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 清嘉慶17年
文學團體
仰山書院 1812年,楊廷理再任臺灣知府時,在噶瑪蘭廳治西文昌宮左,創設仰山書院。仰山者,景仰宋儒楊龜山也。宋人楊時(1053~1135),字中立,師事程顥程頤,為程門四大弟子之一,晚年隱居龜山,人稱龜山先生。書院新成,楊氏有詩志喜:「龜山海上望巍然,追溯高風仰宗賢;行四知敦榘範,道延一線合真傳。文章運會關今古,理學淵源孰後先?留語諸生勤努力,堂前定可兆三鱣。」《噶瑪蘭廳志》〈附考〉云:「楊守取以錫書院,蓋即隱以之自況。觀詩中四知、三鱣兼及楊伯起事可知。乃蘭士中或謂是取高山仰止,或謂是仰蘭地之龜山,又或謂孔子作龜山操、義取望魯,或謂仰山本巖名。不知仰山香巖乃高僧號,豈巖名耶?……」
後經多次修建,1825年3月,通判呂志恆(清江蘇陽湖人,1823~1825年任通判。)存記:「照得蘭廳雖設有仰山書院名目,因乏經費,並未創建。本廳於道光三年(1823年)復任,查知各生童每逢課期,俱在文昌宮作課,……不蔽風雨,心甚歉焉!……因恭請關聖帝君神像供於前廳,以文昌帝君神像移居後廳,重加修葺。……門樓,上顏『仰山書院』匾額。」據《噶瑪蘭志略》〈書院志〉,仰山自楊廷理草創,歷經通判高大鏞、姚瑩、吳志恆、薩廉、孫爾準等人之修建、擴充,始具規模,有院田租息以充膏伙,延請山長推展儒學傳播,有福建舉人陳淑均,淡水舉人陳維英等先後擔任山長,影響蘭陽文風深遠。又《噶瑪蘭廳志》〈主講、仰山社〉:「蘭無所謂義學,並社亦不得為學。惟蘭士百數十人中自相訂盟,捐有薄置。每歲四仲月,即在仰山書院內一會,文酒盡日。完篇,擇其品優學裕者,請定甲乙。七名以內,贈筆硃墨有差,名曰仰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