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事典
分巡臺灣道梁文煊建海東書院 列印 列印
1720 清康熙59年 文學團體
海東書院  分巡臺灣道梁文煊(生年不詳,字幾汀,清安徽壽州人,1718~1722年任分巡臺灣道,因朱一貴事件遭革職,後被正法。)於臺灣府學西側建海東書院,設備規模粗具,書院有名無實,僅供歲科考棚之用。1739年,提督學政單德謨奏請別建考院於東安坊,遂成閒廨。1740年,巡臺御史楊二酉於巡方視學時,發現「中多軒楹,可讀可棲;明堂列前可以講,矮屋通後可以爂。」乃奏請仿照直省書院之例,聘請府學教授為師,選拔諸生肄業。明經施士安(生卒年不詳,字伯欽,1715年例貢,施世榜長子。)先輸稻千斛為開辦費用,再捐水田千畝為學田,以其租入為書院長久維持之膏火。知府劉良璧捐俸倡修,並親訂〈海東書院學規〉:為明大義、端學則、務實學、崇經史、正文體、慎交友。1750年臺灣縣署移建於紅毛樓右側,知縣魯鼎梅乃改東安坊舊縣署為海東書院。1765年,知府蔣允焄(生卒年不詳,字為光,號金竹,清貴州金筑人,1737年進士,1763~1766年任臺灣府知府。)於寧南坊新建海東書院,為全臺規模最大之書院。日治時代,此地被闢為營房及學校。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