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 | 文藝臺灣 |
---|---|
創刊時間 | 昭和15年(西元1940年)1月1日 |
停刊時間 | 昭和19年(西元1944年)1月1日 |
起迄卷期 | 第1卷第1號~第7卷2號 |
刊期 | 雙月刊,共38期、38冊 |
出版地 | 臺北市大正町一ノ一四 |
發行單位 | 臺灣文藝家協會 |
瀏覽次數 | 24314次 |
提要
《文藝臺灣》創刊號於1940年1月1日由「臺灣文藝家協會」發行,至1944年1月1日發行7卷2號終刊為止,共發行38號,為日本統治期台灣所發行之綜合文藝雜誌中最為長壽者。「台灣文藝家協會」是由發行《華麗島》(1939年12月發行)之「台灣詩人協會」(1939年9月成立)擴大改組而成,二協會之主要成員與會規幾近相同;1941年2月發行之2卷1號以後,因「台灣文藝家協會」改組,《文藝台灣》改自「文藝台灣社」發行,此後風格亦產生顯著變化,故可將《文藝台灣》分為「台灣文藝家協會」機關雜誌時期、「文藝台灣社」同人雜誌時期,以前後觀之。
前期《文藝台灣》為雙月刊,沒有創刊詞之《文藝台灣》創刊號內容多半為詩作,原應為《華麗島》第二號。唯其編後語述及「昭和14年2月以來的懸案台灣文藝家協會,終於在『台灣日日新報』『台灣新民報』兩社學藝部,以及各文化團體的積極支持下,逢紀元二千六百年佳期而成立並創刊《文藝台灣》」。可知《文藝台灣》的組織是在由西川滿與台北帝大教授群、總督府官員、在台日本詩人、少數台灣籍作家所組成的「台灣詩人協會」的基礎上,藉由當時島內兩大新聞媒體《台灣日日新報》、《台灣新民報》為召喚座標而成立。「台灣文藝家協會」會員又分贊助會員與普通會員,贊助會員如安藤正次、植松安、金關丈夫、神田喜一郎、島田謹二、矢野峰人、山中樵等為台北帝大教員與總督府圖書館關係者,更有當時在台日人所發行之重要文藝雜誌主編如短歌誌《新玉》的桶詰正治、《原生林》的田淵武吉、俳句雜誌《尤佳利》的山本孕江等。可知作為全島性文藝團體「台灣文藝家協會」成立後援者,為台灣之學術權力以及在台日人文藝團體勢力。普通會員方面,則包含原《華麗島》成員如黃得時、龍瑛宗、王育霖、楊雲萍、中山侑等,更加入張文環、周金波、濱田隼雄等文藝人士共68名。另有會員之外的「贊助員」如橫光利一、吉江喬松、伊藤整、伊藤永之介、大鹿卓、西條八十、中村地平等日本內地知名作家與文藝相關者,但並未實際參與《文藝臺灣》事務。
「台灣文藝家協會」在1941年2月重新改組,會長由矢野峰人擔任,安藤正次、山中樵、河村徹等台北帝大、總督府官員、《台灣日日新報》關係人士則由之前的「贊助會員」改列「顧問」或「參與」;協會下並設詩、劇作、小說、短歌、俳句等文體部門與事務、會計等業務部門。雖然成員與改組前並無太大出入,但「台灣文藝家協會」確實已由文藝愛好者社團,一舉邁向高度組織化以利於發揮統合力量的團體。與此同時,《文藝臺灣》改由「文藝台灣社」發行,成為隸屬於「台灣文藝家協會」的雜誌之一,由機關雜誌轉為同人雜誌,發行期間亦改為月刊。由改組後所發行的二卷一號「編後語」中,「我等異體同心,立誓願為建設南方文化粉身碎骨……以文藝文化實踐臣道」等較前期更為慷慨激昂、並以戰爭語言如「南方文化」「臣道實踐」等為主軸的宣示性文字可知,隨著日本帝國在大東亞區域戰事的深化,「台灣文藝家協會」的組織性強化與《文藝臺灣》中日漸濃烈的戰色,顯示台灣之文藝活動亦無法不為戰局而牽動。
