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料庫介紹
全臺詩詳細
*此功能中所顯示出的典故資料連結,是由電腦程式自動比對出來,只是提供一種可資參考的資訊,不是為詩文作典故註解,因此僅供使用者自行斟酌判斷及參考。
作者:
李碩卿
作品出處:
此詩收於《臺灣日日新報》,「公開」欄,1929年11月25日,第四版。
寫作時間:
不詳
寫作地點:
不詳
寫及地點:
不詳
詩題:
雙溪雙碑歌
副詩題:
詩序:
基隆郡下太平橋頭雙碑並立,過者惑焉,為作〈雙碑歌〉,戲贈作者。
詩句:
稗官杜撰雙包記,
真包假包相對峙。
今日又有後雙包,
耦中有耦尤奇異。
推源所以雙之由,
作歌諷詠誌其事。
三貂嶺外有雙溪,
兩水合流環小市。
西南一水發坪林,
水源尤遠流尤巨。
村民病涉非一朝,
春秋積潦艱來去。
以此鳩資造輿梁,
功成立碑敘沿起。
先由某甲構成篇,
眾嫌拘&254泥不稱意。
復從某乙據事書,
後者鐫碑前者棄。
因此甲大不平鳴,
竟自投資鐫其誌。
兩碑屹然峙橋頭,
過者如觀雙包戲。
不知那箇是真包,
但見峙成犄角勢。
昂昂意氣無謂爭,
恨不一口相吞噬。
停車我亦不摩挲,
有懷二人吁未已。
亭長咨嗟告予云,
悔不當初碑沒字。
或曰溪名既稱雙,
碑之雙立亦應爾。
來曰前作隔靴搔,
後作入時差可取。
或曰近廟本欺神,
後作豈能勝前此。
畢竟文章有定評,
請君月旦分非是。
我道君等言皆非,
二者之爭皆君子。
包之真假爭一時,
碑之鐫否關歷史。
二碑各自期千秋,
怪底爭名甚於利。
君不見峨峨韓段淮西碑,
存者人棄如敝屣,
磨者至今尚掛齒。
文章自分拙與工,
鐫與不鐫無關耳。
從來公道在人心,
二碑之爭可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