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事典
7月,陳火泉中篇日文小說〈〉發表於《文藝臺灣》第6卷3號,列為臺灣總督府發行之皇民文學叢書之一。 列印 列印
1943 日昭和18年 議題
道
 日文小說。發表於1943年7月1日,《文藝臺灣》第6卷第3號。〈道〉為四○年代圍繞皇民化運動中臺灣人改變文化、民族認同為中心題材的代表作品之一。具有相當程度作者自傳色彩的〈道〉,中心情節乃是臺灣人技手渴望成為優秀的日本人,在連番遭受日臺不平等的打擊、長年升遷不順之後,體認到現實殘酷的日臺歧視,最終仍然決定藉著志願兵制度的契機、加入志願兵報效天皇的行列。「道」,因此乃是一個平凡臺灣人,如何「到達皇民之道」的精神過程。平日喜歡寫作俳句的陳火泉還有一個青木居士的俳號,小說中的臺灣樟腦技工多年來致力於改良機器提高樟腦的生產,並寄望能夠獲得長官賞識得到升遷機會,而且滿心努力想要成為優秀日本人的臺灣製腦會社技工。即使連番遭受打擊之後,還為此得了神經衰弱症,但為了成為真正的皇民、真正的日本人,病癒不久即決定參加志願兵。
作者陳火泉(1908~1999),出生於彰化縣鹿港。筆名有高山凡石(一云改名)、青楠居士、高山青楠、青楠山人、耿沛等。1920年入鹿港第二公學校。1925年入臺北工業學校應用化學科。畢業後任職於臺灣製腦株式會社技術員,1934年調職到總督府專賣局擔任技手、腦務主任。1943年加入《文藝臺灣》成為同仁。戰後,歷任臺灣省政府樟腦局工程師、林務局技正。日語教育出身的陳火泉,戰後開始學習漢文,曾參加「中華文藝函授學校」與「中國文藝協會」寫作研習班,於五○年代中葉開始以漢文進行創作,並曾參與鍾肇政、鍾理和、李榮春、施翠峰等人的《文友通訊》。陳火泉的作品以小說、散文為主。日治時期另有俳句、短歌,戰後則主要從事散文創作,此外尚有二、三十篇小說,數部廣播、電視劇本與兩篇未發表的話劇劇本。代表性作品尚包括〈張先生〉、〈溫柔的反抗〉、〈腳的故事〉、〈憤怒的淡江〉等小說,以及散文集《悠悠人生路》、《青春之泉》等「人生三書」。
皇民文學  文藝創作類型。與皇民化運動密切相關的「皇民文學」一詞,約莫出現於1943年前後。田中保男1943年5月1日發表的〈我是這麼想˙為了臺灣的文學之故〉,為目前所見最早直接使用該詞的記錄之一。文中,田中如此談到:「努力完全學好國語,使國語的表現力更自由、豐富,這樣才能確立正確的皇民文學」。1943年2月間,臺灣總督長谷川清藉由「皇民奉公會文化部」頒發第一屆「臺灣文化賞」所公開發表的宣示,強調文藝應以國家政策為最高指導原則,「一切藝術和文化都應該邁向國家民族永遠的大理想,努力於陶冶人格以及昂揚國民士氣」。中日戰事爆發後,以「將臺灣人改造為忠良的日本人」為根本宗旨的皇民化運動即如火如荼展開。長谷川宣示文藝政策之後,包括西川滿〈文藝時評〉、濱田隼雄〈關於小說「道」〉、周金波〈皇民文學的樹立〉、「臺灣決戰文學會議」〈決議〉等一連串文字,即密集討論並勾勒出「皇民文學」一詞的內涵。討論重點皆在於強調文藝活動與國策、戰爭局勢之間的關係。
此後,「皇民文學」逐漸成為共通使用的專門詞彙,其他名稱如「皇民文化」、「皇國文學」則漸次消失。在此一系列討論展開之際,創作上以皇民化運動為主要題材的作品亦自1941年起相繼出現,包括周金波〈水癌〉、〈志願兵〉,濱田隼雄《南方移民村》,陳火泉〈道〉等作品,這些作品也被視為「皇民文學」的主要成果。大抵共通於描寫臺灣人與皇民化、志願兵之關係,以及增產報國、開拓疆土一類題材。綜合當時由濱田隼雄、神川清、陳火泉等人提出的論點,認為「皇民文學」乃是:「基於身為皇民的意識和思想寫下的,擁護大東亞戰爭的文學。這種定義的方法,將重點放在作家的『皇民意識』上,因此『皇民文學』的主題也廣泛地包括各種題材。」此為廣義的「皇民文學」,主題可以涵蓋「有關戰爭與皇民化的各種題材」,目的是為了「使大東亞戰爭獲勝」。至於狹義的「皇民文學」則由周金波所主張,主題侷限在「有關皇民化的題材」,寫作目的則是為了「解決皇民化的問題」。另有「認同文學」、「國策文學」等不同看法。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