《文藝臺灣》作為含括文學、民俗、繪畫、裝訂藝術之文藝雜誌,其內容相當豐富多元。文學方面的參與者包括西川滿、濱田隼雄、川合三良、新垣宏一、島田謹二、矢野峰人、周金波、龍瑛宗、陳火泉、黃得時、楊雲萍、黃鳳姿、張文環、葉石濤等。創刊號及最初幾期之刊登的文類以詩歌為大宗,其中又以新詩為主,間雜短歌、俳句;其後以綜合性文藝刊物為目標發展,逐漸增加小說、隨筆、評論以及民俗考據文章,在美術設計風格上則仍延續自《媽祖》、《華麗島》以來,結合「府展」重要版畫家立石鐵臣、宮田彌太郎作品的形式,寓含臺灣民俗與宗教色彩。重要作品在小說方面,有西川滿〈赤崁記〉、〈採硫記〉、〈臺灣縱貫鐵道〉,濱田隼雄〈南方移民村〉、周金波〈水癌〉、〈志願兵〉、陳火泉〈道〉等。自第二卷第四號以降,各期固定有西川滿撰寫之題名為「□月消息」的編輯後記,以及報導社內同人活動訊息的「社報」,不定期也會有「東京通信」、「大陸通信」、「諸家芳信」等專欄,作為同人文章品評交流及讀者回饋意見之園地。各期特輯方面,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以以臺灣鄉土采風及民俗藝術為特色,如「新版台北風物圖繪」(2卷5號)、「臺南特輯」(3卷2號)、「島民劇特輯」(3卷5號)、「藏書票特輯」(3卷6號);第二類為文藝創作取向,如「短篇小說特輯」(3卷4號)、「新人小說特輯號」(4卷4號)、「現代臺灣詩集」(4卷5號)、「評論特輯」(5卷1號);第三類為因應戰爭局勢、呼應時局而設,如「大東亞戰爭詩集」(5卷2號)、「大東亞文學者大會特輯」(5卷3號)、「臺灣決戰文學會議特輯」(7卷2號)。除刊登作品外,《文藝臺灣》亦推動設立臺灣第一個文學賞:1941年1月1日發行的第二卷第一號中宣布設置「文藝臺灣賞」,設立的宗旨為「我等生於臺灣、熱愛臺灣,冀臺灣文化之健全發展,茲設立文藝臺灣賞,以表資助建設臺灣新文學之微衷。……乞本島文學者自奮,以文學實踐臣道,樹立在臺灣之日本南方文學」(至第二回改稱為「樹立在臺灣之皇民文學」)。文藝臺灣賞的賞金為100圓,評審委員由島田謹二、矢野峰人擔任,從該年度所發表的詩歌、小說中選出優秀作品受賞。第一屆的得獎者為周金波(小說)、川合三良(小說),第二屆的得獎者為長崎浩(詩)、新垣宏一(小說)。
1941年5月,「文藝台灣社」同人張文環、中山侑等另創《台灣文學》,與《文藝臺灣》至1943年底並立為戰爭期台灣二大純文藝雜誌。而在1943年11月所召開的「臺灣決戰文學會議」中,西川滿主張將《文藝臺灣》奉獻給國家,決定於1944年1月1日發行終刊號。與同時期停刊的《臺灣文學》等文藝雜誌合併為《臺灣文藝》。《文藝臺灣》與《台灣文學》二雜誌之間或因黃得時的〈晚近的台灣文學運動史〉(1942年10月)的論述策略、「糞寫實主義論爭」的發生而呈現對立之勢;且西川滿在編務與實際創作時對於形式美學的執拗、將台灣風物予以個人化詮釋的獨特偏好,皆使《文藝臺灣》在現今台灣文學研究中,多被賦予顯現異國情調或帝國之眼的獨善,甚或是「西川滿的遊戲」等負面評價。然而實際上,《文藝臺灣》與《台灣文學》二誌之編輯者與同人之間時有合作交流,故實未能僅以民族對立或壓制抵抗的圖示,來理解包括《文藝臺灣》在內的戰爭時期文學現象。(張文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