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 |
研究者 |
篇名 |
書名 |
卷期總號 |
論著類型 |
出版日期 |
詳細 |
|
01 |
金尚浩 |
|
戰後臺灣現代詩論集 |
|
專書、學位論文 |
2005年3月 |
|
|
02 |
金尚浩 |
《巫永福全集》續集出版 |
2003臺灣文學年鑑 |
|
專書論文 |
2004年8月 |
|
|
03 |
金尚浩 |
戰後現代詩人的臺灣想像與現實 |
第四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思想與臺灣主體性 |
|
專書論文 |
2005年10月 |
|
|
04 |
金尚浩 |
賴和與朝鮮「詩僧」韓龍雲民族意識新詩之比較研究 |
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想 |
|
專書論文 |
2006年4月 |
|
|
05 |
金尚浩 |
論葉笛《火和海》裡所呈現的歷史見證和抒情性之均衡美 |
葉笛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
專書論文 |
2007年8月 |
|
|
06 |
金尚浩 |
存在的思維‧苦痛的寄託:論柏楊的牢獄詩 |
柏楊與監獄文學 |
|
專書論文 |
2008年8月 |
|
|
07 |
金尚浩 |
論笠與七、八○年代現實主義之發展 |
「笠與七、八○年代臺灣詩壇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
專書論文 |
2008年8月 |
|
|
08 |
金尚浩 |
論林亨泰詩從五○至八○年代的軌跡轉變 |
看似尋常,最奇崛──林亨泰詩與詩學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
專書論文 |
2009年11月 |
|
|
09 |
金尚浩 |
觀照的美學──論鄭烱明詩所呈現的日常性 |
2010高雄文學發生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
專書論文 |
2010年12月 |
|
|
10 |
金尚浩 |
論臺灣詩人白萩的詩 |
文學藝術 |
第52期 |
期刊 |
1997年6月 |
|
|
11 |
金尚浩 |
論臺灣詩人陳千武的詩 |
世紀文學 |
第3卷第2號 |
期刊 |
1998年9月 |
|
|
12 |
金尚浩 |
臺灣現代詩潮流和其在東亞地區中的地位 |
文學村 |
第4期 |
期刊 |
2001年9月 |
|
|
13 |
金尚浩 |
東亞現代詩交流史之考察 |
臺灣現代詩 |
第6期 |
期刊 |
2006年6月 |
|
|
14 |
金尚浩 |
解嚴前後臺灣詩人的「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 |
中國學論叢 |
第20輯 |
期刊 |
2006年9月 |
|
|
15 |
金尚浩 |
論巫永福的詩:從祖國意識談起 |
中國現代文學 |
第38期 |
期刊 |
2006年9月 |
|
|
16 |
金尚浩 |
傷痕的臺灣現代詩 |
亞細亞文藝 |
第4期 |
期刊 |
2007年3月 |
|
|
17 |
金尚浩 |
論鄭清文小說裡的悲劇性──以「永恆的微笑」與「黑面進旺之死」為中心 |
東亞人文學 |
第11輯 |
期刊 |
2007年6月 |
|
|
18 |
金尚浩 |
死亡的美學、觀照的歲月──江自得 |
笠詩刊 |
第260 期 |
期刊 |
2007年8月 |
|
|
19 |
金尚浩 |
極度思維的哲學意象──陳明台 |
笠詩刊 |
第260 期 |
期刊 |
2007年8月 |
|
|
20 |
金尚浩 |
臺灣詩人趙天儀的詩世界 |
亞細亞文藝 |
第7期 |
期刊 |
2007年1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