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詩詳細
*此功能中所顯示出的典故資料連結,是由電腦程式自動比對出來,只是提供一種可資參考的資訊,不是為詩文作典故註解,因此僅供使用者自行斟酌判斷及參考。
- 作者:
-
林玉書
- 作品出處:
-
此詩收於《臥雲吟草》初集,又載《臺南新報》,「詩壇」欄,1923年10月6日,第五版、《苔岑集.臥雲吟草》。
- 寫作時間:
- 不詳
- 寫作地點:
- 不詳
- 寫及地點:
- 不詳
- 詩題:
-
震災行&72
&72 編者按:《臺南新報》、《苔岑集》均題作〈京濱震災行〉。
- 副詩題:
- 詩序:
- 無
- 詩句:
-
大正癸亥&73
&73 編者按:癸亥,即1923年。
九月朔,
一聲震動京濱覆。
真箇霹靂晴空來,
萬民哀號鬼啼哭。
龍蟠虎踞大東京,
華錦爭誇不夜城。
登時混作黑地獄,
毋乃蒼天胡不情。
橫濱良&74&74 編者按:「良」,《臺南新報》作「之」。
港稱屈指,
巨名久已播都鄙。
形勝雄視太平洋,
海市江樓今已矣。
一則隆隆貿易場,
一則皇皇大&75&75 編者按:「大」,《臺南新報》作「古」。
帝鄉。
兩地竟罹不測禍,
俱占滅頂殊淒涼。
痛彼回祿又相糾,
防不勝防難措手。
海嘯何堪繼復興,
可憐盡付諸烏有。
君不見,
卅萬人家傾且頹&76&76 編者按:「卅萬人家傾且頹」,《臺南新報》、《苔岑集》均作「廿萬人家傾又頹」。
,
火蓮吐焰迎風開。
二階三階八九階,
五崩十燬終塵埃。
又不見,
激浪奔騰勢益烈,
凡百街衢皆寂滅。
子哭爹娘弟哭兄,
途次徬徨嗟慘別。
別來東走還西奔,
百千人獲幾生存。
或漂或壓或燒殺,
爛額焦頭寧忍言。
死屍累累儼山積,
能使旁人奪魂魄。
九死一生膽亦寒,
求杯水吃苦尤難。
慘目傷心有如是,
鐵石人也摧心肝。
吁嗟乎,
此時愴地淚人多,
此際呼天可奈何。
無富無貧無貴賤,
一樣惶惶投網羅。
氣喪神昏摸不著,
彼蒼毋乃&77&77 編者按:「毋乃」,《臺南新報》作「無奈」。
惡作劇。
十數萬人頃刻間,
同歸於盡何其虐。
最是令人感慨生,
金枝玉葉同飄零。
忍見&78&78 編者按:「見」,《臺南新報》作「看」。
不忍池中水,
血染水殷屍縱橫。
十省僅餘兩三省,
淺草繁華歸幻影。
聞道遊人死更多,
歡場倏&79&79 編者按:「倏」,《臺南新報》、《苔岑集》均作「翻」。
作修羅境。
豔說風流好吉原,
燕鶯赴&80&80 編者按:「赴」,《初集》作「冒」,據《臺南新報》、《苔岑集》改。
火猶含冤。
不堪灑卻同情淚,
回首空憐&81&81 編者按:「憐」,《臺南新報》、《苔岑集》均作「懷」。
上野園。
況復到處地龜裂,
裂孔噴火倍慘絕。
澎湃深川浪拍天,
苦狀信難形筆舌。
惆悵京橋日本橋,
本鄉銀座遭全燒。
窮奢極侈終何補,
竟逐繁華&82&82 編者按:「竟逐繁華」,《臺南新報》作「也逐浮華」。
一夢銷。
轉視難民等脫兔,
但&83&83 編者按:「但」,《初集》作「只」,據《臺南新報》、《苔岑集》改。
將生死爭朝暮。
畢竟何因降巨災,
智窮究莫知其故。
縱云大數有乘除,
天道茫茫曾誰知。
昨日錦繡今焦土,
只一轉眼成丘墟。
吁噫果一轉眼成丘墟,
成丘墟,
莫嘆息。
四民大舉須努力&84&84 編者按:「四民大舉須努力」,《臺南新報》、《苔岑集》均作「國民大舉須勞力」。
,
尚期泰來由否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