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事典
謝金鑾作《蛤仔難紀略 列印 列印
1807 清嘉慶12年 作品
蛤仔難紀略 嘉義縣教諭謝金鑾作,全文約7500字,另有序文。19世紀初,清國海盜蔡牽(一作蔡鶱)集團有意取噶瑪蘭為基地發展其勢力。謝氏原本只是對「蛤仔難」之名好奇,聽起來好像是世外桃源的樂土,以後聽說有人是從該處來的,一定細問該地的情形,才知道它在海防上的重要。1805年的冬天,「海寇犯臺灣,南北路俱震動」,謝氏隨「守令巡城邏夜,居軍中者數閱月,得備聞臺灣要害及海疆之情勢。」1806年冬天,楊廷理再任臺灣知府,建議開發蛤仔難以疏解海上失業之民,但「守土者」認為將造成地方「多事役繁」不願多事,第二年秋天,朱濆占領蛤仔難,伐木治道,直入於東勢。官方始派兵逐朱濆。謝氏「復得觀於太守與其道理。以墾闢之議未果行也,乃書其事作紀略。」篇成,有人認為他只是學官,無民社之責,是多管閒事、僭越。他為自己辯解道:「今者蛤仔難之事,所關甚鉅,其事非僕之職所與聞,而其理則僕之職所當曉;其議非僕之職所敢忝,其文則僕之職所當述。僕未嘗上書當事,條陳建白,烏可謂僭?」紀略可以說為知識分子負起公民責任、關心現實,立下新典範。紀略說,蛤仔難,番語也。《諸羅縣志》等作蛤仔難,《蕭竹詩草》作甲子蘭。紀略分為:原由、宣撫、形勢、道里、圖說、論證6部分。原由述噶瑪蘭之地理、開發,宣撫記建置、疆域,形勢記山川,道里記水陸里程,圖說記各家所作蛤仔難圖,論證主要評論官員治理臺灣之心態。從是否主張開闢蛤仔難,可看出官員治臺普遍之消極態度,「當事者逡巡畏縮,志存苟安,屢為畫地自守之計。」謝氏舉了7大理由,強調臺灣和古之邊陲不同,臺灣是帝國領土,居民是盛世之民,國家有積極治理之責任,不能放任「自鬥、自殺、自生、自死,若不聞也。」如果放任海盜、倭寇竊踞,則是藉寇兵而齎盜糧也。當今之蛤仔難是官未闢、民已闢,獨為政令所不及而已。為蛤仔難之納入治理版圖積極建言,為當今宜蘭開發史重要文獻。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