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料庫介紹
詳目式查詢結果
再查詢:
作品查詢
作家:
白先勇
筆名:
鬱金、白黎、蕭雷
性別:
籍貫:
廣西桂林
出生日期:
1937年7月11日
來臺時間:
1952年
學經歷:
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文學創作碩士。1960年和王文興、歐陽子、陳若曦等創辦《現代文學》雙月刊,後來又創辦晨鐘出版社。曾任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教授,講授中國語言文學課程。現已退休,近年來投入崑曲的改編與演出工作。
文學風格:
白先勇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另有散文、評論、劇本等。第一篇小說〈金大奶奶〉,刊登於1958年9月《文學雜誌》五卷一期。他的前期作品,作者的個人色彩和受西方文學影響較重;後期作品的現實性較強,藝術上日臻成熟。小說的內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舊日官宦世家的興衰,如《臺北人》內容描寫1949年前後隨國府撤退來臺的外省族群生活,呈現其離鄉背井的愁苦與思鄉之情,富有歷史興衰與人世滄桑之感,歐陽子認為白先勇作品的三個互涉的主題包括「今昔之比」、「靈肉之爭」和「生死之謎」;二是描寫大陸播遷來臺人士和旅美華人對故國家園的縈念,如「紐約客」系列以海外留學生、學人的生活為主題的多篇小說;三是臺灣社會的側影,如〈孤戀花〉主要描寫臺灣下層民眾的真實生活。另外《孽子》則是臺灣男同志小說經典之作,反映了處於邊緣位置的同性戀族群的身體流放與內心壓抑。余光中則對白先勇的文學成就有如下的評述:「在主題上可以說為當代臺灣的中上層社會塑下了多面的浮雕,在技巧上可以說熔中國古典小說和西洋小說於一爐。」由白先勇製作的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臺北首演以來,至今已演出一百場,巡迴地區包括兩岸四地,遠至美國西岸,形成一股崑曲旋風,不僅傳承崑曲薪火,更將崑曲的古典美學與現代劇場接軌,賦予崑曲劇種新的生命。
文學成就:
曾獲國家文藝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