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事典
11月,言曦在「中央日報」一連4天發表〈新詩閑話〉,引發余光中等在《文學雜誌》、《文星》為文答辯,掀起一場「新詩論戰」。 列印 列印
1959 民國48年 作家
余光中
余光中 (1928~ ),中國福建永春縣人,1950年由香港來臺。臺大外文系畢業、愛荷華大學文藝碩士,先後擔任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政大西語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主任,1985年任教中山大學文學院,遷居高雄。曾主編「藍星詩頁」、《文星》等刊物,為藍星詩社的發起人之一。除寫詩外,也寫散文、寫評論,從事翻譯。 1952年以來,出版詩集有:《舟子的悲歌》、《蓮的聯想》、《敲打樂》、《白玉苦瓜》;散文集:《左手的繆思》、《逍遙遊》;評論:《掌上雨》等,著譯作俱豐。
余光中曾於六○年代,大量吸納中國古典詩詞意蘊入詩,在風格上,感情浪漫,在結構上,古典均衡,其代表作為《蓮的聯想》,而被稱為「新古典主義」詩人;此外,七○年代「鄉土文學論戰」,也以〈狼來了〉一文,引發文藝界的論爭,縱觀一生的文學創作,以詩歌創作為主,其中抒情詩最多,另外,散文及評論,也有不凡的成就。
新詩論戰 五○年代的新詩論戰,可分為詩壇內部及詩壇外部的論爭。詩壇內部有:紀弦與覃子豪就「橫的移植」和「主知抒情」,之後,藍星詩社的黃用、羅門、余光中聲援覃子豪,而紀弦則由林亨泰加入論戰,最後結束在余光中的〈兩點矛盾〉、紀弦〈一個陳腐的問題〉,已陷入意氣之爭,而失掉新詩論戰的意義。而詩壇外部有:一為覃子豪及蘇雪林就「象徵派論戰」,蘇雪林撰寫〈新詩壇象徵派創始者李金髮〉、〈為象徵詩體的爭論敬答覃子豪先生〉,指責詩壇的不是,而引起覃子豪挺身應戰。二為言曦與余光中論新舊詩的因襲問題,這次的戰火延燒更廣,影響的範圍更大,可以說是一次新詩教育的推廣。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