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事典
5月,朱景英來臺任臺灣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著有《海東札記》。 列印 列印
1769 清乾隆34年 歷史人物
朱景英
朱景英  (生卒年不詳),字幼芝,號研北,清湖南武陵人,1750年「領鄉蔫第一」(舉解元),1769年,由福建寧德知縣擢陞臺灣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1772年12月去職。1774年9月,調北路理番同知,1777年11月去職。先後在臺任官6年。司海口商船出入,兼管四縣。舊例:凡商舶來自廈門者,分配大小船為六等,以轉運軍需米穀於廈門(當時臺灣年須運米穀至福建94,488石,逢閏加運粟4,969石),已運者免運1次。前運有賣放不配運者,積30餘萬石。景英令如前帶運,積壓一清。任北路理番同知,適颶風挾海水漂民廬舍,亟發官廩,按行漂所給之,民忘其災。署福建汀洲、邵武府時,引疾歸里,圖書數千卷之外,無餘蓄。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政志、憲紀〉:「天懷爽朗,氣度雍容。其敷政寧人,皆行所無事,無一毫矯強態。生平雅愛文學士;……公餘之暇,圖籍紛披,以博雅自喜。善八分書,蒼勁入古。」著有《畬經堂詩集》、《海東札記》。
海東札記  朱景英於1769~1772年及1774~1777年,兩度來臺擔任臺灣府海防兼理番同知,於任內完成的著作。成書資料多由作者躬親蒐集而來,足跡遍及臺灣南北各路,「目見耳聞,隨手札記」即書題之所由來。「自識」:「余貳守海東,逾三歲,南北路遍焉。凡所聽睹,拾紙雜然記之,日積以多,遂析為八類。鈔存四卷。隨筆件繫,藉備遺忘,要無當於郡邑志體,故挂漏不免,鑒者諒之!」雖謙稱不適合當志書,但心中仍不免存著作志書之嚴肅撰述心態。
全書分為4卷,第1卷第1篇記方隅:簡介臺灣之命名,及歷史沿革、郡縣建置、幅員大小,道里遠近。第2篇記巖壑:所記為山川、港灣、兼及有關之傳說、掌故等。第2卷第1篇記洋澳:略述清代來臺的海道,及航海過程的險惡情形。澎湖以及附近島嶼的分佈,海上風信,海船的介紹,包括各部器用名稱。第2篇紀政紀:記文武官員的政務區分,分為12段,第1段述臺灣之特殊政情及治民要旨。第2至6段記主要官職設置沿革及職掌。第7段述臺灣稅賦。第8段記沿海各港灣主要官員。第9、10段,介紹臺灣教育、考試和司法。第11段述臺、澎軍事及防戍情形。第12段指出臺灣兵單汛薄,應增兵防衛。第3卷第1篇記氣習,即氣候與民俗,包括風、雨、寒、暖、水、旱,婚喪、服飾、賭博、械鬥、神祠、賽會、吸食鴉片、羅漢腳。第2篇記土物:稻米、雜糧、草木、瓜果、花卉、甘蔗、蟲、鳥、獸、海族。第4篇第1卷記叢:即城郭、亭園勝蹟,遺老、掌故、政風、交通、語言、地震、宋錢,末附個人詩作22首。第2篇記社屬:記生熟番民情風俗及番社分佈。全書約2萬6、7千字,都是後代史家述作的重要參考資料。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