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 |
研究者 |
篇名 |
書名 |
卷期總號 |
論著類型 |
出版日期 |
詳細 |
|
21 |
楊照 |
讀陳芳明散文集──與魯迅的宿命交會 |
聯合文學 |
第175期 |
期刊 |
1999年5月 |
 |
|
22 |
楊照 |
「緩慢有理」的美學偏執──評《背海的人(下)》 |
洪範雜誌 |
第63期 |
期刊 |
2000年11月 |
 |
|
23 |
楊照 |
多情的流浪者──鄭愁予的《鄭愁予詩集》 |
洪範雜誌 |
第64期 |
期刊 |
2001年4月 |
 |
|
24 |
楊照 |
彗星式的絢爛精品──瘂弦的《瘂弦詩集》 |
洪範雜誌 |
第64期 |
期刊 |
2001年4月 |
 |
|
25 |
楊照 |
端端正正、冷靜文明──余光中的《余光中詩選》 |
洪範雜誌 |
第64期 |
期刊 |
2001年4月 |
 |
|
26 |
楊照 |
臺灣文學史上少見的冒瀆鬧劇──王禎和的《玫瑰玫瑰我愛你》 |
洪範雜誌 |
第64期 |
期刊 |
2001年4月 |
 |
|
27 |
楊照 |
橫征暴斂的作者:閱讀王文興 |
洪範雜誌 |
第64期 |
期刊 |
2001年4月 |
 |
|
28 |
楊照 |
純真理想的典型塑造──陳映真的《鈴璫花》 |
洪範雜誌 |
第66期 |
期刊 |
2001年10月 |
 |
|
29 |
楊照 |
複雜、悲觀的啟蒙者──賴和的《賴和小說集》 |
洪範雜誌 |
第66期 |
期刊 |
2001年10月 |
 |
|
30 |
楊照 |
重讀梁啟超的《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 |
文訊雜誌 |
第221期 |
期刊 |
2004年3月 |
 |
|
31 |
楊照 |
30年後的小說 |
文訊雜誌 |
第272期 |
期刊 |
2008年6月 |
 |
|
32 |
楊照 |
殘廢者的生命尊嚴──重讀張文環的〈閹雞〉 |
印刻文學生活誌 |
第59期 |
期刊 |
2008年7月 |
 |
|
33 |
楊照 |
建立衡量臺灣史深度與廣度的標尺 |
思想 |
第16期 |
期刊 |
2010年10月 |
 |
|
34 |
楊照 |
大河滔滔,續流不絕──讀李喬《埋冤1947埋冤》 |
自立晚報 |
|
報紙 |
1996年2月 |
 |
|
35 |
楊照 |
關於《夏濟安日記》 |
中國時報 |
|
報紙 |
1996年7月 |
 |
|
36 |
楊照 |
英雄主義與寫實主義的小論李昂──性‧書寫與政治‧反思香爐事件系列 |
中國時報 |
|
報紙 |
1997年8月 |
 |
|
37 |
楊照 |
女性、左翼思想與政治鬥爭──陳芳明的《謝雪紅評傳》 |
中國時報 |
|
報紙 |
1997年11月 |
 |
|
38 |
楊照 |
迷離在異鄉‧平路的《玉米田之死》 |
自由時報 |
|
報紙 |
1997年12月 |
 |
|
39 |
楊照 |
來自礦區的生命情調‧吳念真的《抓住一個春天》 |
自由時報 |
|
報紙 |
1997年12月 |
 |
|
40 |
楊照 |
男女感情的三溫暖──蘇偉貞的《陪他一段》 |
自由時報 |
|
報紙 |
1997年1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