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事典
5月,張文環、王井泉、黃得時主導籌組「啟文社」,發行機關誌《臺灣文學》。 列印 列印
1941 日昭和16年 作品
臺灣文學  季刊。自1941年5月27日創刊,至1943年12月25日第4卷第1號止,總計發行10期。發行所「啟文社」,自1943年1月31日第3卷第1號起改為「臺灣文學社」。編輯兼發行人張文環。發行地點臺北市。主要撰稿者包括:吳新榮、郭水潭、呂赫若、楊逵、吳天賞、巫永福、王昶雄、田中保男、藤原泉三郎、坂口子等人。由於無法接受西川滿個人強烈的文學主張,張文環、王井泉、中山侑等人乃脫離《文藝臺灣》,另行籌畫了這本全新的文藝刊物。主要以臺灣作家為成員的《臺灣文學》季刊,向被視為是四○年代與西川滿所代表的《文藝臺灣》相互抗衡的重要文學陣地。許多研究者如王詩琅、尾崎秀樹、曹介逸、黃得時等人皆認為,兩種刊物之間的歧異遠大於相互共通之處。相對於《文藝臺灣》的整體上的精美、浪漫,講究文學趣味與偏重新詩作品,《臺灣文學》則偏向樸素的、寫實的精神價值,也刊登較多的敘事類作品。兩份刊物之間的針對性,還包括了圍繞著「外地文學」與「糞寫實主義」等議題,所展開的各自論說與相互詰難。從而隱含了殖民地文學活動的兩種主要傾向,寫實與浪漫,獨特自主的臺灣本土文學與從屬日本文學的地方文學。儘管最後通通遭到統合,相繼於1943年底、1944年初發行最後一期。《臺灣文學》的評論與創作,偏重殖民地日常生活、並不特別講究藝術表現。譬如張文環〈藝妲之家〉、〈論語與雞〉、〈夜猿〉、〈頓悟〉、〈閹雞〉、〈地方生活〉、楊逵〈無醫村〉、呂赫若〈財子壽〉、〈風水〉、〈合家平安〉、〈柘榴〉、〈玉蘭花〉等小說。只有極少數像龍瑛宗〈蓮霧的庭院〉、楊千鶴〈花開季節〉有偏向心理氣氛的表現。其他重要的作品還包括王昶雄的小說〈奔流〉、坂口子的小說〈時計草〉、〈燈〉、吳新榮的〈亡妻記〉,中山侑、林博秋、簡國賢的劇作,王白淵等人的詩作,以及黃得時圍繞著臺灣文學歷史所展開的系列討論,如〈臺灣文壇建設論〉、〈臺灣文學史序說〉等。在特輯製作方面,除了礙於時勢呼應戰局變化的部分,像是「大東亞文學者大會」與「臺灣決戰文學會議」之議題外,則是第3卷第2號,因賴和的病逝所製作的「賴和先生追悼特輯」。
回上一頁