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詩詳細
*此功能中所顯示出的典故資料連結,是由電腦程式自動比對出來,只是提供一種可資參考的資訊,不是為詩文作典故註解,因此僅供使用者自行斟酌判斷及參考。
- 作者:
-
朱啟南
- 作品出處:
-
此詩收於《詩文之友》第二卷第四期,「今人佳作」欄,1954年3月1日。
- 寫作時間:
- 發表於1954年
- 寫作地點:
- 不詳
- 寫及地點:
- 不詳
- 詩題:
-
遊基隆過孤拔墓有感並序
- 副詩題:
- 其三
- 詩序:
- 孤拔者,法國水師提督也。夫光緒十年(1884),法因越南戰事不克逞,故令孤拔侵襲我沿海諸省。於甲申年(1884)六月望日先以三艦入雞籠港,托言添購煤炭上陸,遂占據我雞籠砲臺。為曹志忠、章高元擊敗,下艦回西貢。再編大隊轉襲閩江,福建將軍穆圖善,謂敵來啟釁,我可擊矣;欽差張佩綸、總督何璟、巡撫張兆棟、艦政大臣何如璋等,咸謂不可,嚴諭不許開砲。敵艦得從容過險,砲發閩江,船艦多被轟毀。幸穆圖善扼長門港砲臺,發砲毀其一艦,而法軍冒砲火而進,一由閩安、一由馬尾上陸,俱為我陸軍擊退。寇既不逞,登艦退,過長門多受砲臺之擊。且我有外艦來援,內外夾攻,法艦多有中彈沉沒。所剩六艘,冒險逃回西貢。時當七月初九日,鏖戰凡三日,損傷相當。至八月十三日,再襲雞籠。雞籠屬劉銘傳守地,已令提督孫開華守滬尾,而銘傳早呼籲於朝,乞濟師。左宗棠以南北洋艦各五艘援臺,未至,而法軍從雞籠西山上陸,遇陳永隆、畢長和擊之,轉復伏山頭,下襲,受章高元、蘇得勝所擊。方欲驅之下海,遽傳劉帥命令退軍。雖有曹志忠、梁純夫之諫,不納,謂滬尾有急,遂退。及軍紮水返腳&199
&199 作者註:「今汐止。」
時,分隊往滬尾,方知法軍在海上鳴砲,並無一卒上陸,而雞籠已被法軍據矣。全臺譁然,謂雞籠已被劉氏賣矣。於是孤拔由雞籠分三艦,來窺滬尾,於廿四日早,分三道上陸;不知孫開華早一日已令龔占鰲一軍伏淺港,李定明一軍伏油車港,范惠明一軍為後應,章高元、朱煥明、劉朝佑共領兵伏大砲臺山後北路防寇包抄,張李成伏軍北路山溪。事齊畢,而法軍始上陸。小艇駛回,示必死戰。孫開華見勢猛,親身搖旗督戰,伏兵齊起,敵猶冒砲火而進。戰方酣,猝有張李成一軍抄其後,敵遂大敗。寇船接濟亦不及,無一卒可得生還。由是阿火旦之名噪於全臺&200&200 作者註:「或謂曾學子弟戲,故云旦。」
,蓋即張李成本名也。孤拔見敗喪氣,乃再率艦隊犯鎮海。有時援臺三艦,為吳安康所率未發。見寇出拒,二艦被逼入三門灣轟沉。提督歐陽利見在北岸砲臺上發砲,擊一魚雷船、一戰船,俱沉焉。復一砲擊中其帥船將臺,孤拔斃焉。法軍見主將死,敗回雞籠,遂葬於此。即今久留美之孤拔墓是也。孤拔副將再率隊攻入澎湖媽宮,我軍敗退龍門嶼,惟失媽宮一嶼而已。逮二月既望,馮子材戰於諒山,劉永福戰於宣光,唐景崧戰於太原,俱大勝;又有岑毓英戰於臨洮,亦勝,士氣大振。方將驅法軍出越南,而朝廷和議定,停戰之旨,已達軍前。戰士扼腕,人民唾罵,謂李鴻章賣國,以數千里越南屬國,換回雞籠及媽宮兩彈丸之地,良可慨也。夫清廷外交失敗,莫甚於此,豈有戰勝喪地數千里?謂非吾國之恥可乎?今余過雞籠,孤拔之墓,猶巍然道旁。事距此,經六十九年,無人能道隻字。余謹將平生所聞,及先夫子洪公棄生所著《中西戰紀》採撮而表之,並成絕句四首,寓感慨之意焉。
- 詩句:
-
宣太諒山勝一時&201
&201 作者註:「宣光、太原、諒山。」
,
燕然好勒記功碑。
何因竟把南交地,
棄置視同敝屣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