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 民國53年
作品
吳濁流 (1900~1976),本名吳建田,新竹新埔人,另有筆名饒畊。少時受日語教育,畢業於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做過教諭、小學教員。1941年,赴中國南京任大陸新報記者,一年後返回臺灣,先後任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新聞、新生報、民報記者,後轉任臺灣機器同業公會專門委員(1949年至1965年)。1936年開始寫作,於《臺灣新文學》發表處女作日文小說〈水月〉。前期之小說以日治時代之生活為背景,代表作為《亞細亞的孤兒》;後期作品以反映戰後臺灣社會為主,代表作有〈波茨坦科長〉、〈狡猿〉。除文學創作外,吳氏並於1964年創辦《臺灣文藝》雜誌,設立臺灣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獎掖後進,不遺餘力。其作品,經張良澤整理彙編《吳濁流作品集》6冊。 吳氏的創作包括論述、詩、散文、小說等。《胡志明》(原名《胡太明》,後易名《亞細亞的孤兒》)的背景是作者在臺灣、日本和中國親眼所見的社會,透過主角胡太明,反映出日治時期臺灣人民在社會上遭受歧視以及精神上苦惱的情形,同時也呈現出殖民地底下臺灣人民認同糾結的問題,葉石濤稱這部小說:「不但寫盡了臺灣社會的諸樣相,道出了臺灣人的悲歡離合,迂迴曲折的命運,而更進一步的指出了臺灣人的意願,應走的路,未來的命運」,是臺灣文學史上第一部探索臺灣人歷史命運的著作。戰後,吳濁流開始嘗試漢文創作小說,但並未放棄日文創作,完成了許多重要作品,如《黎明前的臺灣》、《無花果》、《臺灣連翹》等。鍾肇政曾論及吳濁流的作品:「那是靠周詳的觀察,冷靜的分析
,深刻的體會,憑一枝熱血奔騰的筆而解剖出來展示在讀者面前的社會病態的縮影。」
臺灣文藝 文學雜誌。1964年4月,由吳濁流獨資創辦,為戰後臺灣文學發展的重要園地,作家群涵蓋了日治時期及戰後第一、第二代本土作家,連繫戰前、戰後斷裂的文學傳統。因此,這本雜誌「是承繼日據時代新文學運動的基本精神的,主張文學反映人生,特別注重鄉土色彩,較傾向於寫實主義現實文學。」「『臺灣文藝』的根,紮在臺灣歷史的、文化的、社會的、民眾的風土」。六、七○年代,當臺灣文學仍處邊緣之際,《臺灣文藝》默默發揮一定的作用,傳承臺灣的歷史意識及本土精神,七○年代鄉土文學論戰之後,《臺灣文藝》逐漸成為臺灣文學最具代表性的刊物。1976年,吳濁流去世後,鍾肇政接棒,此時,為《臺灣文藝》發展的飛躍時期。1983年1月,雜誌社改組,由陳永興主持、張恆豪編輯,受到「美麗島事件」的波及,刊物編輯備極艱辛,第91期「王詩琅專輯」還被警備總部查禁。1987年「臺灣筆會」成立,《臺灣文藝》成為筆會的機關誌,前後主編包括李敏勇、楊青矗、陳千武等,此時內容多元,增加更多訊息性及文化性的文章。九○年代,《臺灣文藝》121期之後,則交由前衛出版社林文欽,其後有黃進蓮、李喬、鄭邦鎮、傅銀樵等人接編,2002年12月出版185期後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