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 | 政經報 |
---|---|
創刊時間 | 民國34年(西元1945年)10月25日 |
停刊時間 | 民國35年(西元1946年)7月25日 |
起迄卷期 | 第1卷第1期~第2卷第6期,共11期 |
刊期 | 半月刊 |
出版地 | 臺北市延平北路3段9號(太平町三丁目9番地) |
發行單位 | 政經報社(「台灣政治經濟研究會」) |
瀏覽次數 | 7968次 |
提要
《政經報》發行於1945年10月25日,發行人為陳逸松,主編由蘇新擔任。日治時期,陳與蘇兩人為左翼團體的重要成員,蘇新曾參與左傾後「台灣文化協會」的機關刊物《台灣大眾時報》之編輯。基於共同的理念與辦刊物的經驗,戰後兩人攜手合作,企圖展開社會改造的宣傳活動。1945年8月日本戰敗消息傳來,9月蘇新就在陳逸松的邀請下從家鄉台南來到台北,兩人與各界友人商量後,決定組織一個「台灣政治經濟研究會」,並準備發行小報型的《政經報》。研究會主要成員包括:陳炘、陳逢源、王井泉、王白淵、顏永賢、胡錦榮等,該刊原本應屬研究會的機關誌,但研究會除舉辦座談會外,並未展開具有影響力之活動,最後《政經報》竟變成單獨的出版事業,而且刊物之經費與編輯場所皆由陳逸松一人提供。
該刊出版宗旨,正如「創刊詞」中所言:「政經報者就是關於政治經濟全般的問題之報紙。我們將民族的滿幅熱情而求一個指導中心,將喚起全民眾來建設我們的中國我們的台灣。所有出於虛心精誠的議論盡可包含,所有真出於為國家民族的意見無任歡迎。以後希祈大方協助我們的政經報。」若再詳讀蘇新在「編輯後記」的說明,我們可以清楚的了解,該刊出版之動機與目標主要是鑑於日本勢力退出後,台灣政治經濟與民眾生活將會有很大的變化,面對這樣的變局,對於各方面的問題都有必要深入研究,以便建設新台灣。現存之《政經報》半月刊,其發行期間是自1945年10月25日到隔年7月25日為止,因2月初發行第2卷第3期以後嚴重脫期,故到7月下旬才發行第6期,共計僅發行2卷11期。
該刊創刊號僅24頁,應是由陳逸松主編,除創刊詞之外,僅轉載有關三民主義提要與蔣介石之文章。此外,還有預定長期連載的「政經日誌」,封底裡刊出「本報稿約」,封底則有政治經濟研究會會章等。11月10日發行第2期,有幾篇重要文章,特別是王白淵〈我的回憶錄〉與賴和〈獄中日記〉(皆連載四期),可說是頗具價值的文獻資料。此外,陳逸松撰寫的社論也頗具時代意義,他在社論中強調,糧食問題與金融問題是當前緊急課題。往後該刊也連續刊載,該社主辦糧食問題對策與金融問題對策座談會之記錄,證諸二二八事件前的局勢,這些相關的論點確實頗有見地。第2期編輯後記署名「新」,可能這期才剛由蘇新接手,第3期到第5期從內容來看,應該可以確定已經完全由蘇新主編。在蘇新主持下,該刊開始批判政府,包括行政長官陳儀的用人政策,財經政策等。另外,對左翼的動態也特別加以留意,包括對日本社會黨、工會組織、工運與左翼文化活動等皆有報導。根據蘇新自傳,「政經日誌」與座談會記錄皆由他所撰寫。
