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料庫介紹
全臺詩詳細
*此功能中所顯示出的典故資料連結,是由電腦程式自動比對出來,只是提供一種可資參考的資訊,不是為詩文作典故註解,因此僅供使用者自行斟酌判斷及參考。
作者:
李望洋
作品出處:
卷上
寫作時間:
寫作地點:
寫及地點:
詩題:
余自去歲壬申(1872)正月二十六日出門六月十六日到甘一路所經重洋之險山水之勝車馬之勞欲搆一長篇以紀巔末無如枯腸苦索毫無意思遲至今年癸酉(1873)五月十五日在寓悶坐靜裡思家不已因作西行吟平仄七十一韻以自解
副詩題:
詩序:
詩句:
去年正月二十六,
收拾衣箱官甘肅&25
計程云有萬餘里,
行抵頭圍&26 頻一宿。
倚戶荊妻雙淚流,
嗚咽吞聲不忍哭。
稚子弟兄送北門,
回去家中問叔叔。
念爹今夜歇頭圍,
因何頭圍遭回祿&27
次早匆匆別故人,
雙溪茅店餐糜粥。
金奎淡艋去辭行,
消受親朋酒與肉。
迅度光陰三月三,
觀音山&28 上望晴嵐。
十一揚帆風不起,
十四有風偏是南。
船頭舵尾縱翻浪,
尚聞逐客能閒談。
可憐同舟一少婦,
肝腸嘔吐口流痰。
幾日昏昏惟飲水,
曲肱而枕苦難堪。
十八始見閩南臺,
舍舟登岸笑顏開。
人自回家我作客,
使我長憶妻與孩。
想在家中計我程,
夢中驚起費疑猜。
無何擔擱八九天,
轉駕青龍&29 上海來。
上海風光猶去歲,
三三五五共銜杯。
我亦梨園聽小劇,
三更便坐手車回。
四月四日在旅館,
初八黎明又舍旱。
漢陽四日行如飛&31
飽看山水人不管。
最好山水是江西&32
山似螺鬟雲續斷。
蕪湖赤壁與九江&35
新蘆鋪青雙隄滿。
上流亦時見浮家,
輪過浪翻如累卵。
看來我亦為之危,
誰知漁婆行坦坦。
漢口對岸武昌城&36
中隔長江混太清。
忽聽黃鶴樓中笛,
笛中吹出不凡聲。
又有禹碑蝌蚪&37 字,
讀罷禹碑不分明。
午謁中丞晚歸寓,
江干波浪勢奔鯨。
隨風轉向江涯駛,
從容舉趾都不驚。
十四排船&38 初覓定,
十六遂向漢河行。
鐘祥安陸荊門州&41
到處煙波水急流。
西北雲龍忽掉尾,
推窗出視龍昂頭。
兩隄煙柳正垂綠,
絲絲抽我故鄉愁。
回憶臺陽六千里,
前望西陲阻且修。
柳眉雖青不戀我,
知我尋源欲到頭。
到了老河&42 又換渡,
小舟更小如一鶩。
上灘打轉費努力,
舟婆盪槳心頭怒。
云爾客官坐不穩,
非儂老翁不開步。
無奈每逢亂石灘,
遂命跟僕幫照護。
不然衝上巨石鱗,
舟覆身沒誰看顧。
因此舟行吉且安,
次日荊關&43 走旱路。
遂向主人問僱騾,
此去長安&44 路幾鋪。
答云騾馬十站到長安,
中經秦嶺復七盤&46
四日山中蹊上走,
六站平坡半岡巒。
惟有藍橋湘子&48 洞,
洞口清幽致可觀。
我亦過橋訪仙跡,
只見道人古衣冠。
果然山水別塵俗,
一時頓覺心地寬。
晚來騾馬店中宿,
內無門戶心膽寒。
騾溲馬糞多臭味,
感此倍絕情悽酸。
五月廿一過藍田&49
道逢玉人白似蓮。
騎驢背上遙相視,
轉瞬之間各一邊。
果然長安據形勝,
終南屏障勝幽燕&51
太華&52 為礪河為帶,
周平失策去東遷。
我進此城二十二,
寓在會館心安然。
何意紀翁&53 題觀察,
渡臺求木記當年。
謁見之時情倍綣,
殷勤邀飲示詩篇&54
誰知到此猶未到,
漸且安排四五天。
征途十八悵憂思,
不退則進何所疑。
衣冠面目撲灰土,
狀貌黧黑誰相知。
騾馬為群兵為友,
晨侵駕馭連夜馳。
日奔百里不為速,
夜行三十便嫌遲。
四望鄉村俱赤地,
想是遭兵靡孑遺。
樹無根兮麥無穗,
睹此能不心傷悲。
因過渭水歇咸陽&55
相傳垂釣文遇姜。
邠州昔為狄人逼,
太王去之山踰梁。
水簾洞裡行者聖&56
至今花果有餘香。
平涼崆峒慕成子&59
又過三關仰六郎。
雖然世代多遷變,
古蹟仙蹤久彌彰。
聞所未聞見未見,
此行斷是不尋常。
到省於今剛一載,
宦途辛苦先備嘗。
每念家中妻與子,
東西相望天一方。
(黃憲作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