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 | 民俗臺灣 |
---|---|
創刊時間 | 昭和16年(西元1941年)7月10日 |
停刊時間 | 昭和20年(西元1945年)2月1日 |
起迄卷期 | 第1卷第1號~第5卷2號,共44冊 |
刊期 | 月刊 |
出版地 | 臺北市樺山町一八 |
發行單位 | 東都書籍臺北支店 |
瀏覽次數 | 28842次 |
提要
《民俗臺灣》是臺灣第一份探討臺灣民俗與臺灣民俗學的專門刊物,並且在戰鼓聲中、皇民化運動的狂潮之下出現。《民俗臺灣》創刊之前,由金關丈夫執筆的〈趣意書〉發表在《臺灣日日新報》、《興南新聞》的新聞媒體上,署名的發起人共有金關丈夫、萬造寺龍、須藤利一、岡田謙、陳紹馨、黃得時等六人,提出創辦《民俗臺灣》構想兼主編的池田敏雄,並未見於發起人之列,主要原因據其女池田麻奈所言是因為當時池田任職於總督府情報部囑託,礙於身分敏感,為避免外界作出不必要的聯想,所以並沒有在發起人的名單上署名。
《民俗臺灣》的誕生及成長,關鍵性人物有四位,分別是催生者兼主編的池田敏雄(1916~1981);身為發起人兼提出雜誌的主要內容與形式、並作為當局干涉擋箭牌的金關丈夫(1897~1983);畫家立石鐵臣(1905~1980);攝影家松山虔三(杉山直明,年代不詳)。前兩者是雜誌的主要支撐者與操作者,後二人則是豐富雜誌內涵、使其更為生動活潑的藝術家。主要內容包括神明祭儀、年節歲時、占卜咒術、民間禁忌與生活信俗、生命禮俗、社會慣習、臺語與俚諺傳說、遊戲競技、民藝戲曲、民俗醫療、民俗文化與民俗學討論等。
《民俗臺灣》係月刊形態的雜誌,每一號從40餘頁到60餘頁不等,但大多數多維持在50頁左右,由隸屬東京三省堂的關係企業東都書籍株式會社臺北支店(分公司)所發行,每一號印刷的數量約2,000冊,最盛期達3,000冊。從昭和16(1941)年 7月15日創刊,至昭和20(1945)年終戰那年正月為止,共跨越了5個年頭,發行了5卷。而頭尾兩年都不是足年發行,第一年從第1卷1號起至該年年底的1卷6號止,計發行了6號;而最後一年於年初停刊,只發行了5卷1號,加上中間三個完整年所刊3卷36號,所以實際一共歷經了3年又7個月(43個月份),發行了43號。而昭和20年2月份(5卷2號)雖已完成編校,卻因時局緊迫而無法出刊。
戰後,日本湘南堂、臺灣古亭書屋都重刊過《民俗臺灣》,但遺憾的是,這些版本和昭和時期所發行的《民俗臺灣》一樣,都是不完整的版本,缺少了被總督府警務局保安課查禁撕毀的池田敏雄〈有應公の靈驗〉、蘇維熊〈性と臺灣俚諺に就て〉二篇文章,以及5卷2號。直到民國87(1998)年2月臺北南天書局才將〈有應公的靈驗〉一文補上,而僅有一份校定本的5卷2號也被池田保留著,另外〈關於性與臺灣俚諺〉則在製版前一星期尋獲,至此完整版的《民俗臺灣》才第一次呈現在世人眼前,所以完整版的《民俗臺灣》是從昭和16年 7月到昭和20年2月,共計44號。
《民俗臺灣》投稿撰文者人數眾多,來自社會各個職業層面,學術領域涵蓋廣泛,題材因此也相當豐富。主要執筆者日籍有金關丈夫、稻田尹、岡田謙、立石鐵臣、松山虔三、新垣宏一、三島格、吉見まつよ等教員及池田敏雄、海島洋人、東方孝義、西田豐明等官員;臺籍有戴炎輝、黃連發、朱鋒(莊松林)、吳槐、連溫卿、吳尊賢、黃鳳姿、王瑞成、江肖梅、黃啟瑞、石陽睢、楊雲萍、李家齊、李騰嶽、廖漢臣等人。
