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料庫介紹
詩社詳細
詩社名稱:
南社
創始人:
由連橫、陳渭川邀集謝石秋、趙鍾麒、鄒小奇、楊宜綠所組成&19
創辦時間:
明治三十九年(1906)
創辦地點:
台南廳(今臺南市)
歷任社長:
創立初始不置社長,為一鬆散組織,後社員增加,始具規模,於明治四十二年(1909)選出第一任社長蔡國琳,此後依序由趙雲石、黃欣、吳子宏擔任社長。
社員:
蔡國琳、趙鍾麒、謝石秋、連雅堂、趙劍泉、洪坤益、高槐青、楊鵬雄、盧蘊山、謝濟若、余君屏、蔡南樵、張秋濃、張聯輝、楊鵬搏、楊癡玉、胡南溟、鄒小奇、甦園、陳瘦痕、楊宜綠、羅秀惠、連城璧、蔡維潛、謝國文謝鯉魚、謝汝銓、蔡蘭亭、陳筱竹、林馨蘭、黃欣、黃溪泉、韓浩川、許子文、林珠浦、吳萱草、陳逢源、葉占梅、林海樓、吳贊興、鄭啟東、陳玉榮、陳圖南、林觀瀾、黃忻昭、黃伯土熏、葉書田、王則修、韓子明、顏興、黃拱五、許丙丁、林秋梧、王芷香、吳子宏、郭加我、白壁甫、陳清澤、王榮達、王大俊、沈森其、沈毓祥、林珠浦、趙雅佑、王鵬程、譚康英、釋慎淨(開元寺僧侶)、鄭指陳、陳世元、郭君盤、沈森其、沈毓祥、李炳煌、莊孟侯、許仁珍、曾神賜、黃伯土熏、吳宴珍、林竹友等&20
詩社活動:
春秋佳日會集,舉行擊缽吟與詩鐘競作,平日亦有例會小集,開元寺與固園為最常聚會的場所。經常與其他吟社時相唱和,亦積極參與全台或地方性的聯吟大會。明治四十年(1906)四月南社社員到開元寺修禊,集會敲韻。明治四十二(1909)三月南社已酉大會。明治四十三(1910)四月南社社員至台中參與櫟社聚會。同年九月嘉義羅山吟社成立,社長趙鍾麒等人前往參與。明治四十四年(1911)春歡迎梁啟超來臺,開大會於兩廣會館,與會者百人。大正元年(1912)六月台南進士許南英回台省墓,南社設宴歡迎。當時台南博物館長原田春境,特假該館晚香樓,懇邀許南英、趙鐘麒、謝維巖等開會吟詩。大正二年(1913)四月鹿港詩人陳槐庭來南,南社邀集諸吟侶雅集。同年秋天,南社假吳園開擊缽例會。大正三年(1914)三月南社春會,並公讌自北京歸臺的連橫,設宴於黃氏固園,會後攝影留念,時社員皆喬裝打扮,名曰「嬉春圖」。同年(1914)與「瀛社」、「桃社」、「竹社」、「櫟社」成立「全島詩人大會」。大正四年(1915)六月南社假酉山書店開擊缽吟會。同年七月南社假黃氏固園開會,並邀各社吟侶。十一月假筆耕齋開詩會。大正五年(1916)許南英再度回台省墓,南社社長趙鍾麒邀社員共聚唱和。大正七年(1918)二月南社同仁集會於開元寺。大正十年(1920)五月南社開例會。大正十一年(1922)八月二十九日紀念「南社」創立十五週年,召請全台詩人於黃氏固園開詩會。大正十二年(1923)八月南社社員前往佳里參與「北門吟會」詩會。大正十三年(1924)二月南社社員參與「中嘉南聯合大會」。同年三月南社假筆耕齋開詩會,此年的四月至十一月南社皆有詩會。大正十四年年(1925)二月南社主辦「全臺詩社第二回大會」。昭和二年(1927)三月召南社例會。昭和四年(1929)社員黃茂笙任「全臺聯吟大會」籌備委員長,南社亦為主辦單位之一。昭和七年(1932)十月南社與台南各吟社於醉仙閣舉辦秋季聯吟會。昭和十一年(1936)二月台南市詩社舉行春季聯吟,南社趙鍾麒、趙雅福、吳子宏、許子文前往參加。戰後民國三十七年(1948)南社與其他台南地方詩社合力主辦全台詩人大會。
產生作品:
南社社員作品多刊載於《台南新報》。
