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詩詳細
*此功能中所顯示出的典故資料連結,是由電腦程式自動比對出來,只是提供一種可資參考的資訊,不是為詩文作典故註解,因此僅供使用者自行斟酌判斷及參考。
- 作者:
-
洪繻
- 作品出處:
-
此詩收於成文出版社《洪棄生先生遺書‧寄鶴齋詩詞集‧八州詩草》,又載《洪棄生先生全集》。
- 寫作時間:
- 不詳
- 寫作地點:
- 不詳
- 寫及地點:
- 不詳
- 詩題:
-
登泰山
- 副詩題:
- 四首
- 詩序:
- 無
- 詩句:
-
水行越滄海,
陸行逾崤函。
日夜行萬里,
更披&1
&1 編者按:「披」,《洪棄生先生遺書‧寄鶴齋詩詞集‧八州詩草》又作「拂」。
萬仞嵐。
初上泰山北,
復下泰山南。
既入岱宗坊,
步步起巉巖。
登及岱盤九,
峻甚華峰三。
懸峰出天際,
危峪入空嵌。
憶我近嵩高,
迴軫向關陝。
車行山隧中,
忘卻成皋險。
自入泰山來,
險巇重重掩。
一險方纔過,
一峰又當臉。
迴首視前峰,
地底見一點。
迢遞三天門,
萬山沒深崦。
徘徊碧空中,
白雲為我斂。&2
&2 作者註:「九月望夜。」
廬阜有高峰,
四潰皆奇特。
靈境變幻間,
一峰藏千億。
探奇心未饜,
復到泰山側。
泰山層層高,
別肇神仙域。
直上五十盤,
凌霄去不息。
飛泉五千仞,
山頭惟一滴。
滿山柏戴雲,
懸磴松生石。
秦漢皆後來,
雲物萬古積。
石閭對介邱,
天府西東闢。
絕頂濛濛間,
青旻連青壁。
真人御風行,
去天不盈尺。
俯視山半雲,
雷聲出山腋。
朝登日觀峰,
滄海扶桑色。&3
&3 作者註:「既望夕作。」
我傍嵩山來,
二室看三遍。
岧嶢幾十峰,
中天鎮赤縣。
峻極出東方,
茲惟岱宗擅。
巍巍海山間,
巖巖青兗甸。
自過歇馬崖,
天門重重見。
千瑤萬笏中,
危磴七千轉。
一陟黃峴巔,
俯仰神為眩。
?崍纔及腰,
徂徠如會弁。
黃河從天來,
東走明如練。
運河及汶河,
如繩或如線。
山下泰安城,
覆地一方硯。
更上南天門,
滄海浮鏡面。
天近星宿低,
峰高雲氣變。
絕麗碧霞宮,
蒼涼青帝殿。
古來七十君,
遺臺號封禪。
極頂一登臨,
玉檢留瘞奠。&4
&4 作者註:「既望夜終。」
我夢登崑崙,
高舉窮天維。
息駕扶桑頂,
晞髮弱木枝。
忽忽到泰山,
遂向天門窺。
三宮倏在望,
萬象皆已卑。
河山成瑣碎,
辰宿亦下垂。
俯視神靈都,
森森列雲旗。
天潢自空瀉,
萬丈翻蛟螭。
嘗聞古帝巡,
負海舞馮夷。
七十有二代,
封禪我所疑。
惟茲洞府深,
永與天神宜。
盤旋漢武路,
崷崒始皇碑。
滄海推日出,
正對玉帝祠。
我從黑海來,
塵世足&5
&5 編者按:「足」,《洪棄生先生全集》誤作「是」。
顰眉。
扶搖日月觀,
避世求&6
&6 編者按:「求」,《洪棄生先生全集》誤作「彷」。
安期。
道逢積丘君,
告我勿下馳。
蹇吾北斗臺,
濯足&7
&7 編者按:「足」,《洪棄生先生全集》誤作「是」。
玉女池。
遙指丈人峰,
可與人世辭。
揮斥出八荒,
天雞曉鳴時。&8
&8 作者註:「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