國語會話運動。」從這段強烈的剛性語言推行政策的宣示來看,這份刊物完全排除日文穿插使用的作法也就不足為奇了。
《臺灣青年》第8、9期合刊是第三屆紀念3月29日青年節的紀念專號,各級長官的訓詞中,教育處長范壽康的發言相當值得注意,他在題為〈敬告本省青年〉的訓詞中表示:「本省青年當中,直至現在,猶樂讀日文書籍報紙喜作日語,對祖國歷史為何,文化為何,又每多誤解,良可慨也!」因此,他在訓辭最後強調:「竊以為台灣本省在今後數年期間之教育政策,應偏重國文、國語、國史,俾本省同胞得在最短期間,恢復五十年前之本來面目,澈底肅清所有『奴化教育』、『愚民政策』之一切毒素。」由於范處長到處發表以上論旨之演說,不久即遭省參議員批判說:演講中誣指台灣人已被奴化、排斥外省人。結果,參議會還組成專案小組來調查其言行,雖然當事人否認,參議員們最後也未深入追究,但已引發府會對立之軒然大波,省籍矛盾也日益惡化。前引文應該是這段歷史公案最佳的明證。
從第2期起《臺灣青年》發起徵求基本讀者一萬戶之活動,但是這項活動似乎進行不順利。遷台後隔年,三青團同時也計劃儘快發行日報,但最後也沒有下文。除了當時物價波動,加上在台灣的黨、政、軍、團統治機關四頭馬車所進行權力鬥爭,青年團一直居於下風,這樣的結果讓團部失去了媒體經營權與發言權。此外,前述三青團受限於僵化的民族主義思想,又採取最激進的國語推行政策,也應該是讓《臺灣青年》發行難以維繫的原因之一。(何義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