詩社簡介:
社員以台南府城菁英份子為主,對日本政府的批判性較不強烈,僅有部分社員以個人意願熱衷於社會改革運動。第一代創社元老多為前清遺儒,具有相當深厚的漢學素養,傳統包袱比較沉重,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格;第二代社員則開始接受近代教育,雖然詩學功力可能不如前世代,但對當時島內諸多問題較具省察力。社員身份亦多教育工作者,對地方文風蓬勃發展與俊才的培養有功。另外,許多社員為《台南新報》記者,故能以媒體報導詩社活動新聞並刊登詩作,有助詩社興盛。許多社員在文壇十分活躍,因此衍生許多相關藝文團體。如:明治四十二(1909)林馨蘭與洪以南、謝汝銓共創「瀛社」。大正元年(1912)部分社員趙鐘麒、黃欣、楊鵬摶、謝維巖、陳世元、陳渭川等與日人共創「采詩會」,遍徵詩界。大正七年(1918)趙鐘麒、趙雅福創「以成社」,對保存漢族傳統音樂有功。昭和五年(1930)九月九日「南社」與「春鶯吟社」社員聯合創刊《三六九小報》,內容雖偏重消閒趣味,但亦開闢了裨益漢文化宣揚的專欄,每逢三六九日發行一次,歷時二年餘。昭和九年(1934)謝國文提倡燈謎保存漢文化,創立「醒廬文虎社」。此外,「春鶯吟社」、「桐侶吟社」由「南社」青年社員分出,皆屬於「南社」系統,而「酉山吟社」、「聽濤吟社」、「台南詩會」亦多原為「南社」社員,從中可見「南社」社員之活躍、促使台南地方詩社林立發展詩風與對後起詩社栽培之功。時常同其他詩社時相唱和,如「櫟社」、「羅山吟社」、「瀛社」、「北門吟社」、「桐侶吟社」、「酉山吟社」、「樗社」、「綠社」等;也參與全台性、區域性的聯吟會,如「中嘉南聯吟會」、「全島詩人大會」、「全島聯合吟會」、「全島聯吟大會」、「全島臨時聯吟大會」、「全島詩人懇親會」、「台南州下聯吟會」等活動。昭和五年(1930)由台南五詩社主辦的全島詩人大會因「南社」內訌,社長趙鍾麒束手無策,致使會議無法召開&21。大正十四年(1925)十月的《臺灣詩薈》第二十二號〈詩薈餘墨〉所言:「南社之設,已經廿稔,社友亦多零落」。內訌加上老成凋零使得詩社運作產生危機,昭和十二年(1937)又逢中日戰爭起,不久太平洋戰爭,「南社」活動遂幾乎停止。戰後民國四十年(1951)全台南詩社併入「延平詩社」,「南社」遂走入歷史。
出處:

3.賴子清〈台南詩文社〉,《台南文化》新八期,1980年1月版。

4.盧嘉興〈記台南府城詩壇領袖趙雲石喬梓〉,《台灣文化集刊》,古亭書屋出版。

5.王文顏,《臺灣詩社之研究》,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79年版,頁68。

6.吳毓琪《南社研究》,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9年版。

7.楊明珠〈臺南「崇正社」、「浪吟詩社」、「南社」創立問題辨正〉《臺南文化》新51期,2001年9月,頁85~88。

8.許雪姬《臺灣歷史辭典》,臺北:行政院文建會,2004年版,頁65、549、610、804、848、918、1186、1232、1296、1298、1329、1332。

1.連橫〈臺灣詩社記〉《臺灣詩薈》第二號,1924年3月,頁98。

2.許丙丁〈五十年來南社的社員與詩〉,《台南文化》三卷一期,1953年6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