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 民國34年
作品
新新 文藝月刊。自1945年11月20日創刊,至1947年1月5日止,總計發行8期。漢日文合刊。由新竹地區青年鄭世璠、王花、葉宏甲、陳家鵬等4人發起。「新新雜誌社」發行,發行人吳享霖,自第2期起改為黃克正。主編黃金穗。發行地點新竹市,自第2期起發行所移往臺北市。《新新》為戰後初期重要的文藝刊物之一。發行初期原以單純文化刊物為編輯發行宗旨,自1946年8月12日第3期起,逐漸加重政治、經濟、社會時事之比例。以日文寫成的創刊號〈卷頭語〉,即著重陳述政權、語言轉換下的人民期許:「娛樂是不是也有偽瞞?有的!在帝國主義支配下,確實有過,不想笑也要強作笑狀。過去的娛樂雜誌,只有委屈的笑與強迫讀者無謂感激。……(中略)……不得不用外國語寫、讀、講的悲哀!祈我們的雜誌,也很快地來個全能用國文寫的日子!」《新新》主要文字內容集中在時事評論與文化隨筆,議題包括文化交流、省籍隔閡、民主制度、文化前途、社會治安等。譬如各期〈卷頭語〉、王白淵〈民主大路〉、陳超俊〈治安要在強化保姆〉、林士卿〈隨感所之〉(感ずまに)、白瓊〈借說兩三句話〉(1946年8月12日),〈「談臺灣文化的前途」座談會〉、白龍〈當然的主張!言論要絕對自由〉。其中尤以省籍隔閡議題為數較多。譬如討論文化交流、省籍隔閡的典型如第8期〈卷頭語‧文化的交流〉、甦甡(蘇新)〈「內地」與「內地人」〉。此外,「新新雜誌社」曾於1946年9月12日主辦一場名為「談臺灣文化的前途」之座談會。會中計有蘇新、王白淵、黃得時、張冬芳、李石樵、王井泉、劉春木、林博秋、張美惠,與新新雜誌社幹部鄭世璠、王花、葉宏甲、陳家鵬等人參加。以日文記錄的座談會內容,則刊登於1946年10月17日的第7期。在該次座談會中,總計討論了4項議題,分別是「臺灣文化原有的實態」、「文化人的睡眠狀態」、「臺灣文化應有的方向」、「語言問題」。涉及了過去、現況、未來與文藝表現,特別是臺灣文學的歷史定位。創作方面除葉宏甲等人的漫畫之外,重要者另如龍瑛宗日文隨筆〈文學〉、〈臺北的表情〉,與呂赫若漢文小說〈月光光‧光復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