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事典
明遺臣沈光文搭船從金門往泉州途中,遇颶風,漂流來臺。 列印 列印
1649 南明永曆3年 作品
沈光文
沈光文  (1612~1688),字文開,號斯菴,明浙江鄞縣人,朱由崧自立為福王時,與史可法一起抗清,再隨魯王退守浙江,魯王兵敗,隱居普陀山為僧。永曆帝立,以其為明故相後裔,召其出任太僕寺卿,而有沈太僕之稱。鄭成功據金、廈時,渡海至金門,清閩督李率泰遣使致書幣召他,他焚書退幣辭不就,從金門搭船至泉州,計畫挈眷以船為家,過「浮家泛宅」的生活,不料一陣颶風把船漂送到臺灣來。來臺的時間有各種不同的記載,連橫的《臺灣通史》認為沈氏是1649年入臺,無論何種記載,沈光文都是最早由明渡海來臺長居的文人,居留臺灣的時間將近40年,最終也埋骨於斯土。
居臺期間,留下不少的詩、文創作,也參與臺灣第一個漢語文言詩社──東吟社的創設。文獻上說,沈氏著有〈臺灣輿圖考〉1卷、〈草木雜記〉1卷、〈臺灣賦〉1卷,〈文開詩文集〉3卷,大部分失傳,〈臺灣賦〉疑非沈氏作品,詩方面,有百餘首傳世,臺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有龔顯宗編《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資料彙編》。沈氏關於臺灣生活的詩作,有他去國離鄉的憂思鄉愁詩,也有和文友酬唱的聯誼詩,開啟了臺灣流寓文人鄉愁文學的先河。鄭成功入臺後,以為前朝舊臣,相當禮遇他,「致餼贍以田宅」。鄭經嗣位時,他作詩諷刺其政權,惹出殺身之危,只好離開臺南,變服為僧,住到大崗山普陀幻住庵,後來又到了羅漢門(高雄縣內門鄉),再由羅漢門遷居目加溜灣社,住到清人入臺為止。得罪鄭經後,失去官家之照拂,生活陷入貧困,僅靠教授「番」童漢文和為人治病過活,常有三餐不繼、向人貸米無著的窘境。描寫生活困境的詩,有真實生活的體驗,也藉機抒發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抱負,詩思最為深刻。在臺灣住了近40年,描寫、記錄臺灣生活的詩,寫人物的極少,寫山水風光的不多,行旅經驗也罕見,最多的是物產,絕大部分的詩,都以個人的流亡心境為軸心發出。他的思鄉詩中,曾有返鄉之意,返鄉卻終身未果。入清之後,曾短暫受到諸羅令季麒光的照顧,合創東吟社。死後葬在善化里東堡(今善化火車站附近)。季麒光說:「從來臺灣無人也,斯菴來而始有人矣;臺灣無文也,斯菴來而始有文矣」(《諸羅縣志》〈題沈斯菴雜記詩〉)。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