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 | 華麗島 |
---|---|
創刊時間 | 昭和14年(西元1939年)12月1日 |
停刊時間 | 昭和14年(西元1939年)12月1日 |
起迄卷期 | 第1號,共1冊 |
刊期 | 僅1期 |
出版地 | 臺北市大正町一ノ二 |
發行單位 | 臺灣詩人協會 |
瀏覽次數 | 2824次 |
提要
1939年9月9日,西川滿與北原政吉等日臺詩人於台北明治製果發起成立「臺灣詩人協會」。原本計畫在次月即出版機關雜誌,卻因為在成立大會上決議亦向會員以外的人士徵稿,透過報紙徵及而得大量作品,篩選之後延至同年12月1日才發行以新詩創作為中心的《華麗島》。1940年1月1日,「台灣詩人協會」改組擴張為「台灣文藝家協會」,並發行機關雜誌《文藝台灣》;《華麗島》遂以一號雜誌終刊。然而《文藝台灣》創刊號大部分皆為詩作,出刊時間與《華麗島》極為相近,應可視為《華麗島》第二號的還魂再生。「臺灣詩人協會」主要會員包括在台日人西川滿、池田敏雄、中山侑、長崎浩、新垣宏一、新田淳及台籍之郭水潭、龍瑛宗、楊雲萍、黃得時、吳新榮、邱炳南等33名。會規中標舉以「謀求臺灣詩文學之向上發展與會員之互相親睦為目的」,並「以居住於台灣並為台灣出身之詩人與文藝家,且贊同本協會意旨者為會員」。協會組織設有文化部、編輯部、會計部、事業部,會員並需依其身份繳交會費。
《華麗島》之編輯與「台灣詩人協會」的活動組織皆由西川滿、北原政吉二人主導。西川滿擔任發行人,北原政吉則為編輯人、並擔任編後語「燈虎」的撰寫。封面為桑田喜好所繪之「淡水風景」。卷首未設創刊詞,而代之以日本戰爭期著名軍人作家火野葦平的祝賀文〈過華麗島〉。全刊多為現代詩,但亦包括散隨筆如池田敏雄〈單身娘〉、中山侑〈戰爭構圖〉、喜多邦夫〈元會境想譜〉,以及小說如西川滿〈瘟王爺〉。其中值得注意的篇章如透露欲以交融小說、散文特質的「詩」作為發揚「日本式感性-萬葉以來之抒情精神」的評論〈熱帶旗手〉,與尚為台北高校學生之邱炳南的散文詩〈廢港〉的形式與內容,在詩誌中特以小說問世的西川滿〈瘟王爺〉;水蔭萍、王育霖、楊雲萍、黃得時、郭水潭、龍瑛宗等台籍文藝家亦參與其中。在共68位作者的作品中,風格或抽象抒情、或就台灣民俗風物渲染脫離現實脈絡之浪漫情調。插畫則由活躍於「府展」的桑田喜好、立石鐵臣、宮田彌太郎擔當。
《華麗島》在台灣文壇史上,可視為西川滿設立涵括全島各領域文藝家「台灣文藝家協會」與《文藝台灣》的過渡階段性嘗試。西川滿在1933年帶著恩師吉江喬松的著名獻辭「南方為/光之源/給予我等秩序與/歡喜/與華麗」返台,並經歷主導詩刊《媽祖》、編輯學術藏書誌《愛書》、結合民俗與文字之繪刊《台灣風土記》,已匯聚台北帝大教師群、總督府官員、在台日人作家等人脈,具備創造出融合民俗與繪畫、文學之表現方式的能量。《華麗島》即可視為其人脈擴及台籍文士作家後的初步嘗試。(張文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