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料庫介紹
詳目式查詢結果
再查詢:
作品查詢
作家:
柏楊
本名:
原名郭定生、郭立邦,後易名郭衣洞
筆名:
鄧克保、古柏楊
性別:
出生地:
河南開封
出生日期:
1920年
來臺時間:
1949年
生或卒:
已故
辭世時間:
2008年4月29日
學經歷:
四川東北大學政治系畢業。曾任遼東文法學院政治系副教授,《東北日報》社長,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文教組副組長,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總幹事。來臺後,曾參與「春臺小集」,曾任成功大學副教授,臺灣藝術專科學校教授,《自立晚報》副總編輯,中國大陸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並為人權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國際特赦組織中華國總會會長,2000年至2002年擔任總統府國策顧問。
文學風格:
柏楊創作文類包括論述、詩、散文、小說、傳記、報導文學及兒童文學。五○年代,以悲憤的情懷,透過小說形式呈顯時代離亂、俄共暴行與社會底層人物的苦難,《蝗蟲東南飛》堪稱此時期代表;而1961年以鄧克保為名所寫的《異域》,更引起空前關注與迴響。六○年代柏楊以雜文形式、尖銳的筆觸,直爽且逸趣橫生地指出—中國的醬缸文化,並在美國各地發表演講。然其不屈於權勢的性格、尖刻的批評筆法,不見容於當權者,1968年因「大力水手案」,以「共產黨間諜」及「打擊國家領導中心」罪名被捕後,繫獄達九年二十六天之久,直到1977年4月1日才被釋放。他的小說和雜文在冷嘲熱諷中揭露中國文化的病態及臺灣社會黑暗面,卻也在嘻笑怒罵中隱含悲天憫人的情操。柏楊說:「選擇雜文這一文學形式,是因為現代時空觀念,對速度的要求很高,而在文學領域中,雜文是最能符合這個要求。它距離近,面對面,接觸快,直接了當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醜陋的中國人》中,柏楊一貫把焦點對準醜陋的事實,想為受到歷史文化包袱的民族找出一線生機。在獄中所完成的《中國人史綱》,以人民為主體,為整個中國歷史做一番詳實的整理。1983年開始致力於《資治通鑑》的白話翻譯及評論工作,費時十年始成。近年積極參與國際特赦組織,為人權而奔走,促成綠島人權紀念碑的建立。曾著小說《蝗蟲東南飛》、《異域》,雜文集《醜陋的中國人》,論述作品《中國人史綱》、《中國歷代帝王皇后親王公主世系錄》、《中國歷史年表》、《柏楊版資治通鑑》、《柏楊版通鑑記事本末》、《柏楊曰》,詩集《柏楊詩抄》,兒童文學《少年讀資治通鑒》等書。
文學成就:
曾獲中國民主傑出人士獎、行政院文化獎、國際桂冠詩人獎、時報文學推薦獎、臺美基金會人才成就獎、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