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詩詳細
*此功能中所顯示出的典故資料連結,是由電腦程式自動比對出來,只是提供一種可資參考的資訊,不是為詩文作典故註解,因此僅供使用者自行斟酌判斷及參考。
- 作者:
-
林玉書
- 作品出處:
-
此詩收於《臥雲吟草》初集,又載張李德和《羅山題襟集.臥雲吟草》、《琳瑯山閣唱和集》。
- 寫作時間:
- 不詳
- 寫作地點:
- 不詳
- 寫及地點:
- 不詳
- 詩題:
-
和鍾顯堯先生阿里山紀遊
- 副詩題:
- 詩序:
- 無
- 詩句:
-
讀君阿里紀遊詩,
滿紙琳瑯光陸離。
多君下筆雄顧盼,
匠心獨運驚新奇。
靈區底事名阿里,
萬疊峰&431&431 編者按:「峰」,《羅山題襟集》作「層」。
巒矗地起。
凌雲不少樑棟材,
廣資世用良堪喜。
我與山靈饒夙緣,
登攀遠在廿年前。
驅車直抵八千尺,
領略嶔崎大自然。
乍吟傑作騷懷動,
回溯前塵渾如夢。
記曾長嘯攬天風,
暢把頹錐迎風弄。
停車稽古此徘徊,
創始誰將寶庫開。
洞徹太初神秘境,
不教精粹埋巖隈。
湖名奮起已駭異,
山標獨立殊高致。
豈徒騷客詞料添,
能使懦夫萌素志。
探險當年紀小池,
更勞河合開鴻基。
鑿通隧道五十六,
百里蜿蜒敷鐵支。
從來斧斤永不擾,
檜柏森然聳雲表。
到此爭翻樹海歌,
始悟吾曹眼孔小。
迎曦陟彼祝山頭,
萬里曈曈&432&432 編者按:「曈曈」,《羅山題襟集》、《琳瑯山閣唱和集》均作「曈曨」。
曙色浮。
一髮&433&433 編者按:「一髮」,《羅山題襟集》作「回首」。
中原渺無際,
玉山全貌&434&434 編者按:「全貌」,《羅山題襟集》作「三聳」。
眼中收。
遣興袖詩拜神木,
正襟相對增忸縮。
見說遐齡閱三千,
古幹輪囷感幽獨。
羨煞名花一葉蘭,
一花一葉呈奇觀。
移根忍落平洋去,
只許遊&435&435 編者按:「遊」,《羅山題襟集》、《琳瑯山閣唱和集》均作「騷」。
人到此看。
我來恰喜春未老,
嫣爾山櫻開尚好。
種花人已去如飛,
剩此芳姿曾誰寶。
踏遍幽崖手自叉,
檜枝蓊鬱谷谽谺。
最是引人標潔白,
沿途點綴石楠花。
有時開窗望雲海,
倏隱倏現堪喝采。
毋怪暄寒異暮朝,
能令頃刻山容改。
有時信步窮地迥,
吟筇小拄塔山頂。
遠聽慈雲鐘一聲,
觸我茫然塵夢醒。
醒來傲骨尚稜稜,
過橋膜拜達摩僧。
兀爾巖巖屹片石,
九歷星霜面壁仍。
眼前奇景數一一,
燕山秦嶺無其匹。
騷人畢竟太牢騷,
夜夜燈前忙紙筆。
醉心摹寫等詩狂,
撚斷吟鬚索盡腸。
諒被山靈微一笑,
木頭空貯滿奚囊。
可知詞客重名山,
冀收靈氣壯筆墨。
名山更須&436&436 編者按:「須」,《初集》、《琳瑯山閣唱和集》均作「要」,據《羅山題襟集》改。
賴騷人,
要藉文章&437&437 編者按:「要藉文章」,《羅山題襟集》作「多藉詞華」。
為潤色。
只今追憶擬磨磋,
筆退江淹奈老何。
生怕相形時見絀,
勉將俚句當山歌。&438&438 作者註:「五十一年前小池三九郎探險到十字路,發見此森林區後,總督府命林學博士河合氏專事計畫,而隧道鐵路始成,現阿里山慈雲寺有河合氏石碑紀念。錄呈德和女史,藉博一粲。」編者按:作者註據《琳瑯山閣唱和集》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