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詩詳細
*此功能中所顯示出的典故資料連結,是由電腦程式自動比對出來,只是提供一種可資參考的資訊,不是為詩文作典故註解,因此僅供使用者自行斟酌判斷及參考。
- 作者:
-
李鶴田
- 作品出處:
-
此詩收於李鶴田《哀台灣箋釋》。
- 寫作時間:
- 寫作地點:
- 臺灣
- 寫及地點:
- 詩題:
-
哀臺灣&2
&2 此詩收於李鶴田《哀台灣箋釋》。
,二十四首之十六
- 副詩題:
- 詩序:
- 詩句:
-
華山狡計用牢籠,
遣使招降技亦窮。
烈士臨危諳大義,
孤臣應變矢精忠&53 &53 《中東戰事始末》云:「日總督華山資紀屢攻臺南不克,臺中反敗於義民,數遣使向劉軍門招降,說以利害。軍門曰:戰,危事也。貴國之勝,一時之僥倖耳。本軍門雖兵稀糧絕,尚能勉支數月,斷不作降,將軍請速去,毋溷乃公!日使見軍門義正詞嚴,非劉公島諸庸奴可以威劫者,而益嘆軍門之遇云」。
。
仲璋枉工箋上語&54 &54 《三國志》〈魏書王粲傳〉:「廣陵陳琳字孔璋。臧洪傳:袁紹興兵圍之,歷年不下,令洪邑人陳琳書與洪,喻以禍福,責以恩義。洪答書有行矣孔璋,足下徼利於境外,臧洪受命於君親;吾子託身於盟主,臧洪策名於長安;子謂余身死名滅,僕亦笑子生死而無聞焉」。《魏氏春秋》曰:「紹令陳琳為文,傳檄州郡。紹敗,歸太祖,太祖謂曰:卿昔為本初移書,但可罪狀孤而已,惡惡止其身,何乃上及祖父耶?琳謝罪。太祖愛其才而不咎也」。《通鑑》:「唐則天光宅元年,監察御史薛仲璋奉使江都,從徐敬業反。敬業以仲璋署右司馬,臨海丞駱賓王為記室。是箋檄多出賓王手,而仲璋不與焉」。此或孔璋之誤。抑別有仲璋其人者,姑存俟考。
,
蒯通空弄舌尖鋒&55 &55 《史記》〈蒯通傳〉:「通,范陽人也。楚漢初起,說范陽令降武信君,又說韓信襲齊歷下軍,烹酈生,遂定齊地,信自立為假齊王。時漢方困於滎陽,遣張良立信為齊王,以安固之。項王亦遣武涉說信,欲與連和。蒯通知天下權在信,乃說信曰:僕嘗受相人之術。相君之面,不過封侯,又危而不安;相君之背,貴不可言。信曰:何謂也?通因請間曰:天下初作難也,俊雄豪傑建號一呼,天下之士雲合霧集,魚鱗雜襲,飄至風起。當此之時,憂在亡秦而已。今劉、項分爭,使人肝腦塗地,流離中野,不可勝數。當今之時,兩主懸命足下。足下為漢則漢勝,為楚則楚勝。為足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其勢莫敢先動。蓋聞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弗行,反受其殃。願足下孰圖之!信猶豫不忍背漢,遂謝通」。
。
乃下塞井夷竈令&56 &56 《左傳》成公十六年:「晉楚遇於鄢陵,范文子不欲戰。甲午晦,楚晨壓晉軍而陣。軍吏患之。范匄趨進曰:塞井夷竈,陣於軍中,而疏行首;晉楚唯天所授,何患焉。杜註:疏行首者,當陣前決開營壘為戰道。林註:為楚所壓,戰地迫狹,故自塞井夷竈以為戰地;又不可出陣,故結陣於軍中」。
,
準待秋高銳意攻。
苻堅欲起投鞭眾&57 &57 崔鴻《十六國春秋》〈前秦錄〉:「苻堅字永固,一字文玉,健弟雄之第二子也。姿貌魁傑,臂垂過膝,目有紫光。任王猛,殺苻生而自立,去皇帝號,稱大秦天王,改元永興。至建元十九年,違王猛遺屬,大舉伐晉。陽平公苻融諫不聽,率兵百餘萬,投鞭斷流,聲勢甚盛。十一月,卒為晉將謝玄、劉牢之等敗於肥水。苻融死之」。
,
金亮期成立馬功&58 &58 《宋史紀事本末》:「高宗紹興三十一年五月,金人來求淮漢之地。初,金主亮聞人言,行在景物繁麗,嘗密隱畫工於奉使中,俾寫臨安湖山以歸。為屏,而圖已之像策馬於吳山絕頂,題詩其上,有立馬吳山第一峰之句。後亮南侵,為虞允文所敗,其將都統制耶律元弒之,並焚其屍」。
。
(楊永智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