對於臺灣民俗的研究與臺灣民俗學的發展而言,《民俗臺灣》的刊行有幾項重大的貢獻與創舉。(一)以臺語文字來思考與行文:《民俗臺灣》臺語文字的使用有兩大意義,一是隨著皇民化運動的推展,報紙漢文版的廢除,國語(日語)運動推行的同時,臺語文字及其語音於《民俗臺灣》大量湧現,對於臺籍讀者而言,倍覺有一種親切感。二是《民俗臺灣》臺語文字的使用,讓臺灣民俗研究與臺灣當地的主要語言結合在一起,而民俗本身所具有的草根性、鄉土性更藉此而凸顯出來。(二)保存重要的民俗資料:民俗資料的重要與否,不是端看份量的多寡,或是何種民俗議題,而是看它是否探討得更為詳細,可否補足以前臺灣民俗研究不足之處,或釐清一些仍未交代清楚、模糊不清的民俗問題。在這一方面,《民俗臺灣》部分民俗採訪或調查的文章,確實保存了重要的臺灣民俗資料。(三)開創嶄新的民俗研究議題:《民俗臺灣》有些民俗議題卻是前所未見的。在年節歲時方面,正月七日「人日」(七元)吃七寶羹(七種菜)的信俗、除夕「跳火盆」求財富的信俗活動,都是前所未見的民俗議題。在占卜咒術方面,梅村益敏、潮地悅三郎、吳尊賢三人所寫淨符、家畜用符、止血符、化骨符等這類的文章,雖然只提出了初步的介紹與分析,但卻是臺灣民俗研究中最早的開端。
日治晚期以後,臺灣知識階層逐漸重視本土民俗文化,透過本土民俗文化的關心而找到族群心理的認同感,連藝文界人士也開始關注臺灣民俗,並執筆撰寫民俗方面的文章,如郭水潭、楊逵、黃得時、巫永福、楊雲萍、李獻璋、周金波、吳新榮、張文環、龍瑛宗、呂赫若等人。而專注於臺灣民俗之研究者如朱鋒、石暘睢、吳槐、王瑞成、吳新榮、吳尊賢、吳守禮、江肖梅、黃連發、黃啟瑞、黃鳳姿、黃得時、戴炎輝、曹永和、陳紹馨、楊雲萍、賴阿龍、李家齊、李騰嶽、廖漢臣、連溫卿、潘迺禎等如雨後春筍般一一浮現,與日治初期只有連橫、曾景來等臺籍少數民俗研究者相較,簡直是天壤之別。這完全是受到《民俗臺灣》在臺灣知識階層的發行流傳,並開放投稿、投書討論的影響。
戰後受到《民俗臺灣》影響最大的刊物是《臺灣風物》,如果仔細觀察刊物封面,就可發覺早期它名稱叫「臺灣之風物」,後來才把「之」字去掉,而稱「臺灣風物」。特別是在早期,《臺灣風物》的確受到《民俗臺灣》之影響,說《臺灣風物》是《民俗臺灣》香火之繼承者亦未嘗不可。(一)編輯風格相似:頁數、底封面與底封裏和《民俗臺灣》相近,連民俗插圖亦和《民俗臺灣》相仿,《臺灣風物》所謂的「新民俗圖繪」是請畫家兼臺灣省立博物館研究員呂基正提筆,其構想即來自《民俗臺灣》立石鐵臣的「臺灣民俗圖繪」。(二)撰文者的沿續性與重疊性很高:如楊雲萍、陳紹馨、吳新榮、吳槐、廖漢臣、朱鋒、戴炎輝、曹永和、連溫卿、石陽睢、李騰嶽、郭水潭、黃得時、楊逵、潘迺禎、顏水龍、蘇維熊、吳守禮等人是《民俗臺灣》常見的臺籍執筆者。他們不但是橫跨日治、戰後的重要文化人,更是《臺灣風物》初期的執筆大將。
《民俗臺灣》的刊行不但是讓民俗研究在臺灣生根,從整體臺灣民俗學發展的觀點來看,其地位更是無法抹滅。(戴文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