該刊第2期列出5名編輯委員,除陳逸松與蘇新之外,只有王白淵在上海居留約4年,具有中文寫作能力,日本大學畢業的顏永賢與日文記者胡錦榮皆不會書寫中文。因此,第3期起林金莖在陳逸松邀請下成為編輯委員,林具有深厚的漢文素養,其兄長林精鏐(號芳年)以日文創作現代詩,是鹽份地帶著名的新文學作家。實際上,他在第2期就以文言文發表〈新台灣如何建設〉,隨後還發表兩篇評論性文章。1946年1月起,《政經報》繼續發行第2卷,第1~4期依然掛名蘇新主編,實際上陳逸松可能負擔部份編務。因為1946年元月起蘇新已離開政經報社,出任該年剛創刊的《人民導報》總編輯。蘇新的離開,對中文寫作人才缺乏的《政經報》,應該是一大打擊。撰稿人才的不足,使《政經報》出現許多轉載的文章。轉載文章雖有部份已載明出處,但部分重要稿件,如謝春木、連震東、李萬居等半山人士的文章,1945年10月前都已發表於重慶出版的《台灣民聲報》,卻未註明出處與原載之時間,容易令人誤認為《政經報》在戰後所邀之稿。另外,宋斐如〈民族主義在台灣〉是摘錄原題〈如何收復台灣──血濃於水台灣必須收復〉之部分,該文1943年7月發表於中國國民黨台灣省黨部編《台灣問題參考資料集》第2輯。其實這些文稿,都是台灣人在重慶對國府官員提出的治台建言,重新刊載更突顯這些人的原本的擔憂,皆已成現實之問題。如果去除各種轉載文章,《政經報》獨家的稿件並不多。儘管如此,該刊還是出現了不少文章值得重視。例如,呂赫若的兩篇短篇小說〈故鄉的戰事(一)改姓名〉、〈故鄉的戰事(二)一個獎品〉,這應該是他最早的中文創作。王白淵的〈告外省人諸公〉,是反駁台灣人奴化說之代表性文章。台南縣教育科長楊毅的〈論目前中國政治的頹風〉一文,是由蘇新所邀稿,可說是少見由外省官員撰寫之批判文章。
《政經報》的第2卷第5~6期,其內容風格有很大的轉變,兩期分別於5月10日與7月25日出刊,主編改由社長陳逸松兼任。但是,實際上負責編務者應該是以蔣瑞仁為筆名的蔣時欽。蔣時欽是蔣渭水三子,抗戰時期居留上海瞭解國共鬥爭情勢,是少數能以中文撰稿的台灣青年,戰後蔣時欽自上海返台,主要工作是擔任《民報》記者。《政經報》中有一篇〈向自治的路〉的文章,作者署名蔣瑞仁,文中提及自己是戰後才從上海返台,由這段敘述加上陳逸松的證言,可以斷定蔣瑞仁即為蔣時欽的筆名。這兩期中,蔣瑞仁分別發表〈向自治的路〉與〈憲政運動與地方自治〉二篇文章,還有署名「仁」之〈編輯後記〉,這些應該都是蔣時欽撰寫的文章。這兩期不僅有自治論述之文章,並分別刊出「政治協商會議特輯」與「美國憲政研究特輯」,使該刊明顯成為政論性刊物。從這兩期內容的風格來看,蔣時欽應該擔負了大半的編務工作。在編輯後記中,蔣時欽憂心台灣現狀,對於當前政治腐敗社會混亂,他說:「我很怕,若這樣下去,台胞不是患了精神衰弱,則會有爆炸的一天」。談到解決之道時,他強調:「打倒官僚政治!爭取民主政治!實現地方自治,即縣市長民選以及省長民選!我們結論是這樣,前號如此,此號如此,達到實現民主政治以前,永遠不會變的」。
由上述情況可知,陳逸松是雜誌的創辦人與出資者,蘇新與蔣時欽則是決定《政經報》言論方針的中心人物,由於三人的思想讓這份刊物具有明顯左翼色彩,甚至後來竟變成政論雜誌。但是,《政經報》也刊載了一些重要作家的文藝創作,除前述呂赫若的小說,賴和、王白淵的日記與回憶錄之外,還有鍾理和用筆名「江流」發表於第2卷第5期的小說〈逝〉。另外,還刊載了張冬芳、王白淵的新詩;歐清石〈獄中吟〉、王溪森〈獄中別同志〉、吳鵬博〈出獄有感〉之古典詩作品。此外,還有一些文人報導或其散文作品等。雖然皆屬片段零散或是轉載之資料,但在近代文學史上,應該都還相當具有討論或參考之價值。(何義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