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 |
研究者 |
篇名 |
書名 |
卷期總號 |
論著類型 |
出版日期 |
詳細 |
|
01 |
許素蘭 |
|
昔日之境 |
|
專書、學位論文 |
1985年9月 |
|
|
02 |
許素蘭 |
|
文學與心靈對話 |
|
專書、學位論文 |
1995年4月 |
|
|
03 |
許素蘭 |
|
冰山底下的大水河:鄭清文短篇小說研究 |
|
專書、學位論文 |
2001年7月 |
|
|
04 |
許素蘭 |
|
給大地寫家書:李喬 |
|
專書、學位論文 |
2008年12月 |
|
|
05 |
許素蘭 |
發現鄭清文的臺灣小說 |
秋夜 |
|
專書論文 |
1998年6月 |
|
|
06 |
許素蘭 |
文學的世代對照 |
一九九七‧臺灣文學選 |
|
專書論文 |
1998年6月 |
|
|
07 |
許素蘭 |
在禁錮中找尋生命的出口──葉石濤〈齋堂傳奇〉的雙重主題 |
福爾摩莎的瑰寶──葉石濤文學會議資料彙集 |
|
專書論文 |
1998年11月 |
|
|
08 |
許素蘭 |
流亡的父親‧奔跑的母親──郭松棻小說中性/別烏托邦的矛盾與背離 |
奔跑的母親 |
|
專書論文 |
2002年8月 |
|
|
09 |
許素蘭 |
當詩人成為「臺灣特別志願兵」──陳千武《獵女犯》的「局外人」觀點 |
福爾摩莎文學──陳千武創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
專書論文 |
2002年11月 |
|
|
10 |
許素蘭 |
臺灣,我的母親──李喬「寒夜三部曲」裡孤兒意識的消解與故鄉意象的浮現 |
臺灣大河小說家作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
專書論文 |
2006年12月 |
|
|
11 |
許素蘭 |
走出簸箕谷,走向廣闊的世界──論鄭清文小說中的「山谷」意象及其變衍 |
樹的見證:鄭清文文學論集 |
|
專書論文 |
2007年3月 |
|
|
12 |
許素蘭 |
文學‧作為一種自傳:《重逢──夢裡的人:李喬短篇小說後傳》的「後設」意圖 |
李喬的文學與文化論述:第5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
專書論文 |
2007年12月 |
|
|
13 |
許素蘭 |
最後的汽笛聲──《有港口的街市》在翁鬧創作歷程的位置與意義 |
翁鬧的世界 |
|
專書論文 |
2009年12月 |
|
|
14 |
許素蘭 |
小論鄭清文的近作──〈大和撫子〉 |
第十三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暨鄭清文文學學術研討會資料彙集 |
|
專書論文 |
2009年12月 |
|
|
15 |
許素蘭 |
鍾理和小論 |
臺灣文藝 |
第11卷第44期 |
期刊 |
1974年7月 |
|
|
16 |
許素蘭 |
〈甘庚伯的黃昏〉──被掩埋的血淚 |
臺灣文藝 |
第76期 |
期刊 |
1982年5月 |
|
|
17 |
許素蘭 |
愛在失落中蔓延──李喬「情天無恨」裡情愛的追尋、幻滅與轉化 |
文學臺灣 |
第21期 |
期刊 |
1997年1月 |
|
|
18 |
許素蘭 |
價值顛覆與道德內化──鄭清文童話集《燕心果》主題意涵的曖昧性 |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
第9期 |
期刊 |
1999年9月 |
|
|
19 |
許素蘭 |
青春的殘焰──翁鬧〈天亮前的戀愛故事〉 |
聯合文學 |
第182期 |
期刊 |
1999年12月 |
|
|
20 |
許素蘭 |
荒原之心──無產作家之另類:翁鬧及其文學 |
淡水牛津臺灣文學研究集刊 |
第5期 |
期刊 |
2003年8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