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 |
研究者 |
篇名 |
書名 |
卷期總號 |
論著類型 |
出版日期 |
詳細 |
|
01 |
林淇瀁 |
|
文學傳播與社會變遷之關聯性研究──以七○年代臺灣報紙副刊的媒介運作為例 |
|
專書、學位論文 |
1993年6月 |
|
|
02 |
林淇瀁 |
|
意識形態.媒介與權力:自由中國與五○年代臺灣政治變遷之研究 |
|
專書、學位論文 |
2003年5月 |
|
|
03 |
林淇瀁 |
|
康莊有待 |
|
專書、學位論文 |
1985年5月 |
|
|
04 |
林淇瀁 |
|
迎向眾聲──八○年代臺灣文化情境觀察 |
|
專書、學位論文 |
1993年11月 |
|
|
05 |
林淇瀁 |
|
喧嘩、吟哦與嘆息──臺灣文學散論 |
|
專書、學位論文 |
1996年11月 |
|
|
06 |
林淇瀁 |
|
書寫與拼圖──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 |
|
專書、學位論文 |
2001年10月 |
|
|
07 |
林淇瀁 |
|
長廊與地圖──臺灣新詩風潮簡史 |
|
專書、學位論文 |
2002年10月 |
|
|
08 |
林淇瀁 |
|
浮世星空新故鄉──臺灣文學傳播議題析論 |
|
專書、學位論文 |
2004年1月 |
|
|
09 |
林淇瀁 |
微弱但是有力的堅持:七○年代臺灣現代詩壇本土論述初探 |
臺灣現代詩史論 |
|
專書論文 |
1996年3月 |
|
|
10 |
林淇瀁 |
文學‧社會與意識型態:以七○年代「鄉土文學論戰」中的副刊媒介運作為例 |
第二屆臺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
專書論文 |
1996年5月 |
|
|
11 |
林淇瀁 |
樹的真實:論楊牧《傳說》 |
臺灣文學經典討論會論文集 |
|
專書論文 |
1999年1月 |
|
|
12 |
林淇瀁 |
猛撞醬缸的虫兒:試論柏楊雜文的文化批判意涵 |
柏楊的思想與文學:「柏楊思想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
專書論文 |
2000年3月 |
|
|
13 |
林淇瀁 |
高速公路下的沼地:析論臺灣網路文學傳播的窘境 |
「20世紀臺灣新文化運動與國家建構」論文集 |
|
專書論文 |
2003年2月 |
|
|
14 |
林淇瀁 |
逾越/愉悅:資訊、文學傳播與文本越位 |
語言,文學與資訊 |
|
專書論文 |
2004年3月 |
|
|
15 |
林淇瀁 |
公眾輿論與威權體制的對話:析論《自由中國》反對黨論述的開展與破滅 |
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 |
|
專書論文 |
2004年11月 |
|
|
16 |
林淇瀁 |
民族想像與大眾路線的交軌:1930年代臺灣話文論爭與臺語文學運動 |
20世紀臺灣文學專題I:文學思潮與論戰 |
|
專書論文 |
2006年9月 |
|
|
17 |
林淇瀁 |
禪心與文學的遇合:以《安住亂世》的散文書寫為例 |
佛學與文學的交匯 |
|
專書論文 |
2008年6月 |
|
|
18 |
林淇瀁 |
在黑暗中點燈──二○、三○年代臺灣左翼文學運動 |
文學@臺灣:11位新銳臺灣文學研究者帶你認識臺灣文學 |
|
專書論文 |
2008年9月 |
|
|
19 |
林淇瀁 |
三種語言交響的詩篇──現代臺灣新詩 |
文學@臺灣:11位新銳臺灣文學研究者帶你認識臺灣文學 |
|
專書論文 |
2008年9月 |
|
|
20 |
林淇瀁 |
沒有鄉土,哪有文學?──七○年代的現代詩論戰與鄉土文學論戰 |
文學@臺灣:11位新銳臺灣文學研究者帶你認識臺灣文學 |
|
專書論文 |
2008年9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